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2013-04-29 00:44赵锁柱
课外语文·下 2013年2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心理健康道德

赵锁柱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完全有理由、有能力,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特长,以多种灵活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道德素质培养好,通过语文教学这个大载体,为他们走向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的道德品行,做出负责任的、积极的贡献,这也是党十八大赋予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而通过语文教学,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道德素质,也正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任务。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又表决通过了精神卫生法。该法对促进公民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精神障碍提出了明确要求。可见,党和国家对公民的心理道德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每一位从事教育的工作者,都要从各自工作的角度,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也是提高青少年学生心理和道德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怎样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道德健康教育?一方面,教师应努力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注意与青少年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那种积极向上、融洽的情感交流。只有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会表现出对教师充满期望的信任感,学生也就比较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产生一种自觉进取的道德健康心态。

另一方面,充分挖掘语文教材潜在青少年学生道德心理教育的主导因素,让其渗透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应是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只要真正树立了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才会发现语文课本处处皆暗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社会劳动和公共事务的义务感,对社会集体的荣誉感,对同学的友谊感及国际主义情感等,而这正是道德感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这些爱国者的行动中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以他们为榜样,培养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课文《赵州桥》《卢沟桥的狮子》等,介绍的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卢沟桥的狮子令人叹为观止,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这些不仅会让学生为宝贵的历史遗产而骄傲,也培养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心理道德感情在人的一生心理健康成长中起着积极的启蒙教育作用,他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与人、人与自然联系的一种高级社会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的课文举不胜举。有的课文表现自然环境的美,有的课文表现人格道德美,如《信任》一文所表现的人与人之间应该诚实、真诚相待之情,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以帮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健康发展。

由于良好性格的形成,在一个青少年学生成长期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说教育的过程,也应是培养学生性格道德成长的过程。教材《守信》一文中,宋庆龄严格遵守自己的诺言,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不瞒真情》一文中,老舍先生那种诚实的人格,不隐瞒真情的态度,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起到培养高尚人品道德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道德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去探索创新。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而是要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自己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道德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完全有理由、有能力,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特长,以多种灵活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道德素质培养好,通过语文教学这个大载体,为他们走向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的道德品行,做出负责任的、积极的贡献,这也是党的十八大赋予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责任编辑:龙大为)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心理健康道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