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2013-04-29 15:38赵金萍姜有荣
青苹果·教育研究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藏宝油纸雨伞

赵金萍 姜有荣

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时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讲故事不仅是文学家问鼎“诺奖”的利器,而且也是广大中学生作文的入门功夫。讲故事的要旨有二:其一,你要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才会有人“听”;其二,你要把故事讲得合情合理,才会有人“信”。《唐家寺的雨伞》的作者可谓深谙其中之理。

一、引人入胜,才会有人“听”。

同样一个故事,讲功好的人,能让人听得拍案叫绝;而讲功差的人,则会把人讲得昏昏欲睡。诚可谓“故事人人能讲,各有高下不同”。这个讲功,在作文中就是叙事技法。莫言为什么能把中国乡村的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凭借的正是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独特的叙事技法。一幅床单裹在身上怎么看都不雅,但经过时装设计师一摆弄,就能走出一台新潮的时装秀。这个“摆弄”在“讲故事”中就是叙事技法。

叙事技法从何而来?途径有二:一是小语文的。可以从对课本名篇的研习中学得,也可以从对同学佳作的借鉴中学得。二是大语文的。可以从对大量课外读物的博览中悟得,也可以从对各类传媒作品的欣赏中悟得。对叙事技法的演练,可以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用一种技法,讲述一个故事;第二步,用一种技法,讲述N个故事;第三步,用N种技法。讲述一个故事。当你的讲功修炼到第三步的时候,你就可以游刃有余地优选出最能吊足读者胃口、最能把读者引入佳境的叙事技法,牢牢地“抓”住读者,让他们听得不仅津津有味,而且意犹未尽,欲罢不能。

《唐家寺的雨伞》就用了三种叙事技法来“抓”住读者:一是情节突转法。商人是睿智的,他制伞藏宝,身藏万贯家财,却貌似贫寒之士,本是万无一失,孰料百密一疏,“在桌旁打了一个盹儿”,“油纸雨伞已不见踪影”。二是悬念设计法。商入是冷静的,他在唐家寺开起了修伞铺。悬念由此而生,商人能否等回自己的藏宝雨伞成为压在读者心头一块沉甸甸的石头,时间在一天天流逝,读者急切的究底之心与商人焦灼的期待之心一起跳动。三是峰回路转法。商人日日修伞不见(藏宝)伞,正在苦等无望之时,顾客的一句“能不能修?太费事就算了。不然一把破伞值不了几个钱,我反倒要花一大笔工钱”,一语惊醒梦中,人。商人又动起了脑筋,打出了“油纸雨伞以旧换新”的广告,这一创意使故事出现了转机,商人终于等来了“他日思夜想、心系魂牵的那把伞”。

二、合情合理。才会有人“信”。

我们生活中的事是遵循事理逻辑的,这才有了发展变化的必然,而必然才是生活的“常态”。须知,越是“常态”,才越贴近我们“常人”的现实生活。为此,我们在讲故事时也必须遵循生活的事理逻辑。只有合乎情,顺乎理,才能让人坚信不疑。否则,只会让人匪夷所思。故事生成出“意料之外”的惊奇,要靠叙事技法;而要画出其背后“情理之中”的逻辑弧线,则要靠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从何而来?途径有二:一是直接经验。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人生中去总结。二是间接经验。可以从他人、书本的总结中去汲取。对生活经验的积淀,可以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把成长中的成败得失想清想透。第二步,把生活中的人情世故琢磨清楚。第三步,把人性中的感情、理性理清理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有经过这三个层次的历练,你讲的故事才能“于情”让人产生“共鸣”,“于理”与人形成“共识”。

《唐家寺的雨伞》的作者不乏福尔摩斯的机智,他洞察“情理”的机智集中体现在三个推断上:第一个推断是油纸雨伞去得有踪。其“踪”有三:一是有“因”可寻。老天突下小雨。有人急需用伞。二是有“机”可乘。商人正在打盹,正好顺手牵羊。三是有“案”可稽。褡裢完好无损,并非行窃之人。第二个推断是修伞铺开得有理。其“理”有三:一是行当选得有理。油纸雨伞乃易损之物,日久必坏,坏了应来修理。二是铺址定得有理。唐家寺乃平常小镇,并非通衢之地,来往应为本地之人。三是心理揣得有理。食客乃图一时之便,并非存心行窃,来修应不存戒心。第三个推断是油纸雨伞来得有影。其“影”有三:一是油纸雨伞乃日常什物,他敢拿出。二是不知内藏万贯家财,他能拿来。三是不费毫厘,以旧换新,他愿拿来。

我们每位同学都是有故事的人,你只要夯实讲功,参透情理,就一定能把自己锻造成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猜你喜欢
藏宝油纸雨伞
特高压变压器油纸绝缘典型缺陷局部放电特征
为什么说巴西是一片巨大的“藏宝地”?
《语文书藏宝揭秘》读后感
“巴西”是一片巨大的藏宝地吗
雨伞树
雨伞
一把纸扇记忆成河
雨伞的“家”
绝缘纸板老化对油纸绝缘沿面放电发展规律的影响
油纸电容式套管故障统计分析及模拟测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