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迪 张新春
【摘要】在网络条件下,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问题已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认为要解决网络条件下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问题,第一,体育院校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宣传专题网站;第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第三,加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建设;第四,创建“网站链接”,充分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关键词】网络;体育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今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和网络普及应用背景下,网络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而深刻。探索网络条件下的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意义深远。
1网络条件下的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教育,是强化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导向的需要,是进一步推动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目标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也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要求,也是丰富和完善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实要求。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重要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是完全一致的,它天然地成为评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本质是对教育活动是否有价值的判断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是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阶段性目标是否与其最高目标相一致。
1.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体育院校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
在网络条件下,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大量的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校园,加之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趋增强,价值观教育建设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不同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严峻挑战。
2网络条件下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问题
2.1体育院校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专题网站
目前国内没有一所体育院校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专题网站,只有少数非体育类高校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政策形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荣辱观教育等为主题的专门网站。当前国内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网站的主要是党的宣传部门和研究机构。而专题网站是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渠道,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教育网站,是向体育院校大学生网民系统宣传和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重要平台,也是利用网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的基础平台,专题网站在网络条件下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无可替代。
2.2诸多网络教育平台之间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从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的结构设计和运行状况看,要实现各网络教育平台之间的资源共享还存在很大的困难,高校与高校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间的链接数量不足,高校与中央和地方党的宣传部门之间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机构的链接也很少,甚至有些高校几乎没有。体育院校的“友情链接”大多局限在体育系统内,各高校网站的“友情链接”板块还远达不到教育资源的真正共享。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体育院校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还停留在新闻宣传和理论解读层面。这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求不符,也与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对理论教育的需求不相符。
2.4体育院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教育参与度不高
当前有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教育模式,大学生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否得以发挥与其参与度密不可分。但就从目前体育院校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过程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教育活动参与度不高是导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教育效果欠佳的直接原因。有关调查表明,在网络上只有7%的学生有过发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习心得体会方面文章。网络平台在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5网络内容更新不及时
及时有效的更新教育内容是确保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传播速度快是网络的主要特征之一,网络条件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该利用好、发挥好这一网络优势,以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3网络条件下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对策
3.1体育院校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宣传专题网站
在网站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贯穿于理论网站的每个板块,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突出网站宣传重点和灵魂,以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网络宣传的核心内容。
3.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在网络时代,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实效性的前提下,要充分认识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全面了解网络发展的基本情况,掌握网络的知识和技能,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大学生思想实际问题。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网络知识与技术应用的教育,使其能够娴熟地运用网络与学生在网上平等的对话、交流、参与网上在线讨论等。
3.3加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建设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建设的基本范畴,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家网上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学习辅导专栏,帮助大学生领会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3.4创建“网站链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发挥网络的共享性特征,创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相关的网站链接,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教育途径和内容。特别要注重建立与国内外优秀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站的链接。如:清华大学学生红色网站,重庆邮电大学红岩网校等;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网站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著作文库网站,社科在线,中国社会科院网站,中国大学生网等。通过建立这些网站链接,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动向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潜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
中国教育报,2012-12-07.
〔2〕严书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聚焦点〔J〕.人民论坛,2010,(11).
〔3〕张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2012,(9).
〔4〕陈新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J〕.
哲学研究,2011(1).
(责任编辑:李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