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A面向业务流异构系统的集成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2013-04-29 21:36:25万川梅秦凤梅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年7期
关键词:系统集成

万川梅 秦凤梅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利用程度和管理成为企业的竞争中的关键,近年来很多IT厂商都致力于SOA的研究。为了更好的在分布式异构环境中实现企业的不同的业务流程,满足企业不断变更的需求,提出了基于SOA的业务流的异构系统的集成平台的研究与实践。该文中主要分析了目前基于SOA业务流异构系统在集成过程存在的哪些问题,采用现有的一些解觉方法来实现异构系统中的集成问题。

关键词:SOA;异构系统;系统集成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7-1675-03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利用程度和管理的有效性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的关键。SOA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ecture)提供了一种应用集成模式和体系结构。近年来众多IT厂商都致力于SOA落地的研究,有大批量的商品应运而生,他们注重推销新的开发环境而忽略原有的开发模式和技术,从而导致其实施成本很高。对于现有已经存在的多种平台的实际企业环境,缺少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目前的SOA面向服务产品在理念上是分布式的,与实质上企业需求的真正的跨平台、跨领域的分布式结构有着本质的区别,构建面向业务流程异构系统的继承是节约成本的一种有效方式。

1 SOA概述

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SOA的体系架构[2]如下:

SOA被用于信息资源整合,是因其具备标准化、可操作、可组装的特性。SOA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可互操作的和有弹性的行业标准架构,可以在软件基础架构中建立一系列支持商业模型的可重复利用的服务,这些服务由不同应用系统的组件构成,能够适应业务流程变化的需求。

SOA最终目标是为为了按需服务的业务,如果需求业务更改,就可以执行任务的方式或完成的方式进行更改来满足业务的更改。但目前面临的现实是60%业务通常是存放在不同的系统的,在SOA的业务层中就面临了系统的异构问题。通过解决SOA异构系统的集成问题就能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级别、业务重点、合作伙伴关系、行业地位等因素的业务变动。

2 SOA的业务流程异构系统及面临的问题

异构系统主要指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异构,如学校的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办公系统想实现互操作都面临着挑战。在早期的业务过程中,人们对于在不同应用系统间共享的应用逻辑和应用数据没有过多的关注,更别说关注这些独立开发并发相关的系统都基于一个公共的、可重用的架构。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改善现有的这些系统来满足新的业务需求,增加新的用户界面和重组多个数据源、集成移动设备或采用更好的应用来代替原有的应用等。

1)异构系统面临的问题

目前异构系统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系统之间的互操作问题,如在財务系统中直接调用人事关系系统中的某个功能,财务管理系统将相应的指令传给人事管理系统,在人事管理系统的应用就必须要理解传来的指令。在创建财务系统和人事系统时没有考虑到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互操作问题,所以他们之间的交互是存在问题的。

在软件发展的今天,软件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如桌面应用系统向基于web环境的分布式应用系统转变,各种分布式的开发方法、模型层出不穷。如:DCOM、CORBA、Web Services等技术,这些技术为基于SOA的的异构系统提供了许多的解决方案。如果使用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更好地支持异构系统集成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在硬件平台、网络协议、软件环境的异构性越来越明显,异构环境下的互操作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开发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制约因素的情况下,面临如下一些问题关键:有效安全地实现异构资源信息的共享;快速开发与集成各种异构应用软件系统;降低应用软件开发成本;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可维护性;在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与市场开发环境中保持应用软件系统的适应性等等。

2)解决方法

单靠某一个技术是不能很好的解决异构问题中的面临的问题,可以结合现有及时如web服务、.NET Remotiing、中间件技术或者其他一些组件技术来解决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互操作的问题。

3 异构系统在集成过程中互操作问题的解决方法

异构系统的互操作就是指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之间、在已存在的、地位互相平等的应用之间,实现信息的互通、交换、语意理解与共享的能力。

1) 采用.Net Remoting技术解决异构数据库继承问题

采用.NET Remoting技术解决异构数据库继承问题[1],利用XML作为异构数据转化的中介,实现分布式异构数据的集成。.Net Remoting技术是微软推出的下一代分布式组件技术,是DCOM技术的替代者。

2)中间技术解决异构系统集成问题

通过Web Service技术实现分布式异构数据库的继承[3]。该方法是在基于web环境的三层架构下,在业务逻辑层使用XML Web Service,在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起到了转换作用。

3)采用离散制造过程中异构系统功能互操作方法

针对离散制造过程中多个异构系统的功能缺乏有效集成导致操作人员在不同系统间反复切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离散制造过程中异构系统的功能互操作方法[4]。该方法通过封装和调用各系统的功能接口,使操作过程涉及到的各系统的功能接口实现互调用;通过建立用户映射机制,对各系统的访问权限进行关联;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在系统中建立互操作流程来完成操作者实际的操作过程。对涉及到的用户映射机制和功能互操作流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讨论了多系统集成运行中功能接口的集成模式、用户映射机制和互操作流程的描述框架,通过服务Agent建立了功能互操作进程的实现机制。

4 基于 SOA 的业务流程异构系统的集成平台

基于SOA的业务流异构系统目前已有将BPO-P以中间件形式融入企业的IT架构中,它的主要特点是:

1)能够支持异构的业务系统的跨域集成与互操作性;

2)能够有效监控互联网进行的web服务访问,保证交互安全性;

3)能够提供一种机制将非web服务类功能组件封装成为标准服务;

4)能够提供一种方法将分布式部署的简单功web服务进行编排、实现复杂的业务功能;

5)封装后的文本服务能够部署到不同的平台上;

6)平台本身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运行(包括软件、硬件、操作系统、中间件等);

基于SOA的业务流程异构系统的继承平台模式图如图2所示。

1)中心节点:在中心节点中的BPO-P包括了五层[5]:中间件BPO-P层,他能运用在普通的应用服务器上,提供了系统和终端用户的交互;系统管理层:提供用户的管理、权限分配、资源管理、登陆控制等服务;辅助组件层包括了辅助BPO-P的快速部署和功能组件,分别有服务访问代理、web服务封装、业务流程、服务注册;数据库平台分析数据库和服务注册中心两部分,前者存储平台系统数据,后则存储平台服务注册;集成服务总线,提供web服务服务运行的环境和服务管理、性能监控、事务处理等系统功能,任何第三方应用服务都可以实现。

2)子节点:每一个平台子节点根据业务的需求可以无限的扩展,每个平台节点包括web服务封装模块、业务流程的编排、服务注册发布模块、服务访问代理。

3)web服务封装:web服务封装技术是SOA的关键,可以采用现有的专门辅助封装的工具,引导企业人员快速完成系统服务的封装工作。

4)业务流程的编排:在SOA的架构下,对现有的web服务进行编排组合可以形成新的业务流程服务。当有的流程发生改变时可以通过编排快速改变现有流程结构,以适应新的业务需求。

5)异构平台的适应服务部署:BPO-P的服务将输出结果通过编译、测试、部署等步骤联系在一起自动执行开源工具,开源工具具有括平台、结构清晰、操作简单、易于集成等优点,就可以解决异构平台的服务部署。

5 结束语

目前SOA业务流的异构系统的集成是一个热点问题,通过现有的平台和技术搭建异构系统的集成是能满足企业的不断变化的需求的,能有效支持企业的应用系统的集成,从而实现企业的协作的工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管红杰.SOA架构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5):1654-1657.

[2] 赵亮,姚青.基于SOA的可变业务流程管理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24):5244-5247.

[3] 代峰.异构网格系统互操作中的门户管理机制[J].华东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版,2007(11).

[4] 李庆,钟宝荣.面向服务架构(SOA)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1(11):141-141.

[5] 徐兵元,周兴东.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的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研究及建设应用[J].电子信息技术,2009(11).

猜你喜欢
系统集成
加氢站与调压站能源供应系统集成技术及应用
煤气与热力(2021年6期)2021-07-28 07:21:32
试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中的信息化系统集成
科技传播(2019年23期)2020-01-18 07:58:14
工业企业系统集成技术 系统集成技术与信息化集成系统(下)
自动化博览(2017年2期)2017-06-05 11:40:39
“系统集成”式的改革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38
车牌识别与视频监控系统集成探讨
全舰计算环境体系结构和系统集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