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候鸟”:迁徙中的向往

2013-04-29 00:44本刊编辑部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3年7期
关键词:爸爸妈妈爸爸儿童

本刊编辑部

2012年之夏,新闻记者笔下的小候鸟生活——

镜头一:父母身边的孤单

孩子来到了父母身边,但父母还是没有时间陪伴他们,难得的团聚仍在一天天的“留守”中度过,日子比在农村老家还要乏味。

12岁的宋梦华,静静地坐在租住地社区的健身器械上,眼睛看着旁边玩滑板的小孩,双手支着脑袋发呆。

梦华的父母和姑妈家一起在北京开了个面食摊,放暑假了,奶奶把梦华和大她半岁的表哥从老家山西临汾送到父母身边。

面食摊的生意很好,一家人每天都很忙。梦华和表哥也得从早到晚给客人端碗送碟,收钱找零,洗碗烧水……每天只有中午吃饭时,梦华可以看一小会儿电视。每次看不了半小时,就得睡午觉,因为店里是轮番睡觉,两个孩子休息好后下午得照看店铺。

来了一个月了,父母从没有带梦华和表哥出去玩过,唯一的一次,是表姐带他俩逛了天安门和中山公园,里面“小燕子”和“五阿哥”拍戏的回廊让她流连忘返。

下周一,大人们答应带他们去东郊的大市场买东西,提起这事,梦华脸上写满了期待。

由于农民工一般工作时间较长,大多数进城过暑假的孩子要么每天在父母工作的场所玩耍,要么就一个人守在出租屋看电视,不少孩子说“进城过暑假,感觉像坐牢”!(《中国青年报》)

镜头二:陌生环境的危险

外来务工的父母忙于工作,只好放任孩子玩耍。缺少成人监管的孩子,面临许多安全隐患,溺水、车祸、坠楼等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晚上9点多,7岁女孩小甜跟爸爸说去找哥哥玩,独自出门后就再没回来。

蔡先生和妻子徐女士在小区对面经营一家小杂货店,大儿子跟在身边上学。暑假里,老家的女儿小甜和二儿子来到爸妈身边。

小甜在老家没坐过电梯,在深圳也没有独自搭乘过电梯。民警调取监控录像,发现小甜前后3次进入8楼的电梯。当小甜下错楼层后重新返回电梯,电梯里只有她一个人时,她跳了两次想要按楼层,可身高只有1.1米的她并没有成功按到楼层。

电梯停在了8楼,小甜紧张、害怕,回头望向监控摄像头,哭了起来。之后,尽管小甜试图扒开电梯门,敲电梯门想引起注意,甚至再次尝试按楼层,都没有成功。

这时,电梯还是停留在8楼,小甜开始不知所措。过了一会,电梯门自动开了,小甜第2次走出去。又过了一会,电梯门开了,小甜第3次进入电梯。她按了一个键,据民警的观察,她所按的是关门键。之后她成功按了一个楼层,根据按键的设置比对,证实小甜这回所按的是10楼。

而她最后“消失”在D栋10楼电梯门右边。由于楼道里没有监控,后来小甜发生了什么无从所知。

10楼电梯口对着一个宽不到1米的窗户,呈30度角打开,没有护栏,窗户底下是空中花园的一处偏僻草地,有一堵墙挡着,那是一家人没有搜寻过的地方——小甜就躺在墙壁后面的草地上,已经没了呼吸,经法医证实为坠亡。

如果不出事,小甜本该回到江西老家。在事发的数日前,徐女士已经买好了车票,打算送一双小儿女返乡上学。(《南方都市报》)

镜头三:都市森林中的茫然

来到大城市,孩子们开了眼界,却无法像城里小孩一样参加兴趣班、夏令营,只好流连于网吧、电玩城……

在常州新北区龙虎塘街道菜场附近的大型电玩城,有个叫冬冬的孩子,稚嫩的脸上溢满兴奋,边走边用灵活的双眼紧盯着每台游艺机的出票口,看看有没有别人不要的彩票。“捡到彩票可以换玩具,运气好也能捡到游戏币。”冬冬说,每天电玩城一开门他就进来了,一直玩到下午5点才回家,中饭有时吃家里带的面包,有零花钱就吃一碗面或者一个鸡腿。电玩城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冬冬这样的小孩,每年暑假都特别多,“你不让他进来玩,他就在门口转来转去,看着挺可怜的”。(《新华日报》)

“二次留守”,别用孩子的明天换现在

高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

好不容易盼来了假期,乡村的留守儿童幸福地来到城里,在和家人团聚的同时,也希望自己有一个梦想成真的假期。然而,他们失望了。大人们顾不上他们,城里孩子也没法一起玩,他们的城市之旅沦为了二次留守。在他们稚嫩的心中,恐怕一定充满了困惑:怎么会这样?城里不是应该很好玩吗?怎么还不如呆在农村呢?

面对孩子们的困惑,作为家长当然首先难辞其咎。对于孩子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来说,留守儿童的家庭关系是不健全的。本来子女暑假进城和父母团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完成“家庭关系”的拼图。孩子充满了渴望,希望父母能够好好地陪伴自己。然而,在都市务工的父母忽略了孩子在家庭关系方面的需求,不是将他们视为家庭中的孩子来对待,而是将其成人化,视为是小帮手,或者是忙于自己的事业,让孩子们自己去找玩伴。孩子们的孤独感和迷茫感正是对父母不重视自己的反应。

当然,将板子仅仅打到父母身上是不公平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中处于社会分层体系的下层,从事的往往是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的工作。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研究表明,劳动负荷和家庭照料、心理健康之间是成反比关系的。劳动负荷越大,用于家庭照料上的时间和质量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而农民工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知识,这就使得农民工父母既没有精力,也没有相应的知识去健全家庭关系,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

今天,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在加快,我们的农民工父母也渴望融入城市生活,成为“新市民”。然而,新市民绝不仅仅意味着在城里买房过日子,它意味着一套城市的生活方式,这里面自然就包括对孩子成长需求如何去关注,如何去建立健康的、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关系等。因此,相关部门和非盈利组织,应该立足于农民工的市民化需求,通过各种志愿性服务,一方面提高农民工父母的家庭教育知识,另一方面为“小候鸟”融入城市生活提供切实的帮助,比如组织“小候鸟”们开展团体活动,组织“小候鸟”与城里孩子一起活动……让他们适应城市生活。

一次留守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父母们为了家庭未来的美好生活来到城市打工,孩子们在家留守已经为中国的城市化付出了代价。在新型城市化中,不能再让孩子们二次留守,再为我们的城市化付出成长的代价。关注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拥有现在,才能拥有未来!

完善制度,形成关爱帮扶体系

缪志红(江苏省妇联副主席、江苏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主任)

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现象,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关注并着力解决留守流动儿童的生存发展问题,保障他们平等享有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是摆在各级各有关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坚持将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成立了由分管省长任组长的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提出了“五个一”的工作目标,即建立一套管理系统、形成一个长效机制、建设一批服务阵地、落实一批实事项目、突出一种人文关怀。省及各地、各部门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实事项目、开展关爱帮扶、优化环境氛围,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全省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卫生、生活及安全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解决,需要协调整合多部门多种资源,加大政策推进力度和制度化建设,切实为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提供资源、强化保障。

省妇联认真履行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的职责,加强统筹协调,注重资源整合,围绕留守流动儿童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预防网瘾等内容,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安全守护行动”,通过开展“护校安园”“网络文化安全治理”“假期安全自护关爱”“女童健康自护关爱”“蒲公英志愿服务”五大行动,面向留守流动儿童开展安全自护教育,努力保障留守流动儿童在和谐、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然而,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帮扶网络,需要建立健全跨部门协作的一整套工作机制,更需要从制度的层面,出台完善相关政策规定。尤其要围绕户籍制度改革、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保健、权益维护、社会保障、心理健康等重点内容,制定出台相关意见等政策性规定,从源头上推进和落实。对于各类志愿者队伍,相关部门要在发展壮大和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进行较为专业的教育和心理疏导技能培训,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教育专业能力和沟通技巧,使关爱帮扶方式从传统的简单给钱给物向充当孩子心灵朋友的角色转换,形成全社会关爱帮扶留守流动儿童的支持体系。

为迎接更绚烂的朝阳,稚嫩的翅膀,穿越山水,来到钢铁森林。在这里,有欢笑、有哭泣;在这里,有期盼、有寻找……

留守孩子如何看待来回奔走的暑期生活?本刊特邀扬州市江都区郭村中心小学四位同学以作文的形式,写出他们经历过的点滴片段和心中所想。

那一刻,我哭了……

五(4)班 徐潘荣

在我的童年里,最快乐的时刻无疑是和父母在一起散步。这件看似微不足道、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望。

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打工,我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年龄大了,常常腰酸背痛。于是,我几乎包揽了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活。学习的压力加上繁重的家务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爸爸妈妈却很少回家看我,我有寒暑假,但爸妈不可能有寒暑假。尽管爸爸妈妈经常在电话里嘘寒问暖,不厌其烦地听我倾诉生活中的委屈,但我真正想要的是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啊!哪怕是一个月、半个月,甚至一天也行!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来了暑假。一放假,我就跟着邻居叔叔乘上了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列车在辽阔的原野上飞驰,树木、房屋一闪而过,叔叔早在上铺进入了梦乡,而我却怎么也睡不着。

经过了两天一夜,火车终于驶进了乌鲁木齐车站,我背着书包,走向了出站口。“荣荣!”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声音响起。“妈妈……”我迫不及待地冲过去,扑进她的怀抱。半年来,生活中的委屈和对爸爸妈妈的思念化作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第二天晚上,爸爸妈妈带着我到大街上散步。街上灯火辉煌,人来人往,许多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趁着夜色在街道上玩耍。我拉着爸爸妈妈温暖又粗糙的手,望着他们日渐苍老的脸庞,心想:如果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那该多好啊!想到这儿,我不由得伤心起来。妈妈温柔地抱着我,爸爸抚摸着我的头,轻声地问:“荣荣,怎么啦?”我再也忍不住了,放声大哭起来,泪水浸湿了妈妈的衣服……

多少个日夜的思念,多少次团圆的渴望,在这一刻全部随着眼泪涌泻出来了。

(指导老师:王晓琴)

难忘那个夏夜

五(1)班 朱婉容

爸爸在江南小城——江阴打工,虽然离家只有100多公里,可由于工作忙,一年难得回家一趟。暑假,妈妈带着我和弟弟一起来到爸爸打工的地方。

爸爸是个建筑工人,工作的地方是一个正在建设的小区,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走进去就像走进了水泥的森林。爸爸每天穿着一身破旧的迷彩服,戴着一顶桔红色的安全帽,在这水泥森林中攀爬。烈日下,汗水经常把迷彩服上“花朵”的颜色染得更深。

爸爸的宿舍是一间活动房屋,只有十来平方,里面挤了6位工友。因为住宿不太方便,于是爸爸租了一间小房子,没有电视,没有空调,只有两张大床和一台“吱吱”摇的旧电扇,这些都是爸爸从旧货市场淘的。我们一家就窝在这个小房间里,尽管旧电扇“吱吱”地拼命摇,可我们仍然满头大汗,闷热无比,弟弟天天嚷着要回家。

爸爸白天上班,只有晚上才有空陪陪我们。一天,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出门乘凉、散步。在一座桥下,阴凉的角落里,铺着一张凉席,凉席上盖着破旧的薄棉被,棉被里探出了半个小脑袋。我和弟弟被这个场景深深地震撼了。爸爸蹲下身子,轻声询问孩子的情况。原来,小男孩叫杨清,今年8岁,是趁放暑假从贵州凯里来江阴看妈妈的。他来江阴一个多月了,也没去什么地方玩,每天就跟着妈妈走街串巷地擦皮鞋。江阴的天气炎热,这几天杨清发烧了,懂事的他知道,去医院看病很贵,就提出到桥下吹风。“这里凉快又通风,没有家里闷,吹吹风我的头就不痛了。”小杨清笑着说。爸爸默默地看着,用手抚摸着杨清的头,对我和妈妈说:“你们在这等着,我去给他拿点药。”不一会儿,爸爸就拿来了治感冒的药片,还带来了一瓶矿泉水。看着小杨清吃完了药,爸爸妈妈领着我和弟弟往回走,一路上,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

回到小房间,依然闷热,尽管旧电扇“吱吱”地拼命摇,我们仍然满头大汗,可弟弟却不再嚷着要回家。

(指导老师:杨冬华)

陪陪我吧,老爸!

六(2)班 李瑞彤

贵阳是座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城市,我的爸爸就在那儿工作。五年级的暑假,在我的一再要求下,妈妈带我去贵阳和爸爸团聚。

刚到贵阳,我感觉这里的天好像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总是那么清新,天空也那么明朗,让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但没过多久,我的心情一下跌入低谷,因为我发现爸爸总是很忙,一直没有时间陪我游览这个美丽的城市。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还有一些新交的朋友欢欢喜喜地准备出去玩。我回过头,一脸欢喜地问:“老爸,你今天和我们一起去玩吧?”可是爸爸头也没抬,毫不在意地说:“下次吧,你老爸今天工作很忙!”听了他的话,我拉着妈妈,垂头丧气地走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们来到了购物中心,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一丁点儿兴致都没有。要是平时,爸爸在的时候,我一定会疯狂地购物,可是现在爸爸不在。下一站,我们来到了市民广场。广场上的人可多了,有的跳舞,有的唱歌……每个小孩子的身边都有父母陪伴,再看看我,身边只有妈妈,爸爸依然在工作。看着从身边走过的一家家幸福的身影,我心中涌起阵阵酸涩。

爸爸你知道吗?你常年都在外工作,只有过年时我才能见到你,我好不容易来到你身边,而你却依旧忙着工作,我多么想让你陪我出去逛逛,哪怕一次也好!爸爸,希望我下次来的时候,你能陪陪我,好吗?

(指导老师:陈晓妹)

小小家庭活动

五(4)班 帅乐妍

“咯咯咯……”爽朗的笑声迎着风儿传入我的耳朵,循着笑声望去,原来,邻居又准备全家出游了。看着他们兴奋的神情,我不禁感到了孤单。估计暑假才能见到爸爸妈妈吧。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了,我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去年暑假,我们全家来到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团聚。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爸妈租住地的房子里,我们举行了一次“家庭欢乐大比拼”。这次比拼主要是由“听、动、读、写”四个部分组成,有很大的竞争力呢!

先由奶奶做裁判,爷爷和爸爸比拼“读、写”,我和妈妈比拼“听、动”。只见,奶奶拿着小红旗往下一挥,比赛正式开始了。奶奶做动作,我和妈妈需要抢答并猜出这个词语。第一轮,奶奶身板站得直直的,举着右拳,眼睛里充满信心。妈妈见了奶奶这神情,脱口而出:“是‘严肃!”“不对。”奶奶说。我心想:这不是我们少先队员刚入队时庄严的呼号吗?于是,我说:“是‘呼号。”“这就对了。”奶奶喜笑颜开,像是给我的赞赏。接下来的第二轮我因为骄傲,丢了一分。此时我和妈妈赛成了平局。下一轮就要决定胜负了,我有一点点小紧张,额头渗出了汗珠,但我还是通过细致观察和精确判断,击败了妈妈,取得了胜利……

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家庭活动,一次短暂的欢聚,可是这段美好的记忆却深深地记录在我的脑海里。

我爱爸爸妈妈,我爱这个温馨、和谐的家。

(指导老师:王晓琴)

编辑爱心小贴士:

今年暑假,来到父母身边的同学们,不要把目光只停留在电视、网吧、游戏厅,城市里还有很多适合你们玩耍、学习的地方。比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和新华书店等,都是免费开放的,你们可以在那里多看看,多问问,还可以在本子上记下一些历史、地理、天文等知识,回到家乡再讲给同学们听,或者互相交流新发现新收获。

同时,我们还热切期盼同学们拥有一个更快乐、更充实的暑假生活,欢迎你们加入“莫愁小记者”的队伍中来,写出今年暑假的新变化和新感受。来信请寄: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101号文荟大厦7楼I座《家教与成才》编辑部,邮政编码:210036。

附:南京部分免费场馆信息

1、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8:30—16:30

地址:南京市水西门大街418号

2、南京地质博物馆

开馆时间:周三、周四对团队开放(9:30—16:30,需提前预约)、不接待散客;周五—周日正常开放(9:00—16:30)。

地址:南京市珠江路700号

3、南京图书馆

开馆时间:周一—周五9:00—21:00;周六、周日及节假日9:00—17:30。

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189号

4、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

开馆时间:周二—周日9:00—17:00

地址:南京市玄武门22号

5、雨花台烈士陵园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8:00—17:00

地址: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路215号

猜你喜欢
爸爸妈妈爸爸儿童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我的爸爸妈妈
我和爸爸
爸爸
留守儿童
爸爸冷不冷
六一儿童
可怜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