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主题救赎为《丰乳肥臀》的切入点,按照救赎逐步深入的程度分别从自救——他救——救他三个方面来进行文本的解读。
关键词:救赎 自救 他救 救他
一部优秀长篇小说的主题往往是多样的,但是“并不意味着,读者与批评家们不可以有追究主题的念头。从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看出一个主题或是提炼出一个主题……它甚至是很有必要的”{1}。主题的提炼使我们对于小说有了更好的了解与认识。作为莫言经典代表作之一的《丰乳肥臀》,莫言也表示过你可以不看我所有的作品,但你如果要了解我,应该看我的《丰乳肥臀》。从中可以看出莫言对《丰乳肥臀》的用心和这部小说所具有的价值。对于《丰乳肥臀》的主题,以前的研究者主要从饥饿、母亲形象、生殖崇拜等方面进行解读,而忽视了对其“救赎”主题的研究。莫言也曾表示过:“我不是基督徒,但我对人类的前途满怀着忧虑,我盼望着自己的灵魂能够得到救赎。”{2}
“救赎”往往是一个人面对困境或者对现世不满时,试图通过某种方式来摆脱困境,从而获得心灵的平衡。救赎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类:一是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达到救赎,二是依靠除自身之外他人或他物的帮助从而获得救赎。在《丰乳肥臀》中,作为救赎的实施者——母亲,其救赎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自救——他救——救人的过程,并且母亲的伟大形象也在这个救赎的过程中得以建构。
一、自救——自我的觉醒
自救是依靠自己的能力来使自己摆脱困境达到救赎,这是救赎中最基本的层次。母亲——一个被她姑姑调教成“娘娘坯子”的大家闺秀,因为时代的更替,嫁给了一个无能的丈夫,任劳任怨却经常被婆婆、丈夫打骂。本是个娘娘命,却一下子从天堂掉进了地狱,过着卑微的生活。身体上的伤痛固然疼痛,但是远远比不上她心里的恨——没有孩子。“光吃食不下蛋的废物,养着你干什么!”{3}“上官家前辈子造了孽,娶了一个二尾子,白吃饭不生养,眼见着就要绝后了。”{4}面对家人身体上折磨、语言上的侮辱,母亲的选择只能是逆来顺受。直到她和她的姑丈发生关系时,思想才发生了变化,她的救赎之路才真正开始。
如果说第一次发生关系是因为她姑姑设计的,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话,那么第二次则是母亲主动的选择。她的动机就是为了生个儿子。可是最终母亲还是生了个女儿。这虽然是母亲自救的开始,但是这时母亲的自救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她选择和姑丈上床,一方面是希望可以生个儿子,但更多的是对上官家的报复与自身的发泄。这种感觉是混沌与复杂的。母亲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摆脱自己的困境,用什么摆脱,怎么摆脱,母亲暂时还没有思考到这一步。在一连生了两个女儿之后,“母亲认识到一个残酷的真理:女人,不出嫁不行,出了嫁不生孩子不行,光生女孩也不行。要想在家庭中取得地位,必须生儿子。”{5}母亲慢慢地开始清醒,开始有了明确的自救。于是母亲选择了不同的男人,赊小鸭的、医生、卖狗肉的光棍汉等,甚至还有和尚。这里我们会有一丝疑问,如果母亲想要生个儿子,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男人,与其找不同的男人那么费劲(受过传统教育的母亲是保守的,而且她和那些男人又没有感情),为什么不和同一个男人多尝试几次?毕飞宇《玉米》中的一句话或许可以作为这个疑问的解释:“关于生男生女,王连方有着极其隐秘的认识。女人只是外因,只是泥地、温度和墒情,关键是男人的种子。好种子才是男孩,种子差了则是丫头。”{6}生不出儿子是因为男人的种子不好,在这样的认识下,母亲尝试了不同的男人的种子。为了获得自救,为了摆脱眼下的困境,为了争口气,母亲用了一切可以用的方法。
二、他救——命运的反抗
他救,即依靠他人的救助,其实笼统地说也可以看成是自救的一种方式,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严格区别的。他救是在自救无望时的一种选择。自救没有明确的、清晰的目的,更多的是从感性上做出选择。他救则是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目的,往往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在《丰乳肥臀》的阅读中,我们会有这样的疑问:莫言为什么要让母亲生养那么多女儿?足足生了七个,有的女儿似乎可以删减,有的故事似乎可以合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评委对莫言的篇幅也有意见,认为如果最后的小说是现在的一半篇幅就好了。可见莫言小说确实存在着篇幅过长的弊病。但是如果从救赎主题来思考的话,恰恰可以为莫言《丰乳肥臀》篇幅的“长”做出合理的解释。莫言之所以设置母亲生养七个女儿,并不是为了体现“七”这个数量,而是在营造一种氛围,母亲一直想生儿子,结果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女儿。这时的母亲慢慢由希望转为失望最后落入绝望的地步。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母亲并没有生养那么多女儿,而当生了几个(三个或者四个)女儿的时候就怀上了上官金童这个儿子,那么《丰乳肥臀》是否还能让我们有种母亲无奈、绝望的感觉?是否还能让我们有种母亲必须依靠他人救助的感觉?答案很显然:不会。正是因为莫言一连设置了母亲与六个不同的男人发生关系,并生养了七个女儿,才把母亲那种自救的希望打破,母亲的自救不但没有获得成功,反而使自己落入到无以复加的困境,此时的母亲已经哀莫大于心死。
母亲的下体被烙伤了,面临死亡的地步。一连生了七个女儿也没生出儿子,精神上的打击可以想象。在这个时候母亲救赎之路深入到另一个层次:他救。上帝让母亲遇到了马洛亚——一个牧师。确切地说,这里的他救是基督教信仰的救赎。“基督教信仰拯救人类而使获得永恒生命的三个‘途径是信、望和爱。”{7}在他救中母亲对人生有了希望,更重要的是母亲收获了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在马洛亚感人肺腑的赞美声中,在马洛亚温存体贴的抚摸下,母亲感到自己的身体像一片天鹅的羽毛一样飘起来,飘在高密东北乡湛蓝的天空中,飘在马洛亚牧师湛蓝的眼睛里,红槐花和白槐花的闷香像波涛一样汹涌。当马洛亚牧师的凉爽的精子像箭镞一样射进了子宫时,母亲眼睛里溢出感恩戴德的泪水。这一对伤痕累累的情人在窒息呼吸的槐花香气里百感交集地大叫着:以马内利!以马内利……哈路利亚!哈路利亚……阿门!阿门!阿……门……”{8}这是全书唯一描写母亲在爱中的欢乐片断,她不仅在身体上,更在精神上获得了满足。
三、救人——大我的建构
如果小说只是写到救赎的前面两个层次,《丰乳肥臀》可以说是一部不错的小说,但却不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但小说恰恰在达到一个高点后又上了一个层次达到了一个顶点。
此时母亲的救赎已经不再局限于自己身上,而是由对自己小我的救赎深化到大我的救赎——救人。如果小说设置母亲在自救、他救成功的基础上来救人,那么母亲的他救可能不会那么让我们感动。相反母亲的自救和他救没有获得成功,而母亲依然选择了救人。母亲最后依靠他救——基督教信仰获得了救赎,结果生了一个儿子。表面上看他救成功了,但是这种救赎在某种程度上却又失败了。虽然生了一个儿子,但是却是个永远长不大,一辈子叼女人奶头的儿子。可以说母亲是在自救、他救都没有完全成功的基础上,选择了救人。这些人中除了和她有血缘关系的儿子、女儿、女儿的孩子们,还有没有血缘关系的乡亲、女婿、司马粮(司马库与三姨太之子)等。母亲对他们都一视同仁,这时候的母亲已经不仅仅是上官家的母亲,而是天下所有人的母亲。她为了能够让儿子真正“长大”费尽一切心力,为了在那个困难年代让孩子们能够活下去,母亲吞咽粮食回家再吐出来给孩子吃,为了让女儿、女婿能够活下去,母亲冒着生命危险为其掩护。在那个自己都无法独活下去的年代,母亲却没有放弃,拉扯着孩子一个个长大。
同样是救赎,此时的救人已经跨越了自救、他救的程度。在这种“大我”的救赎中,“小我”的价值已经得到体现,母亲的灵魂得以净化。莫言正是在这种救赎的层层推进中,才把母亲的形象建构起来。此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天下所有人母亲的形象。莫言另外一部小说《蛙》也涉及了姑姑的救赎。最后姑姑的救赎是靠“嫁给了擅长捏泥娃娃的郝大手,幻想用那些活灵活现的泥娃娃来平息内心的不安、来救赎自己的灵魂”{9}。同样是最后的救赎,姑姑是活在梦幻中,在幻想中来救赎。而母亲不一样,她深入到现实中,即使面对再困难的现实,她依然直视前方。从某种程度而言,母亲的救赎胜于姑姑的救赎。
“救赎”这个主题不仅建构了母亲的形象,而且在主题的聚焦下,各类故事也整合成一个整体。虽然故事分别讲了母亲众多女儿、女婿和儿子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又没有完全割裂,它们全部聚焦到了母亲这个人物形象上,通过母亲的救赎,把这些人物和事件统摄在一起。救赎如同一根棒子,串起了一个个散落在地上的糖葫芦,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美味可口。
{1} 曹文轩:《小说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0页。
{2} 莫言:《写给父亲的信》,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
{3}{4}{5}{8} 莫言:《丰乳肥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546页,第549页,第553页,第570页。
{6} 毕飞宇:《男人还剩下什么》,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页。
{7} 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9} 吴义勤:《原罪与救赎——读莫言长篇小说〈蛙〉》,《南方文坛》2010年第3期。
作 者:毛峰,海南师范大学201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
编 辑: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