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星空的影像传奇

2013-04-29 00:44刘德建
中国摄影家 2013年6期
关键词:天体天文星座

刘德建

最近几年,我们可以在网络、书籍、杂志等领域见到越来越多的天文摄影作品,那一幅幅灿烂的银河、瑰丽的日全食、销魂的大星云等为蓬勃发展的摄影领域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人们在纷纷赞叹这些照片美丽与神奇的同时,会不约而同地想,它们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

天文摄影的起源几乎和摄影术的诞生一样早。在达盖尔向世界公布摄影术后仅一年,美国的人像摄影之父约翰·德雷柏便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月球照片。在今天看来,它不仅仅是一张月球照片那么简单,对科学研究领域来讲,这是一次里程碑似的跨越。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拍摄设备的昂贵和复杂,天文摄影一直是专业的象征,只存在专业科研领域,普通人是没有条件去尝试的。随着世界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照相机和高性能胶卷的普及,情况开始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天文爱好者开始尝试用普通相机去拍摄星空照片,天文摄影才逐渐成为一种普通人能尝试的特殊摄影题材。

为了满足天文爱好者拍摄天体照片的需求,很多光学领域的厂商分别推出了赤道仪、摄星望远镜、各种滤镜等专业器材。尽管如此,天文摄影相对于其他题材来讲依旧是冷门。胶片时代的天文摄影大多以星轨、流星雨、太阳和月亮以及深空天体为主,有些目标的拍摄手法比较单一,而有些目标则非常依赖器材装备的级别和个人的操作水平,而不是普通摄影领域里千变万化的构思与想法。这样拍出来的作品,其科学性远大于其艺术性。再加上天文摄影在器材方面花费巨大、拍摄过程耗时、出片率低等使得它一直处在尴尬的“非主流”地位。

如今,数码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凭借着数码相机不断进步的技术优势和立竿见影的拍摄效果,天文摄影正慢慢地向主流摄影领域靠拢。下面,我来介绍天文摄影领域的一些基本常识和分类。

天文摄影如果按照拍摄手法分类,可分为固定摄影和跟踪摄影两种。如果按照拍摄题材分类,可分为太阳系天体摄影、星座摄影、深空天体摄影和天文风光摄影等。

固定摄影

这是最早的一种天文摄影手法,同时也是最容易掌握的。很多刚入门的天文爱好者都是从固定摄影开始学起的。固定摄影其实就是把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对准某个天区,先把镜头对焦环手动调节至无限远(关闭自动对焦功能),然后设置好光圈、感光度和B门模式,再接上一条快门线。拍摄时,只要把快门线按下去并锁定,让相机自己曝光就行了,曝光时间的长短由拍摄者来决定,可以是几分钟,也可以是几个小时。

用这种方法拍摄出来的一般是星轨照片,就是平常我们看到的星星被“拉”成长线的那种照片。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地球在自转,当我们站在地球上看时,感觉像是星星在转动一样,其实是我们自己在跟着地球转动。此外,这种方法还常用来拍摄流星雨。

跟踪摄影

跟踪摄影被认为是步入高级天文摄影领域的象征,因为这时候拍摄者需要添加一台昂贵且笨重的设备—赤道仪。前面讲过,随着地球的自转,天体也在时时刻刻运动,所幸的是,这种运移动并不是漫无规律的。赤道仪的作用就是能够使你拍摄的目标稳定地保持在视场范围之内。换句话说,就是允许你的照相机能够跟踪天体并进行持续性拍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天文摄影的目标大多非常暗淡,尤其是深空天体的拍摄,经常需要曝光30分钟以上才有影像。所以,赤道仪的优劣(即跟踪的准确度)直接决定了照片的质量。如果跟踪不准,照片里的星点有拖线,那就算失败。

除了赤道仪之外,拍摄者或许还需要一笔投入,那就是大光圈的长焦镜头,或是高档的摄星望远镜。跟踪摄影的目标一般都比较小,所以长焦镜头是必需的。即使是稍显简单一些的星座摄影,数只高素质的定焦镜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以上我简单地介绍了天文摄影的两种主要拍摄手法。除了这两种之外,对于使用天文望远镜来拍摄天体的手法,还可以细分为直接焦点摄影和放大摄影两种。前者是直接卸下照相机镜头,并通过相机卡口接上天文望远镜来代替镜头进行拍摄;后者也叫目镜后摄影法,其主要目的是拍摄月球、金星、太阳等太阳系天体的局部放大图像。

星座摄影

顾名思义,这类题材是专门拍摄星座特写的。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拍摄人物或建筑的肖像特写,不需要特别的构图,只要展示出来就好了。星座摄影一般属于跟踪摄影领域,因为它需要数分钟的跟踪曝光。镜头的配置也很简单,一只广角镜头(28mm)、一只标准镜头(50mm)和一只中焦镜头(135mm),分别用来拍摄大小不同的星座。

天文风光摄影

最后要介绍的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天文风光摄影,也被称为星野摄影。这几乎是一个谁都能参与进来的摄影领域,因为你不需要任何的专业器材以及苛刻的天空条件,只需要平时常用的数码单反相机和一副稳定的三脚架即可。而且,它不同于以上天文摄影题材的最大特点是—它允许你尽可能地发挥创意!

创意是摄影作品的灵魂,如果没有创意或者不具备创意思维的摄影,顶多是作为一个记录手段而存在,而当这种记录的拷贝越多,就越显得没有价值,深空天体摄影多少就存在这样的尴尬。而天文风光摄影则不同,它是唯一可以融入主流摄影领域的拍摄题材,具体表现为通过星空与地景的结合(也可以加入道具或模特),创作出别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在数码时代,国内的天文摄影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我希望通过本文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天文摄影,认识天文摄影,共同享受天文摄影为我们带来的乐趣。

深空天体摄影

对于所有的天文摄影师来说,深空天体所蕴含的诱惑力是难以抵挡的,就像是爱喝酒的人遇到了百年陈酿一般。深空天体主要包括星云、星团和星系,如果从望远镜里看去,它们几乎是千人一面,但呈现在照片上时,就完全不同了。

星云和星团都是银河系内的天体,相对比较明显,有些甚至用50mm标准镜头就能拍到。星系的拍摄是真正的困难任务,难以想象的距离造成它们看起来非常暗淡和微小,普通望远镜头已经显得鞭长莫及了。

当然,也有几个例外,仙女座大星系和大、小麦哲伦星系都是直接可以用肉眼看到的星系,所以如果你翻看天文类杂志或书籍的话,会发现它们的上镜率是非常高的。

深空天体摄影需要优秀的赤道仪、顶级的望远镜、远离城市的夜空和精湛的后期处理技术,所以它也成为了天文摄影中门槛最高的一类。

上图:日全食的贝利珠 苏晨摄

日全食也是比较罕见的天象之一,而且以壮观著称,很多摄影师都为其痴迷一生。

(拍摄参数:Canon EOS-1D Mark IV,600mm天文望远镜)

下图:金星凌日 戴明摄

这是极为罕见的天象,是太阳系天体金星从太阳表面上经过,每隔100多年才发生两次,所以人的一生中极有可能一次金星凌日都没见过。下一次金星凌日的发生时间是2117年,这幅作品摄于2012年6月6日,是本世纪最后一次金星凌日。

(拍摄参数:Pentax K-5,天文台的1800mm望远镜,1/15秒,ISO200)

太阳系天体摄影

这类摄影题材在天文摄影中很常见,甚至普通的风光摄影作品中也经常有这类元素出现。其中,最著名的一幅作品是安塞尔·亚当斯的《月升》。这幅作品已经成为教科书式的典范。当然,如果画面的主体并不是月球或者月球在画面里的分量显得无足轻重,我们仍然可以认为它并不属于天文摄影领域的作品。

这类题材的拍摄目标主要是太阳、月亮(包括日食和月食)、行星、彗星、流星雨等。由于这些天体都属于太阳系内,大多比较明亮,所以拍摄的难度并不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某些天象比较罕见且非常壮观,如日全食、流星暴雨、大彗星等,为了拍到难得的精彩一幕,很多摄影师都热衷于满世界追逐它们的身影,即便忍受舟车劳顿和风餐露宿之苦,也不能减少他们的热情。

猜你喜欢
天体天文星座
天文动手做/中国古天文系列 三星在天、在隅、在户
天文篇
太阳系中的小天体
测量遥远天体的秘籍
一分钟认识深空天体
星座
12星座之我爱洗澡
星座
星座
一群“玩”天文的痴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