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汉字设计在平面视觉中的应用

2013-04-29 00:44:03杜凯
考试周刊 2013年60期
关键词:字体设计视觉传达实用性

杜凯

摘 要: 文字是全世界的视觉符号,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及以“形”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媒介,在现代视觉传达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功能作用。字体设计更是平面设计师们表现创造力的有效手段,作为平面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设计者应对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作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注重让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和光彩。

关键词: 汉字 字体设计 视觉传达 实用性

一、汉字设计在视觉传达领域中的作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正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演进,不论是新的表现形式还是赋予它新的涵义,汉字本身都令人深深着迷。汉字是全球华人共同的视觉符号,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中华文化的有形载体,也是现代设计不可或缺的元素。一般来说,汉字的外在“形”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媒介,它不但是被创造出来记录语言的工具,而且汉字在现代设计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视觉传达作用,主要表现在汉字设计在当代设计中应用极为广泛,特别在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宝藏,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它既有优美的外形,更有深刻的内涵,但是当下对汉字设计的研究仍然仅停留在单纯表现汉字外在形式美的层面,汉字设计广袤的天地还远远没有被设计者深入发掘和展现,汉字设计在形式和内容的表现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二、现代汉字设计的原则

当今社会充斥大量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少地用手书写汉字,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电脑键盘打字进行交流,汉字渐渐成了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符号。现代信息传播高度发达,在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汉字所扮演的角色有所转变,不能只作为一种静态抽象的传播方式,而应当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中重要的传达载体。汉字的传播方式独特并具有意味,特别是以别具一格的字形传递信息,汉字的表意特性尽显无遗。汉字作为现代视觉传达中重要的元素,通过高度概括、简洁洗练的图形营造全新的视觉体验,信息传达更加迅速、新颖、独特,使受众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地理解汉字所传达的信息与意义,形成视觉效果与思想感情上的互动碰撞。现代汉字设计应把握的原则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易于识别,便于应用。

在视觉传达过程中向受众准确迅速地传递信息是汉字的主要功能,汉字设计对整体诉求的效果有较高要求,以传形达意的形式表现清晰明了的视觉印象。汉字设计的字形富于形式美感固然重要,如果失去了文字的可辨识性、令人费解,达不到清晰的传达信息目的,那么设计是失败的。现代汉字字体设计和传统书法的诉求点不同,设计为主要商业服务,字体设计要求具有很强的商业性,满足商业活动中信息传达的实用需求;而书法则更多地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感,以艺术审美为目的,书法本身特别是草书对文字识别性的要求不高。汉字设计如果偏向复杂、难以应用、极度变形就容易引起歧义或者难以辨认,这种做法与现代传播的目的背道而驰,是信息传播当中的败笔。

2.形态流畅,结构紧凑。

汉字设计的美感与书法间有微妙的联系,都讲究文字的骨架结构,不仅在设计中要注意文字整体风格的协调统一,还要讲究每个字符体量大小的匀称,每个字符之间需要关系和谐。讲究字体骨架和结构组合的美感在书法艺术中尤为重要,汉字设计也需要注意字体间架结构的处理,形成优美流畅的整体感。结构相当于文字的骨架,不管怎样改变字体笔画的形态,都应当对文字结构的疏密进行仔细推敲。如同绘画人体一般,只有文字的骨架得到疏密得当、均衡舒展的处理,笔画的肌肉才能严谨合理地附着上去,从而形成优美流畅的文字造型。

3.简化,再简化。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心理学新论》中提道:“文字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把形象标准化和简化的要求,促使文字变成了某种具有简单明了的视觉外观和易于书写的样式。”①但是,即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汉字虽然经过不断简化,但在形体中依然闪耀着汉字特有的图像意味。汉字最基本的特征是象形,这种象形不是对事物最真实的描绘,而是通过把握事物最本质的特征,用洗练浓缩的符号直接对隐藏在事物表象之下的本质进行表现。汉字的象形对事物进行了简化和抽象的处理,在现代汉字设计中应将它们更进一步简化,以更简练的符号和形式挑战汉字的认知极限。

4.美观大方,富有情趣。

当今时代的发展对美有更苛刻的要求,一个不具美感的作品根本无法吸引大多数观众的眼球。如生活中的客观事实一样,对长相好看的人我们总是会多看几眼,在汉字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也是字形的美观,只有字体本身具备了现代审美的特质,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需求,才能在处处充满视觉冲击力的世界中脱颖而出。

字体设计的对象是意象化或者较为抽象的汉字符号,这种情况下设计者多用理性化的形式体现设计品位与情趣,对汉字对象的内在含义与外在形态进行理性化的分析,植入能引起观者情感共鸣的元素,结合在文字的态势、笔法或者结构当中。

三、现代汉字创作的表达与设计表现

1.从形态上入手——整体变化。

汉字的标准字体是方块状的,可以在创作时改变方形的形体。将汉字字形作拉长、压扁、倾斜、跷脚、轮廓变形等的改变。其中拉长就是把方形的字变成长方形,如汉字字体中的长宋河长美黑;压扁则为把字体进行垂直线上的压缩,如现代字体中的一些扁体字;倾斜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向左倾,二为向右倾。其中右倾是顺势,符合人的由左至右的视觉流程,产生具有动感和流畅感的效果,而左倾则是逆势,有悖于视线的流向,但是能创作出一种险峻雄奇的视觉体验,是一种特殊的字体形式;跷脚的做法为在字体的水平线上(横轴)向上下进行倾斜移动;轮廓变形,即是改变字体的方形轮廓,由圆形扇形、甚至菱形等几何形态取代字体的方形轮廓,这种字体的写法可以由单个的汉字构成,也可以由字群集合构成,形成一套新型字体。

2.从笔画上入手——笔形变化。

汉字的形体由基本笔画组合而成,根据汉字书写的线路和笔势,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点、横、竖、撇、捺、提、折等最基本的类型。改变汉字笔画的形态和样式,变动调整笔画见的搭配关系都可以达到改变字体造型的目的。改变字体笔画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改变笔画的形体样式。比方说倾斜的笔画转变为弯曲的、弯曲的笔画变为垂直的、垂直的笔画则变化为弧形状态等;在汉字的起笔和收笔的笔画上做文章,改变它们原有的形状,变方、变圆、变弯曲等;使字体的整体形态与物象相融,突出汉字的象形特点;或者对字体的某些局部进行修改夸张,着重突出局部中的形象特点。二是改变笔画的大小和比例,或拉长缩短,或改变比例。三是笔画装饰,即用各种图案、绘画、其他物象等元素对笔画进行修饰,这些图形既可以对文字的笔画进行装饰,可以与字意本身进行结合,达到“形意合一”的艺术效果,又可以追求单纯的视觉感受和平衡。四是笔画本身质地的置换,不改变字体的原有面目,只是通过改变笔画原有的质地达到变化表意的目的,如保留笔画的轮廓线,笔画内部用其他元素进行置换。五是断笔和连笔,在字体设计中二者往往同时结合运用。运用此方法时要注意着重分析字体的内部笔画,既要考虑字体内部的连断笔,又要照顾每个汉字之间的连接,笔画之间要相互协调呼应,力求自然合理,摈弃牵强生硬、生搬硬套的设计做法。

3.从构字的空间上入手——虚实变化。

这种创作方法是通过改变单个汉字中的笔画空间分布及字群之间的空间位置达到的。主要分为:一是笔画的打散重构,即通过笔画之间的重合与交叠,形成大小、疏密、远近等层次,将平面的汉字纵深化。二是共用笔画,即利用字体间相通的笔画将字与字连成一体,形成一种连绵流畅的体势,改变原有的空间分割关系,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汉字笔画的繁冗。三是创造立体感,即利用人的视觉规律,把原有的平面化的字体造型转化为立体的形式,在视觉上把字体由二维空间带入三维空间。例如利用光学原理,将字体的投影或倒影表现出来,创造一定的层次与空间。又如利用透视规律,表现字体的纵深感,并通过强弱、深浅的变化形成近大远小等视觉效果。

4.从添加图像上入手——置换。

将文字和图形相结合,采用新的形式和介质能更有效地缩短设计与观众之间的视觉与知觉路程,两者的结合所形成的新概念能赋予图形一种特殊含义,有别于它们在未进行设计之前所传达的意思。将文字进行图形化的处理,把文字的形体作为图像看待,以文字的“意”作为进行创作时的主导,在造型上拓展强化“意”的表现,用文字之“意”限制规划字形的变化。以上做法都是代汉字设计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图像化表现的方式能丰富文字的内涵和图形特征,准确形象地传达信息,也能有效表达设计者的主观情感。

四、结语

汉字的形态与意义经历了从古至今的演变,浸透了无数创作者的心血和努力。科技的发展总会对社会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设计行业来说也不例外。电脑的普及运用,设计软件的大量出现,现代设计被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设计者们利用电脑方便高速地制作设计作品,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视觉信息传达的速度,各种视觉化的信息充斥我们的眼球。未来的设计形态和趋势的走向必然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展望未来汉字设计的形态,有利于国人立足传统,在传统的文化中吸取灵感,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日益发展的科技文化,开创汉字设计的新路子。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笔者大胆预测我国必将迎来一个字体设计的大时代,未来的汉字设计不仅是设计一种表意化的符号,更多的是对时代审美观和审美情趣的艺术化表现,汉字设计将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传达出中国风韵,表现新时代中国人对美和传统的回归和重新演绎,展现东方神奇瑰丽的奇特魅力。

注释:

①[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4.

参考文献:

[1]李丛芹.汉字与中国设计.荣宝斋出版社,2007.

[2][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4.

[4][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5][日]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台湾雄狮美术出版,1999.

[6]周大光.创意字体构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字体设计视觉传达实用性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探析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23:05:35
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字体设计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3:20:18
高校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1:00:12
浅谈字体设计在商业运用中的创新与表达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8:00:04
版面设计的要素与视觉传达
虚拟现实环境下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