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娜
【摘要】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们所说的字词教学不仅仅是识字教学,应该是在识字中、在阅读中体现着字词教学。字词教学体现的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教学。
【关键词】字、词教学;过好识字、用词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所说的字词教学不仅仅是识字教学,字词教学体现的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教学。所以,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做好识字教学工作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
学习语文,识字教学是基础,如果一个人认的字不多,不但读不了书,连写作文也会困难重重。所以对语言文字,必须做到会认会读会写会用。
(一)在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读字音时要收放自如
所谓的“放”,就是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让大多数学生都来读,并且随手板书学生读错的字词。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有的生字学生可能早已认识,对他们而言就不再是生字。反过来,有些认识的字,学生如果不能再认,对他们来说就成了“生”字。针对学生自身情况,对会读自己不认识的字词,甚至连熟字都不认识的学生是一种复习,而对已认识这些字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巩固。但过度的开放会使字词教学混乱,毫无章法,故而在纠正了学生容易读错的字和词后,再来展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最后点名读,齐读,这就是所谓的“收”。
另外,还要区分容易混淆的汉字。让学生动脑子、找规律,找出生字与熟字之间的联系,明确它们的共同点,区别它们的不同点,这样识字学习就变得很轻松。如,部分学生对“既”与“即”“拨”与“拔”,“休”与“体”等字形容易发生混淆,以至于在书写时,经常把“既然”写成“即然”,把‘即使”写成“既使”;把“拔苗”写成“拨苗”,把“挑拨”写成“挑拔”;把“休息”写成“体息”。这就要提醒学生注意:“既”的右边部首是四画,而这个字的声调是第四声;“即”的右边“卩”有两画,这个字的声调是第二声。又如,学生老是把“休息”写成“体息”,我告诉学生:“‘体是由‘人和‘本组成的,人本来就要‘身体好才有力气。‘身体差了,就该‘休息。” 这样从字形和字义两方面辨析,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同音字。
(二)要把字形结构的规律性知识教给学生,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形声字占汉字的80%以上,即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学生掌握了这个规律,识字教学就容易多了。另外对象形字的直观性可以做形象的描绘,对会意字巧妙的形义联系做有情趣的解说……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记忆请、情、清,利用已学过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联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与“水”有关,又理解了字义,“请”,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个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加上竖心旁。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识记字,既利于掌握汉字的声,又利于掌握汉字的形和理解汉字的义。学生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枯燥乏味,难以捉摸的方块字是一个个有趣的符号。更体会到了我们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二、词语教学一定要准确、到位、全面
词和句是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无论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词和句的理解和运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和句的训练应是最基本、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呢?
(一)初读课文,词语的解释要准确、到位
词语解释常犯的毛病是遗漏或者忽略了词语中某个重要的字,只解释出词语中的一小部分意思,这样学生理解得就不全面,不准确了。例如对“熟识”的理解,大多数的学生都解释为“认识”,而对学生所遗漏的“熟”字,我们要追问,要补充。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词语解释中马虎、草率,不精细、不准确、不到位的毛病。因此,要把词语解释得完整、准确,不遗漏词语中的每一个字,就必须对词语中的每个字的意思进行深入的了解。
(二)熟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潜能,理解词语的意思和作用要到位
在熟读《卢沟桥的狮子》这篇课文时,里面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等词;课前,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查字典的办法,让学生课前预习,初步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字面意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课上熟读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联系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大小不一”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不是小的只有几厘米就是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就是大呢?对字词的理解既要联系课文内容,还要从课文中跳出来,进一步理解其表达的作用。“形态各异”这个词理解的难点是“形”“态”“异”这三个字在词中的意思;“形”指什么?“态”表示什么?这个词什么意思?既要理解字的意思,还要理解词的意思,这样才能做到字不离词。
(三)精读课文时,理解词语在课文中意思要到位
如在学习《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体会字词所表达的意思。在理解词语时,通过换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对词语进行比较, 在学生感受石狮子“形态各异”的特点时,引导学生换词理解“藏”:把“藏”换成“躲”好不好?(“藏”使人感到小狮子的顽皮、可爱,像个小孩子一样玩闹、嬉戏。)“躲”有点害怕的意思。还抓住“倚”“藏”“按”等动词引导想象,感悟石狮的灵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在比较中进行鉴别、理解,更加具体真实,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从而把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语言积淀。
总之,语文教学讲究的是字词句篇的教学,教学时,如果我们抓住了文中最关键的词语,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语、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就能很顺利地进行学习,从而增加积累词句的能力,进而更能灵活运用词语表情达意,这也正是语文教学之目的。
(责任编辑:龙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