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修
人的脑细胞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40~150亿个,40岁以后每天约有10万个脑细胞开始凋亡,到六七十岁时大致减少十分之一左右,为了早日防止智力下降,延缓大脑功能的老化,人们要学会科学的用脑和健脑。
进入老年期,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头发花白,出现老年斑,皮肤皱纹多,骨质疏松,出现“骨刺”,冠状动脉硬化,前列腺增生肥大……但更多的是感到记忆力减退,这是由于大脑逐渐衰退所致。人的脑细胞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40~150亿个,40岁以后每天约有10万个脑细胞开始凋亡,到六七十岁时大致减少十分之一左右,为了早日防止智力下降,延缓大脑功能的老化,人们要学会科学的用脑和健脑。
乐观健脑
《内经》非常强调情志对气机的影响,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过极能伤人致病。临床所见,急躁多怒易患高血压;沉默多愁易生忧郁症;受高度精神刺激的人容易得癌症、精神病、溃疡病等。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常会遇到一些失意、挫折、委屈的事,于是就产生愤怒、怨恨、悲伤等情志变化,这本是正常的心理状态,但不可过度和持久,这就需要自我调节。遇到这种情况,要尽量使头脑冷静下来,理智地进行客观分析,自我譬解,使自己从现实中特别是思想困境中超脱出来,也就心平气和,处之泰然了。这就是“恬檐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七情中惟有“喜”对气机有利。“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知足常乐。人的欲望无止境,不知满足,永无乐趣。惟有少欲,才能从愿。把名利看得谈些,无怨艾,无妒意,无贪求,自然心安理得,悠哉乐也。
助人为乐。《内经》说:“生而勿杀,子而勿夺,赏而勿罚,此着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就是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人也应有一颗奉献的爱心,才能与春天生发之气相应,这是一种养生之道。
忘忧思乐。人一生不能无忧,但终日愁眉不展,于事何补?反致精神萎顿,茶饮不思,必然影响健康。所以要忘忧,多回忆那些曾经令人欣慰的喜事,重温当时的情景,自然回味无穷,其乐融融。
自得其乐。乐要自己去找。每个人、每件事、每句话都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对人对事要多从好的方面去考虑。要有“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失败乃成功之母”、“坏事变好事”的“阿Q精神”,才能自得其乐,自得其益,却病延年。
勤用脑
不要害怕用脑,用脑越多,大脑内各种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越多,形成的条件反射也越多,脑子就更灵活。科学家经常测试,发现勤用脑的人,大脑不易疲劳,脑神经细胞保养良好,尽管年龄增长,却能避免老年性痴呆。而整天无所事事,无所用心的人,不仅智力降低,而且大脑容易萎缩和早衰。据有关资料报道,勤于用脑者的智力比用脑少的人要高出50%。有些人早已步入老年,仍然思维敏捷,思路清晰。相反,有的人刚到中年,就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这和是否勤用脑有很大关系。古人主张“博学强记”,“博学”可增强记忆,“强记”又可促进“博学”,二者相辅相成,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关键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年人积极有效地参加脑力运动,不仅可以延缓大脑衰老,而且可以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
节欲健脑
脑萎缩是由于脑退行性变化,大多是在正气不足,机体衰老中不注意自我保养、自我预防而产生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要生髓,通于脑,脑为髓海。脑为元神之府,脑髓不足则头晕耳鸣,目无所视。”大脑的活动有赖于肾精的充养。人老则气血衰竭,肾精枯槁,面黄发白,筋骨无力。节欲可养精,养精才能健脑养神,延缓大脑衰老。反之,性生活过度,则伤精耗神,未老先衰,头脑昏昏,智力减退,精神萎靡,百病丛生。
“健脑”锻炼
每日清晨起床后,到户外散步,或做保健操;打太极拳,或做气功锻炼等等。清晨空气新鲜,大脑可得到充分的氧气,唤醒尚处于抑制状态的各种神经机制。在学习、工作疲劳时,应调节一下环境,如听听悦耳的音乐、美好动听的鸟语,或观赏一下绿草、鲜花等,这些活动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提高大脑的活动功能。
手指运动健脑
手指功能的技巧锻炼可促进思维,健脑益智,如用健身球锻炼。即手托两个铁球或两个核桃,不停地在手中转动,长期坚持会有良好的健脑作用。经常进行手指技巧活动,能给脑细胞以直接刺激,可以增强脑的活力。使其功能发达,保持着整体平衡。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就是这个道理。
按摩健脑
清晨起床,将两手十指从前发际到后发际,做“梳头”动作十二次;然后两手拇指按在两侧太阳穴,其余四指按住头顶,从上而下做直线按摩12次;最后,两拇指在太阳穴用稍强的力量做旋转活动,先顺时针转,后逆时针转,各12次,上述按摩早晚各做—次。经常坚持按摩,可收到提高智能,养神健脑的效果。
饮食健脑
丰富的饮食营养可以健脑,自不待言。《内经》上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除了众所周知的饮食有节,注意营养,不抽烟,不喝酒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食物种类多样化。世界上没有一种食品包含人体必需的全部营养。“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老年人牙齿不健全,消化功能减退,宜进容易消化的食物,油腻不宜过多,但也须注意各种荤菜食品的合理搭配,不挑食,不偏食。有些人不问自己的血脂水平高低,凡是含胆固醇高的食品一律不敢吃,视蛋黄如毒药而丢弃之,以为食品热量越少越好,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合理安排进食量。我国民间俗语:“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这种安排完全符合生理活动能量消耗的要求。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反其道而行之。由于白天工作繁忙,大多数人早餐草草了事,或不吃早餐,而习惯于丰盛的晚餐。人夜眠时血行减慢,脂质易于沉积而导致血管硬化。在晚宴上暴饮暴食而诱发心肌梗塞的屡见不鲜。
足量饮水。人体内 60~70%是水。呼吸、出汗、尿液、粪便和体表蒸发,消耗大量水分,必须不断补充。“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熏肤,充身,泽毛”,“补益脑髓,皮肤润泽”,“儒筋骨,利关节”。水是许多营养物质的溶剂,是消化、吸收、运输和进行化学反应的媒介;能稀释血液,减低粘稠度,增加血流量。饮水还能利尿,有助于废料的排泄。所以日常生活中必须饮足量水。有些人没有饮水的习惯,甚至终日不饮,显然不符合养生之道。
(编辑 孙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