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晓丽
关键词 滑胎 肾虚 固肾安胎 寿胎丸 中医治疗
反复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称为“滑胎”。此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习惯性流产。隋代《诸病源候论》有专篇论述本病。唐代《备急千金要方》用艾灸法治疗数堕胎。宋代《女科百问》首创补肾安胎防治滑胎之法。《妇人大全良方》从气血虚损论治数堕胎。《證治准绳》提出“冲任经虚,受苔不实”,清代《傅青主女科》阐释了脾肾亏虚导致滑胎的病机[1]。现一般认为导致滑胎的病因病机主要有肾虚及在肾虚基础上兼见脾虚、气血亏虚、血热、血瘀等导致的冲任不固。本文结合临床和古代文献资料,从肾虚浅述滑胎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则。遂浅述如下。
肾虚是滑胎的根本病机
肾与胞宫相系,《素问·奇病论》胞络者,系于肾。《难经》:命门者,女子以系胞,肾与胞宫相系,肾司开阖,亦与子宫的藏泻有常。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主藏精,胞胎所养皆赖先天肾精滋养和肾气的强固。肾亦为冲任之本,胎之所系,故肾虚、冲任不固则将难免发为滑胎。
先后天因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疾病致肾虚,大病久病穷必及肾;或孕后房事不节伤肾耗精,肾虚冲任损伤,胎元不固发为滑胎。清代《女科经论》指出:“女子肾藏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之所赖也。若肾气亏损,便不能固摄胎元”。
他病及肾亦可导致滑胎:素体阳盛实热或阴虚血热;或孕后过食辛热;或感受热邪,热伤冲任,扰动胎元,致胎元不固。《景岳全书·妇人归》:“凡胎热,血亦动,血动,胎不安”。女子以血为用,数伤于血,故血热多以虚热为主,临床以肾阴虚兼有血热多见。母体脾肾两虚,气血虚弱,或久病大病耗伤气血,或孕后思虑过度,劳倦伤脾,气血生化不足,气血虚弱,冲任匮乏,不能固肾滋养胎元,致胎元不固。
补肾安胎为治疗滑胎的关键
肾主系胞,为冲任之本,肾虚冲任失固,蓄血以养胎之精血下泄,固阴道少量流血。肾失温煦,血失阳化,固色淡黯。肾虚胎元不固有欲堕之势,故腰酸腹痛下坠。肾虚胎失所系,固屡孕屡堕。肾虚致滑胎者主要表现为屡孕屡堕,腰膝酸软,甚则腰痛如折,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而润,脉沉迟或沉弱。
由上述可见,补肾安胎当是治疗胎动不安的根本大法。方选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认为妊娠不尽关于孕妇身体之强弱,要兼顾所孕之胎能否善吸取其母之气。并且认为菟丝子是最善治流产之药,因为菟丝子寄生于树上,善吸空中气化之物,亦犹胎之寄母腹中。续断亦为补肾之药,《本草经疏》述续断为“治胎产,理腰肾之要药”,《神农本草经》云:“续断主女子下血,安胎。因其节之断处,皆有筋骨相连,大有母胎连属维系之意”。桑寄生补肝肾安胎,《药性论》:“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四药共凑补肾养血,固摄安胎之效。
在肾虚的基础上有其他兼症,如神疲肢倦,舌质胖,苔薄白,有齿痕,脉虽滑,但细弱或缓若者,属脾虚之象,固在寿胎丸的基础上加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等补气健脾之药,是以后天养先天,先后天同补,加强安胎之效,补肾为固胎之本,健脾为益气之源。《傅青主女科》:“夫胞胎虽系于带脉,而带脉实关于脾肾。脾肾亏损,则带脉无力,胞胎即无以胜任矣”。若腰痛明显,小便频数或夜尿多,根据“肾为腰之府”,固加杜仲、覆盆子、益智仁加强补肾安胎,固摄缩泉之功。若因阴血素虚,孕后血聚养胎,致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生地、桑葚子、山茱萸滋肾增液润肠。
典型病例
患者,因“停经37天”,2012年1月21日在我校附院安胎,患者平素月经规律,经期5天,周期26~28天,LMP:2011年12月16日~11年12月20日。患者有习惯性流产史,2008年、2009年、2010年于孕2+个月时自然流产后行清宫术。2009年于外院行相关免疫检测:封闭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未见明显异常。2011年7月3日行妇科B超示:右侧附件多发囊性包块:巧克力囊肿。于我院门诊保守治疗,患者于2012年1月14日自测尿HCG定性阳性,1月17日于我院门诊就诊行HCG 1886IU/L,P 33.50ng/ml,E2 517pg/ml。入院后中药内服以益气健脾,固冲安胎为法,以寿胎丸为主方加减,具体方药如下:熟党参15g,桑寄生20g,续断15g,山药15g,盐杜仲15g,金樱子肉15g,覆盆子15g,盐菟丝子20g,黄芪15g,白术15g,陈皮5g,益智10g。后复查血β-HCG 10462IU/L,孕酮37.03ng/ml。妇科B超示:宫内妊娠约5周,未见明显胚芽,右附件囊性占位,考虑巧克力囊肿可能。2月27日复查血β-HCG 123397IU/L、孕酮>40.60ng/ml。2月25日复查妇科B超示:①宫内妊娠10+周,可见心管搏动;②右附件囊肿。后于2012年9月30日在我校附院产科在会阴侧剪后顺娩单女活婴。
纵观前面所论,针对肾虚及其兼症不同病因所致滑胎,与以补肾安胎,调理气血为法。以补肾健脾,益气安胎为方义的寿胎丸为基础方,临证加减,谨守肾虚之根本,并配合避风寒,节饮食,调起居,安心静养,禁劳伤、房事,方可得到良好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6.
2 卢如玲,陶莉莉,李莉.张玉珍教授变法安胎经验举隅[J].河北中医,2007,29(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