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蔚 曾圣舒
过去一年中,国内外的棉价差给我国纺织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从世界其他地区,如美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地进口棉花和纱线,便成为国内很多企业的选择。这也让一些以出口棉花为主的国家借势打开了中国市场。在他们眼中,这种有利可图的棉花市场还能维持多久?中国棉价的居高不下又将给他们带来哪些影响?中国棉纺企业又该如何在高成本时代反转逆袭?
美国国际棉花协会
中国区总监 Karin Malmstrom:
棉花政策会为行业带来大发展
TAweekly:在棉花问题上,您觉得中美两国较为敏感的话题是什么?
Karin Malmstrom:我认为是中国的棉花政策。在2012年,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范围内,对中国的棉花和棉纱政策问题都比较敏感。当下,美国的农民也正在考虑是否种棉花,因为这涉及到出口的问题。我认为,中国的政府和行业组织需要在这方面有政策性的实质考虑和进步,这也是很多人都乐意看到的。
TAweekly:对于中美两国棉花产业链的问题,您是如何思考的?
Karin Malmstrom:从表面来看,棉花和消费者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其实这牵扯到整个产业链,因为如果没有消费者,我们现在对于中国、美国等棉花局势的关心都是多余的。
TAweekly:在合作共赢方面,您期待中美两国有着怎样的未来?
Karin Malmstrom:中美是棉花上的长期合作伙伴,也正是这种合作关系才保证了中美两国在供应链方面的健康发展。中国的棉花发展需要市场,也需要各种市场发展的机会,这也是未来中美两国在棉花进出口合作方面的无限可能。
巴基斯坦棉制时装制造商与出口商协会
(PCF)主席Shahzad Arshd:
高附加值棉纺产品受中国青睐
TAweekly:您本国或者您所在地区的纺织行业发展情况怎样?
Shahzad Arshd: 纺织业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最大的出口行业,巴基斯坦纺织业以棉纺为主,从事轧棉、纺纱、织布、加工和后处理、服装(针织和成衣)、化纤等不同类型的企业有近3万家,其中60%以上的企业集中在产棉大省——旁遮普省,30%分布在信德省,其余各省和地区仅占10%左右。
TAweekly:近年来,中国国内棉花价格一直高于国际,对巴基斯坦纺织业产生了何种影响?
Shahzad Arshd:巴基斯坦每年进口大量的棉花,巴基斯坦原棉进口主要来自印度、美国和巴西,几乎不从中国进口棉花。我个人拥有织布厂和印染厂,我也来过好几次中国,感觉中国的市场很大,中国国内棉花价格一直高于国际,我想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的产品在中国卖得好了。
TAweekly:目前巴基斯坦的出口目的国家有哪些?
Shahzad Arshd:巴基斯坦60%以上的纺织品出口到欧盟和美国,尤其是服装(成衣和针织品)大多都出口到欧美。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引起了我们国家很多人的兴趣。以往仅有一些棉纱、棉布等初级产品出口到中国,但如今则有越来越多附加值高的彩色帆布等面料产品出口到中国。
印度棉纺出口促进委员会
联合董事Ravindranathan Narayanasamy:
中印棉花贸易是优势互补
TAweekly:当下,中国国内外棉价差很大,中国出现了不少纺织企业从国外进口棉花和纱线的情况。您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Ravindranathan Narayanasamy: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棉纱线、纤维和服装生产地。中国生产成品的能力是巨大的,因此它也需要很多的原材料,尤其是棉花和纱线方面,中国国内已经无法满足下一阶段纺织服装产品的发展需要,因此,从其他国家进口这些产品是非常有必要的。
TAweekly:近几年中,印度纺织行业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Ravindranathan Narayanasamy:过去两年中,印度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机织和针织行业投资生产潮。随之而来的,是印度市场上对棉花和纱线的巨大需求,这是过去几年时间里的一个大变化。
TAweekly:现如今,中国同世界上的棉价差越来越大,在您看来,今后这一趋势能否长久地延续下去?
Ravindranathan Narayanasamy:棉花作为一种商品,其价格取决于国际市场的需求与供给。根据我的判断,目前的这种棉价差异,在下一个棉花收获季后将不再持续。同时,政府部门给予棉农的最低支持价格在国家棉价变化中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TAweekly:对于中印两国在纺织领域的众多交集,您如何评价这种关系?
Ravindranathan Narayanasamy:如今,越来越多的印度纺织企业从中国市场进口具有重要附加值的织物。同样的,印度也在向中国提供作为其原材料的棉花和棉纱。这是中印两个国家之间在纺织工业上纯粹的供求情况,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优势互补,而不是彼此之间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