彭琛
摘要:能规范使用母语是每个公民必备的素养,然而当代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与十几年前相比较,相差甚远,这与大学语文在高校的边缘地位不无关系。根据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确立大学语文的核心地位,对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有非常大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 语文 素养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每个中国人最初学会的语言。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哈佛大学前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说过:“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有许多大学教授表示,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大不如从前,学生们写的请假条格式不规范;逻辑性变差,作业或者论文中经常出现错别字;还有许多学生时常会突然发现忘记某个字怎样写,或者想运用一些成语却发现忘记或者不知道该用哪个来准确表达。但迄今为止,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全校必修课程,与几乎所有高校将英语设为必修课相比,大学语文的地位真是相形见拙。大学语文在高校教育中不仅地位不高,教学的现状也不容乐观,存在众多问题:如定位不准、教材陈旧、师资欠缺、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老套等等。这些问题若得不到高度的重视和有效的解决,会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会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构建和谐社会宏图的实现。因此对提升大学语文的地位,让它成为高等教育核心的基础课程,并且承载起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重要功能,对于整个社会和国家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对大学语文开设的目的和意义是这样描述的:“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可见,大学语文课程重点强调的是人文性和基础性。从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及教育人的发展观出发来看,大学语文在高等院校中应当处于核心基础课的地位。
第一大学语文课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知识性等特点。其人文性可以引导大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完善自己的人格,去追求更完美的人生。原高教司文科处处长徐晖曾指出:在高校,素质教育很大程度要落到大学语文课上。大学语文学科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一直是全国各类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课。
“人文”究竟是什么?它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人文教育是什么?就是通过传承知识、熏陶情操,将人类的精神财富和文明成果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精神和气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教育形式。大学语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基础性、综合性的一门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含量,学生学习它,就是接受汉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就是对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培养。因而,它成为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语文课有着广阔性、综合性、丰富性、文学性和社会性得天独厚的优势特点,这是其它专业课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是主要途径,有着其不容代替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第二大学语文课是学好其它专业课的基础。华东交通大学布嗣会先生早在十多年前就指出:“语文是开发智力的工具,语文水平越高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就越高。” 原复旦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在1980年上海举行的语文教学研究会上讲话时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下一功课就不要考了。”可见语文基础的重要性,早就引起了教育家前辈的关注。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徐中玉先生曾精辟地指出:“语言文字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思维能力强弱;科研成果需要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一个连语言都不能很好运用的人是很难写好科学论文的”。大学语文学科是学好其它专业课的基础,是实现学生良好人格教育的基石。原高教司文科处处长徐晖也曾指出:在高校,素质教育很大程度要落到大学语文课上。语文课,对培养人才的优势得天独厚,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学了之后直接应用,语文不是这样,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它集工具性、知识性、人文性于一体。近年来,由于人文教育的薄弱,高职学校学生中“文化贫血”现象日益凸现。有些学生由于人文素质差,除了专业知识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常常感到精神压抑、思想空虚。他们渴望成才,但综合素质条件不足;他们渴望实现自我,但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想展示自己,但常暴露出粗俗与无知;他们想要自我奋斗,但缺乏人生理想;他们爱美求美,但常常美丑不分。
以上问题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教育方面的缺陷所造成的学生人文精神的缺乏,应该是一个重要因素。语文的教化作用,对人想像力的培养,人格的塑造,素质的提高,都是无法替代的。
第三大学语文课是完善学生人格的基石。教育心理学认为,人格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后天环境和教育,而不是遗传,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语文教育是包含爱和情感的教育,它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是教导学生为人处世,培养学生的精神和人格,开阔学生的眼界。大学语文教学对青年学生的人格培养有着特殊的优势。通过教师对语文教材中作品的精讲,针对当前青年学生人格养成方面的缺失, 可以培养学生刚健人格的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人格教育的根本内容就是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们首先需要的就是一颗爱国之心,它是青年刚健人格的核心,是青年成长的基石。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邓小平也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些伟大人物都以爱国主义为精神动力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奉献于自己的国家。但是,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青年学生们不知不觉淡漠了奋斗,疏远了奉献,祖国在他们心目中有时并不那么清晰。大学语文教材中优秀的爱国主义作品比比皆是,如《张中丞传后序》中的历史人物张巡、南霁云,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等。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在大学语文课上培养起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使命感与责任心的树立。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青年学生作为未来的栋梁,应该有着肩挑万难的决心。大学语文教材中,许多具有使命感的人给学生以正面的启示,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课本中的正面人物形象来给学生以示范,如司马迁正是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位史官的职责和使命所在,而最终完成了《史记》这一伟大巨著,在历史和文学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教师在讲授这些作品时,就应该侧重从这些人物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这一角度来进行评述,以达到对学生的深刻的启迪和学生人格塑造上的示范作用。
③坚强不屈品格的培养。人格教育中不能缺少的还有坚强不屈的品格。使命感与责任感使青年学生能够奋发向上,但是过程必然会崎岖不平。80、90后的独生子女们,假如不能坚持,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将倍受打击。大学语文教材中许多优秀任务就依靠坚强不屈的精神,最终取得成功。例如《勾践灭吴》中的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消灭吴国,成就了霸业,这些在逆境中坚持奋起的光辉榜样,可以教育青年学生在逆境中时不至丧失信心,培养青年学生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做到愈挫愈勇。
一门课程的定位,除了要考虑这门课程本身的教学规律,还要考虑开课学校的培养目标要求。大学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谓高层次,除了体现在专业知识的精湛,还体现在较高的的综合素质上。因此,提升大学语文的地位,让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实用写作能力,是每个从业者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邵红梅.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性探讨[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2]方警春.高职大学语文的无可替代性和被边缘化现状的悖论分析[J].福建高教研究,2010(5)
[3]宋华.大学语文学科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及改革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 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