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使的魅力外交

2013-04-29 00:44李景卫王如君孙潇
环球人物 2013年7期
关键词:傅莹英国

李景卫 王如君 孙潇

几乎是一走出校门,傅莹就成为外交部的一员。如今,60岁的她已是主管亚洲地区、边界与海洋事务和翻译室的外交部副部长。自1978年至今,傅莹超过一半的人生都是在外交部度过的。“外交”成为她人生中最突出的主题,将她的生命装点得丰富多彩。

给邓小平当翻译

初入外交部,傅莹主要担任翻译工作。1988年1月20日上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了来访的48岁的挪威首相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夫人。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周南陪同会见,傅莹担任英语翻译。这是傅莹第一次在高层次外交场合亮相。会见一开始,邓小平就对布伦特兰夫人说:“我今年84岁,该退休了……”或许是缺乏经验,傅莹一紧张,将“84岁”译成了“48岁”。周南在一旁听出这个错误,当即告诉了邓小平。邓小平非但没有批评傅莹,反而幽默地开怀大笑:“好呀,我有返老还童术,竟然一下子与布伦特兰夫人一样年轻喽。”布伦特兰夫人听后也笑得合不拢嘴。谈话气氛变得亲切、和谐,傅莹也放松下来,顺利译完了整场会谈。

此后,傅莹先后为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陪同领导人出访、参加重要会议等。1992年,作为首位赴柬埔寨参加维和工作的女外交官,傅莹被派到局势最紧张的马德望省。柬埔寨大选期间,她和来自别国的工作人员一起,圆满完成了选举的组织和监督工作,得到联合国副秘书长明石康的赞赏。次年回国后,她历任外交部亚洲司一秘、处长、参赞,1997年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使馆公使衔参赞。

1998年,45岁的傅莹被派驻菲律宾,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女大使,也是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2年后,她奉调回国,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此后4年,她经历了东帝汶危机、阿富汗战争、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等事件,并参与处理朝鲜半岛核问题、推动六方会谈,外交才干得到更全面的提升。

“No.1大使”

2004年,傅莹出任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3月5日,当她刚在悉尼机场大厅露面,《悉尼晨报》、ABC(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电视台和当地华文媒体的记者就将她团团围住,下马威似的问她将如何推进澳中两国关系。她不顾旅途劳顿,举止端庄地坐在大厅的沙发上轻松答道:“首先,促进两国在政治上的相互了解;其次,致力于推进两国经济和贸易交往不断发展;第三,推动两国旅游和文化等方面的广泛合作,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往来与沟通。”短短几句话,思路明晰、切中关键。

到任后,她不遗余力地按照这个思路推进工作。遇到误解和困难时,她或到大学和新闻俱乐部发表演说,或在主流媒体发表文章,或举行记者早餐会予以澄清、排解和推动,希望双方能加强沟通与理解,保持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一系列努力,为傅莹积累了相当的人气。2005年12月,她应墨尔本矿业俱乐部的邀请出席了一场大型午餐聚会并发表演讲。让她惊讶的是,竟有550多位听众闻讯赶来,自掏腰包购票入场。看到这难得一见的阵势,墨尔本矿业俱乐部主席跟她开起玩笑:“比尔·盖茨来墨尔本演讲时,都没有这么多人参加,看来你的魅力和吸引力超过了盖茨。”

因为大家提问踊跃,那次演讲最终持续了3个小时,大大超出主办方预期。返回酒店的路上,傅莹思绪万千:“从事外交工作30多年,我从未像今天这般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的声音在国际上有这么多人认真聆听,推动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有这般广阔的空间。”

傅莹很重视对先进经验的学习。2005年8月4日,她在新南威尔士州参观访问了已连续3年实现零死亡的阿平煤矿。

按照澳大利亚法律和阿平煤矿规定,傅莹与使馆随行人员一道,像小学生一样专心致志地接受了半小时矿井安全知识培训,认真做笔记,并当场参加测试,毫不费劲就考了个满分,顺利拿到更衣室的钥匙,开始为下井做准备。

从更衣室出来,傅莹身着矿工服,头戴安全帽和矿灯,腰间挎着沉甸甸的安全设备,乘电梯下到500多米深的矿井,观察并实践采矿安全的每一个流程和细节,一点儿也不在乎坑道内的阴暗、潮湿和压抑。她要将这些安全知识和做法介绍给国内的采矿企业,希望采矿工人的生命安全都能得到保障。

结束6公里的井下徒步后,已过中午时分。看着一些采矿工人吃完自带的午餐,轻松地聚在一起打起扑克,她也饶有兴趣地向他们走去,并在牌桌旁坐下。几把过后,大家还真对傅莹的牌技刮目相看。

傅莹在澳大利亚任职的3年,两国高层互访不断,政治互信加强,经贸成果逐年扩大,旅游、文化交流也取得跨越式发展。2007年2月,在由澳大利亚华人团体协会为傅莹举办的欢送晚宴上,澳大利亚联邦律政部长卢铎说,傅莹是他“政治生涯中见过的逾千各国大使中的No.1大使,最能代表和维护中国的利益,最富有影响力和魅力”。

“魅力攻势”赢得认可

告别澳大利亚后,傅莹到英国走马上任。2007年6月12日,她前往白金汉宫,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递交国书,并赠送了《钦藏英皇全景图典》的中文版复制品。1793年,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马戛尔尼勋爵率庞大使团前往中国,在给乾隆皇帝的寿礼中,就包括这套堪称当时大英百科全书的珍贵图册。傅莹选择这套图册作为礼物,既让英国女王“凤颜大悦”,也表示出自己的诚意。她曾不无幽默地说:“当年乾隆皇帝没有接受马戛尔尼提出的互派大使、平等通商等要求,明确说了‘NO;而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很高兴地接受了我的礼物,没有再说‘NO。”

事实上,在傅莹出使英国的3年中,中英关系并不平静,但她以高超的外交技巧,在公众的注视中一次又一次化解了危机。

2008年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发生后,部分英国媒体不仅不报道骚乱实情,甚至刻意剪辑录像或加工图片进行歪曲。虽然中国政府和驻英使馆向有关媒体提出严正交涉,也陆续收到了一些媒体的致歉,可是负面影响已经造成。眼看奥运圣火在海外传递就要拉开序幕,如何才能保证其顺利、有尊严地进行?

面对严峻的情况,傅莹既没有表现出“莽汉般的愤怒”,也没有显示出“小女人的惊慌”,而是决定正面出击,进行一次媒体危机公关。

3月28日,傅莹来到BBC(英国广播公司)大楼,接受第一新闻频道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早餐》的现场直播采访。她身穿中式服装,怀抱两个“福娃”出现在镜头前,呼吁各国不要将北京奥运会“政治化”,指出“政治问题是不可能在足球场和游泳池里解决的”,应该“还奥运一个单纯的意义”,赢得了不少真正关注奥运会的人的赞许。

4月5日,奥运圣火抵达伦敦的前一天,傅莹在《泰晤士报》上发表署名文章,细腻描绘了自己过去在西藏的经历和感受,并将西藏的历史与现实娓娓道来,让人们了解了一个真实的西藏。

13日,在圣火传递过程中,面对各种反华势力的蓄意捣乱和不少英国媒体的“泼脏水”,傅莹又在《星期日电讯报》上发表文章《如果西方能够倾听中国》,以与自己女儿谈心的方式,点出新一代中国青年的惊诧:“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到哪儿去了?”并毫不客气地指出:“在西方,很多人抱怨中国对媒体不够开放。而在中国,我们则认为西方媒体应该学会如何努力获得尊重。”

以自身细腻丰富的感性体验,缓和可能出现的剑拔弩张的局面,傅莹的这一系列沟通技巧被英国人称为“魅力攻势”,让她在外交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赢得了广泛认可。2009年,傅莹被英国《外交官》杂志评为“年度亚洲外交官”。在颁奖典礼上,主持人这样介绍傅莹的获奖背景:“她为增进英国及欧盟对其祖国的理解作出了巨大努力,她以前所未有的坦率及富有人情味的方式,来阐述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的处境和采取的措施以及内外政策。”

在英期间,傅莹还一改中国外交官不苟言笑、谨小慎微的形象,不仅鼓励同事广泛接触英国各界人士,自己也以身作则——从英国石油公司的钻井平台,到伦敦时装周的T台秀,再到伦敦金融城银行家举办的早餐会,精力充沛的她活跃在各种场合。她常说:“外交官要多说话,说明白话。”

2009年11月,英国《太阳报》刊登新闻称,电视选秀节目《X元素》的选手就住在中国大使馆旁边,中国大使傅莹觉得“粉丝”们没日没夜的守候与喧哗打扰了大使馆的日常工作,“上诉”到英国外交部。作为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太阳报》的报道让整件事的处理变得尴尬起来:发正式通告未免小题大做,但大使馆工作人员又的确被烦得够呛。面对棘手的事实,傅莹先向媒体“爆料”,称自己和女儿都是《X元素》的“粉丝”,继而对选手进行了细致点评,并顺带对中国的“超女”、“快女”等选秀节目进行介绍。她最后提出,“在中国,制片方可不会让选手住到居民区里去”,坦然承认大使馆已不堪忍受“粉丝”骚扰。此话一出,不仅澄清了误会,还让英国人看到了大使的可爱一面,更了解了当今中国年轻人的时尚生活。

在英国3年,除了留下一连串化解危机的故事,傅莹还留下一沓用旧手帕包着的粮票。在离任前夕的晚餐会上,傅莹将当年母亲留下的这些粮票赠给大英博物馆,供“世界历史”活动展出。她说,“捐赠的粮票最晚是上世纪90年代发行的,说明中国解决粮食问题是不久前的事情。中国经过几代人艰苦不懈的努力,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为一个经济相对宽裕的大国。西方有人担心中国强大了会成为威胁,希望今后来大英博物馆的参观者看到这些粮票,不仅能更好地了解中国过去的发展历程,也能明白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或许也是傅莹讲故事的一种方式。

2009年,傅莹升任外交部副部长,开始在更广阔的外交舞台上纵马驰骋。面对南海和钓鱼岛风云,她批评个别南海声索国一意孤行,警告其不要肆意侵犯挑衅我国;就日方在钓鱼岛非法抓扣中国渔民事件,她多次召见日本大使,要求立即无条件放人;就中国航母出海、西亚北非局势等问题,她有理有据地回答境外记者的提问……她的刚毅、果决、温柔、细腻,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而她本人,也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所说,成为“最能清晰地传递中国声音的使者之一”。

猜你喜欢
傅莹英国
英国的环保
中国最美外交官:傅莹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站在中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