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3-04-29 00:44张娟
课外语文·下 2013年2期

张娟

【摘要】文言文阅读在高考当中属必考内容,题型相对固定,是高考复习中的重点。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教学经验。

【关键词】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阅读在高考当中属必考内容,题型相对固定,是高考复习中的重点。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几点教学经验。

打好基础,重视积累

语文,是用我们的母语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听课时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可是,文言文毕竟是古人使用的语言,古汉语与现代汉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讲文言文首先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一个一个讲明白,例如: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等。让学生熟悉古人语言表达的方式,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虚词。《考试大纲》中规定高中生应该掌握文言实词120个、文言虚词18个,但实际阅读中会有超出这一范围的词,所以学生积累得越多越好。文言实词、虚词中一词多义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是:课前三分钟提问、课下学生自查。记忆的时候要结合例句,不可只记义项,先记课内学过的,再扩展到课外的。

让学生养成诵读的好习惯

诵读对于语文来说很重要。有感情地诵读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内容,体会古文的韵律美,在诵读中体会、理解文意,在诵读中找到乐趣,让学习文言文变成一件乐事而非一件苦事、愁事。每天下午的语文朗读时间,我安排了齐读、背诵环节。有时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语气、感情。对朗读好的学生予以鼓励、表扬。

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文言文必定会有许多生字词,在阅读中遇到拦路虎时,一定让学生先自己思考、理解。在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千万不要事必躬亲,替学生代劳,这样学生会变懒惰。学生自己查出来的内容印象最深,可以比比谁查得快、谁查得准,这样能提高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也能充分发挥工具书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

文言文高考考查的题型虽各有侧重,但综合起来还是要回归文本,没有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没有对文意的理解是无从做题的。平时的积累也好、查字典也罢,并不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所有问题,更多地还要靠学生自己分析、理解。平时学习文言文、考试做题时要多思考,借助所学知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读懂文言选段,把不懂的句子勾画出来,可以询问老师。这里强调一点就是要有自己思考的过程,而且要字斟句酌,不可浮光掠影。

教给学生一定的答题技巧

文言实词、虚词的考查,可以用课内知识迁移法、成语对应法、语境推断法、结构分析法、代入检验法等;文言翻译可以采用保留法、替换法、加字法、删略法、补充法、调序法、拆分法、转述法等;信息筛选题要审清题干、排除干扰,回归原文、揣摩用意,比较遴选、去伪存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答题步骤为总体阅读、整体把握,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借助注释、联系背景,辨析差异、排除干扰,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量较小,仅限于课内的篇目。根据这种情况我的办法是推荐一些优秀的古代散文给学生读。班里有两本《史记》,供学生传阅,另外印发了一些文言文,都是文言现象比较多,比较典型的文言文。学生读了以后发现问题先自己通过交流、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老师帮助解决。通过阅读这些课外文言文不仅提升了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增强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为作文增加好多素材,可谓一举多得。这一方法贵在坚持,使学生养成习惯,甚至可以自觉地寻找文言文来读,自己翻译一些篇目,这样有一定量的文言文阅读做基础,学生心里就会很踏实,心中有谱,考场就不会发怵,一切难题迎刃而解。

补充古代文学、文化常识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孩子们,对现代化的设施、网络文化了解地很多,但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知之甚少,这一欠缺会影响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效果,影响学生答题效果。在文言文教学中这一点也很容易被忽视。

文言文教学任重而道远,学生取得一点儿进步都是可喜的。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要重视它、欣赏它。对于学生来说,学好文言文不仅是为了高考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学习文言文可以让学生更有文化底蕴,更加热爱语文,更加热爱生活。

(责任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