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初祖

2013-04-29 04:13成俟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黄帝陵蚩尤黄帝

成俟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他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史官仓颉又创造出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些都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前2717~ 前2599年)少典之子,黄帝诞辰是二月初二(“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意正是源于此)。曾战胜炎帝于阪泉,战胜蚩尤于涿鹿,诸侯尊为天子,后人以之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是少典与附宝之子,取名轩辕,为轩辕氏。由于崇尚土德,土是黄色的,所以称为黄帝。

神话传说

据传黄帝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建国于有熊(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炎帝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双方的战士都英勇无畏,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之下,终擒蚩尤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不久,天下又出现骚乱。黄帝知道蚩尤的声威还在,于是画了蚩尤的相到处悬挂。天下的人都以为蚩尤未死,只是被黄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来归附。后来,蚩尤被尊为战神。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黄帝功绩

精神文明

发明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

政治文明

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义,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在使用人才上,访贤、选贤、任能,因才使用。实行以法治国,设“礼文法度”、“治法而不变”,命力墨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恶极者判处斩首等。

物质文明

史书记载,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

黄帝陵

在陕西省的桥山、河南灵宝均有黄帝陵,相传黄帝年老时铸鼎乘龙升天,臣子放箭阻拦,龙被射伤,飞过桥国时降下休息,黄帝被桥国人拉下一只靴子,埋葬于此。

黄帝是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他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史官仓颉又创造出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些都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功绩而青史留名、载入史册。据说黄帝寿命极长,一生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复命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跨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恳求黄龙允许他下驾安抚众多跟随其多年的臣民。黎民百姓闻讯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伤心欲绝。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才再次跨上了龙背,悲伤的人们十分不舍得离开黄帝,于是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竟将他的衣角都拽了下来。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就只剩下黄帝的衣冠了。为了纪念黄帝的功德,人们便将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也就是传说中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称,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炎黄子孙就开始了对于黄帝陵庙的祭祀活动。这些从孔子、孟子的文章中以及他们与学生的对话语录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证明。据《吕氏春秋·安葬篇》、《七国考》、《山海经》这些古代典籍记载:“墓设陵园”在秦代开始才形成一种制度,因此黄帝陵园也最早建于秦代。秦在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便规定了天子的坟墓一律称作“陵”,一般庶民坟都称为“墓”。到了汉代又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庙”。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以后,汉朝初期就在桥山西麓修建了一座“轩辕庙”以祭拜华夏祖先。在唐代宗大历五年至大历七年,又对轩辕庙进行了历时二年重修扩建,并栽植柏树共一千一百四十株。宋朝开宝二年,因沮河水连年侵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崖塌水崩的灾情,严重威胁到庙院存亡,地方官员上书朝廷请示搬迁,于是宋太祖赵匡胤降旨,命当地官员遣人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至桥山东麓黄帝行宫。后来便成为今人前来拜谒先祖的轩辕庙。在此之后的元、明、清各朝以及辛亥革命前后直至当今,都对黄帝陵庙进行过多次修缮和扩建的工程,我们现在看到黄帝陵庙的规模和范围,都已经远远超过历代。正如一首民谣所说的:“汉朝立庙唐扩建,到了宋朝把庙迁,不论谁来坐皇帝,登基都不忘祖先。”

陕西黄帝陵

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的黄帝陵,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有八万多棵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葱葱。黄帝陵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在前为一祭亭,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

亭内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陵园区周围设置红墙围护,东南侧面为棂星门,两侧有仿制的汉代石阙。黄帝陵区内铺地砖,显得古朴典雅。

黄帝陵前正南,陵园围墙以外是土筑高台,即“汉武仙台”。《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仙台,即汉武帝祭祀黄帝所筑,台高20余米,现已用块石砌筑并建有登台石阶及云板、护栏等。

黄帝陵前区气势恢宏,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入口广场的地面选用5000块大型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广场北端为轩辕桥,宽8.6米、长66米、高6.15米,全桥共9跨。石梁121根,桥面设护栏,栏板上均雕有古典图案花纹。全桥均采用花岩石料砌成,显得粗犷古朴。轩辕桥下及其左右水面为印池,占地约300余亩,蓄水量可达46万平方米。桥山古柏,倒映池中,与白云蓝天交相辉映,为黄帝陵平添了无限灵气。印池四周绿树成荫,形成优美的空间环境。

轩辕桥北端为龙尾道,共设95级台阶,象征黄帝“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寓意。由龙尾道向上即登临庙院山门。山门为五间廓庑式花岗岩(仿汉代木)建筑,显得格外庄严雄伟。再北为诚心亭,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祭祀官员至此须整饰衣冠,静心净面,方可进入大殿祭祀。再北为碑亭,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卷棚顶。亭内立有毛泽东手迹“祭黄帝陵文”和蒋中正手迹 “黄帝陵”碑石。侧有一高大古柏,即“汉武挂甲柏”,枝叶茂盛。轩辕庙正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歇山顶,门楣匾额“人文初祖”,系国民党元老程潜手迹。殿内正中木质壁龛内嵌浮雕轩辕黄帝石像。碑亭东为碑廓,其中有历代碑石40余通,其中有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奉旨栽植松柏1413棵记事碑。元泰定二年(公元1371年)禁伐黄帝陵树木圣旨碑,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祭黄帝陵御制祝文碑,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9年)祭黄帝桥陵碑,以及1912年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派代表团带上他新自撰写的《祭黄帝陵文》前往桥山致祭轩辕黄帝陵的碑石等。

河南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灵宝市区西20公里阳平镇,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部落这一代繁衍生息历史佐证。古代文人墨客纷纷前来瞻仰,题诗作赋,发出过“樊萝来绝顶,瞻拜意何胜”的慨叹!

据《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髯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坠,坠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因名其地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铸鼎塬上,形成了黄帝陵。陵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长42.5主的土堆,传说就是黄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龙须沟,传说是龙须坠落之地,此间生长一种龙须草,说是龙须所变,周围皆无。古代文人墨客纷纷前来瞻仰,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著名诗人都曾到此拜谒,题诗作赋,发出过“樊萝来绝顶,瞻拜意何胜”的慨叹!年年农历二月初九前后人们络泽不绝前往祭祀瞻拜。

黄帝陵的建筑,历史上多次毁于兵火,但屡毁屡建。现在已修复的主要遗迹有献殿、始祖殿、长廊、墓冢、山门、祀功柱、阙楼、驱龙阁等景点,并铸造了象征天神、地神、祖宗的天、地、人大樽大型铀鼎。

著名诗人贺敬之在铸原即兴吟诵:中华五千年,史证灵宝见。荆山登高望,古今两惊叹。

(编辑 王琳琳)

猜你喜欢
黄帝陵蚩尤黄帝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大战蚩尤
蚩尤之歌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皇帝陵标识碑落成
中、日、韩蚩尤信仰与蚩尤演艺说略
黄帝战蚩尤
黄帝养生园 一个直销企业的诞生
黄帝问路
我党派代表祭黄帝陵有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