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玉珍
摘 要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应用硬性支气管镜诊治的174例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74例支气管异物患儿全部由硬性支气管镜成功取出。结论:硬性支气管镜取出异物具有快捷、安全、有效的特点,但手术操作必须迅速、细致、准确。
关键词 儿童 气管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镜检术
2005年1月~2011年7月收治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174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174例,男106例,女68例;年龄9个月~11岁,2岁以下135例(77.6%);异物发生至就诊时间2小时~3个月;异物类别分别为:105例异物为花生仁,52例为瓜子,6例为核桃仁,4例为苹果、1例为铅笔帽,6例为其他;右侧支气管异物、左侧支气管异物和气管异物分别为131例、40例和3例。
临床表现:本研究的174例患儿中,有65例出现发热症状,呛咳、有170例出现咳嗽(或干咳)症状,不同程度呼吸困难76例,按徐荫祥分法(1956)Ⅰ° 55例,Ⅱ° 15例,Ⅲ° 6例;唇绀32例、喘鸣85例、出现三凹征13例;有137例胸片提示阳性表现;有105例出现肺不张、肺气肿征;有135例肺部感染;有10例皮下气肿。
诊断情况:初诊误诊64例(36.8%),其误诊的诊断为感冒、肺炎等;64例初诊时间平均5.8天,误诊时间最长3个月;有25例误诊时间14天以上的,平均22.8天。其余的110例初诊没有出现误诊,诊断均为气管、支气管异物,但就诊时间超过1天83例(47.7%),平均2.8天。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的麻醉方法均为全麻,取异物的方法为在硬性支气管镜下取出。其具体方法包括:①麻醉方法:在患者手术前30分钟采取肌注的方式为患者注射阿托品0.01mg/kg,苯巴比妥钠注射液0.01g/kg,采取氯胺酮+咪达唑仑静脉复合麻醉,同时术中吸入七氟醚进行吸入麻醉;2%利多卡因声门区喷雾1~2次。在患者手术过程中,通过支气管镜的侧孔连续正压给氧,同时,主要监测患儿脉搏、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SPO2)等生理指标。②手术方法:采取麻醉喉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法。在为患者实施静脉复合麻醉成功后,首先使用儿童麻醉喉镜挑起患者的舌根并上抬,使患者的声门裂暴露,吸出咽喉部及声门区分泌物,观察患者的声门区及声门下有无异物,待声门自然张开时顺势插入适合(一般情况下,选用管径与患儿小指头大小近似)的儿童支硬性气管镜入气管内,然后将麻醉喉镜退出。
结 果
经过上述治疗后,174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没有1例患者在术中或者术后出现死亡,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其中有1例经第2次手术取出残余异物(碎瓜子仁),其余均1次手术取出。
讨 论
发生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幼儿牙齿发育不全,对硬食物不能嚼碎;②儿童喉的保护性反射功能不健全,进食时如果嬉笑、哭闹或者跌倒就很容易将食物吸入气道[1]。对于以下情况的患者,应考虑异物的可能,如异物吸入史不明确,有突然发生而又经久不愈的咳喘,并伴或不伴发热、憋气,或反复发生的支气管肺炎、肺不张、肺叶炎症等患者。在正确诊断和治疗该病的過程中,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全面的专业知识非常重要。临床上误诊发生比率较高[2],延误治疗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在设备并不先进的情况下采用麻醉喉镜引导下经硬性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法,均获得成功[3]。在手术中有如下体会:①术前应当明确异物的位置、种类、形状、大小,据患儿年龄选择适当管径的硬性支气管镜、麻醉喉镜,选择适当大小、形状的异物钳,备好气管切开包,以备急用[4]。②均采用全麻,因为全麻能消除患儿因恐惧、挣扎导致的耗氧量增加,使患儿在安静状态下实行手术;也能降低迷走神经的敏感性,减少手术中的意外及其他并发症。③整个手术过程均应在明视下进行,操作中应做到准确、轻柔、迅速地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喉部刺激和黏膜损伤,退出支气管镜前应将支气管、气管内的分泌物吸尽。术后3天常规复查X片或胸透,一旦疑有异物残留则要再行支气管镜检。
参考文献
1 张杰,张亚梅.降低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并发症及病死率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4,39(11):658-662.
2 Arias Cruz A,Gonzalez Diaz SN,Galindo Rodriguez G,et al.Bronchi al foreign body as 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for asthma.Report of a cas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Rev Alerg Mex,2002,49(3):95-98.
3 赵世红.儿童变位性支气管异物引起迟发性窒息58例临床报告[J].儿童急救医学,2004,3(2):189.
4 展鸿谋,余咏梅.气管支气管异物129例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20(22):104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