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 合作育才

2013-04-29 00:44高灵芝吴家宏
职业 2013年7期
关键词:鲁班浙江校企

高灵芝 吴家宏

一场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理论与实践”的鲁班大讲堂系列专家讲座,引来数百名师生静心聆听,共享民族精神和时代文化的核心能量;一个校企文化深度对接的座谈会,赢得双方代表踊跃参与,再掀起校企互动合作的新风暴。2013年4月11日、5月4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接连开展的这两项活动彰显了学校“文化育人、合作育才”的办学思路,为学校创赢未来再添新机。

鲁班文化——提升育人内涵

两千多年来,鲁班一直被土木工匠奉为“始祖”,成为中国古代土木建筑工艺的集大成者。正是缘于这种独特的尊崇,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内,从整体设计到建筑风格再到道路命名,处处可见“鲁班的身影”。学校党委书记徐公芳在学校第八届鲁班文化节上说:“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50余年的办学史,也是一部鲁班文化传承的发展史。”

2002年,学校正式升级成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之初,鲁班文化就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写入校本教材,进入课堂,以此熏陶一届又一届学生。建经11-6班学生邵赛男,入学两年,就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我从未想过自己还能拿到特等奖学金!”这个曾经被老师贴上“爱玩”“叛逆”等标签的女孩,在参与“鲁班技能节”“鲁班杯”创新创业竞赛和“专业义工”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渐树立了成为“鲁班传人”的信念,一改过去作风,以积极向上、热情好学、认真负责的全新面貌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与邵赛男有一样经历的同学不在少数,来佳黎就是其中之一。在来佳黎的心里,鲁班文化的系列活动是她最喜爱的校园活动,即使已经毕业,她仍然对学校组织的“专业义工”志愿者活动念念不忘。“每年寒暑假,我们都要去建筑工地走一走,给工人们宣传施工安全、质量意识、消防知识。”她还告诉记者,自2006年以来,她和同学们已先后到过杭州、绍兴、湖州等不少建筑工地,开展施工安全知识教育达1211人次,工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专业义工”。“我们学校目前有7500余名在校生,他们中80%以上的人都参加过青年志愿者活动,这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人从事的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志愿者活动。”院长丁夏君说。“专业义工”志愿活动是传承鲁班文化的一个载体,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了爱岗敬业的精神,还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为了更好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鲁班文化的薪火相传,2006年,学校设立了“鲁班创业园”。如今,创业园内形成了科技创新孵化园、创意项目孵化园、创业项目孵化园和创新创业培训园四园鼎立的格局,分别发挥着扶持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模拟创业、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的功能。与此同时,创业园也成了师生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以2010届建工系毕业生陈华鸿为主的研究创新小组就是利用这个平台,通过研究建筑施工中脚手架屡屡发生倒坍事故、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开发了外悬式外墙脚手架,获得了国家专利。

随着鲁班文化的深入人心,学校又引入企业文化,以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项目丰富、发展、提升鲁班文化的内涵,实现校企文化的联姻。据介绍,学校已与浙江省建工集团、亚夏集团、绿城集团等多家企业实施校企文化战略对接,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文化普及相结合,把鲁班文化与现代建筑行业文化相融合,突出建设校园文化的“职业”特色。

2012年3月29日,学校“鲁班人才学院第一期”正式开班。鲁班人才学院遵循“以学员为主体,以社会为平台”的培训理念,以专家授课形式提升学员的理论素养、以分组协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学员自我教育、社会实践方式锻炼学员的工作能力。课程主要由政治理论学习、人文素质修养、分组讨论模式、志愿实践训练和魅力论坛五大部分组成。“这种以虚实结合方式建立的二级学院,有利于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精英培训计划,强化学生的自治能力。”学校党委书记徐公芳认为,只有紧密结合办学实际,才能真正继承鲁班文化,才能将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素质教育变为独具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才能建立“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

从传播到参与,“鲁班”已经成为浙江职业技术学院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文化符号,成为学校重要的精神力量,被学生们奉为“精神营养”。

合办学院——拓宽育才渠道

2011年6月29日,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部信息指挥中心内嘉宾云集,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五洲管理学院的签约揭牌仪式在这里举行。这预示着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同建立的合作学院正式成立。

校企合作学院成立后要如何运营?丁夏君院长说:“校企合作学院实行相对独立的组织管理体系,由专门的理事会进行管理。学校还设立了院务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为企业量身定制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人才。开设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设备安装三个专业订单班是第一期的重点。订单班的专业课程和教材由企业人员和学校老师共同参与开发,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务实课程和《建筑结构》教材就是校企共同开发的成果。”

此外,合作学院还建立了专业技术交底和安全上岗、实习导师、日志和周汇报结合、巡回检查、总结报告、联合答辩等六项制度,并与企业共同建立和完善了定岗实践考核评价体系。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瞿龙深有体会地说:“合作学院这些制度保证了‘学生好不好,企业说了算目标的真正实现,大大增强了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动性,使学校教学更加贴近企业需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亚厦学院与五洲管理学院成立后,学校又与金都房产集团有限公司、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金都绿色建筑联合学院、绿城学院。合作办学促进了校企合作的多维度发展,不但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实习就业等方面实现了校企共赢,而且有助于双方在综合管理、科研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增加彼此的情感与相互依存度。

2012年4月,学校与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排水与暖通两个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的建设融入了浓厚的伟星企业文化和职业氛围,是该公司目前企业员工内训的国内基地。据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方先生透露,此次合作已经列入浙江省高职教育2012年校企合作十大案例。他说,共建实训基地(中心),学校将企业的最新技术与工艺引入,并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在提升实训室建设层次的基础上,丰富了实训内涵;企业则可借助学校的场地和师资力量,优化员工培训的内涵和环境,拓宽吸引人才的渠道。

校企合作办学院业已突破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给校企双方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价值。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夏君并未就此止步,他说:“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学校既是发起者,也是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实施者,在出现问题和困难时更是主要的解决者和协调者。这样一来,不仅合作关系不稳定,学校的负担也会越来越重,难以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还必须整合多方资源,尤其要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

2012年11月23日,学校与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浙江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及其下属企业,联合成立了浙江省建筑行业人才联合培养学院和建筑装饰人才培养学院。行业联合学院打破了校企“一对一”的合作模式,实现了多家企业与学校的相互合作。丁夏君院长将联合学院的育人模式概括为“1+1+X”,即一所学校、一个行业协会、X个行业协会下属企业。

“加入联合学院的企业,将人才需求申報至联合学院,联合学院再将信息提供给学校,学校则根据企业申报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行业联合学院在全国属首创!”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何辉激动地说。如今,行业联合学院的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大纲的制定等事宜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何辉副院长说,按照计划,今年9月,行业联合学院将正式开始招生。

开放性的、多维度的校企合作,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紧贴企业用人需求,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实践堪称浙江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的典范,博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近年来,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在93%以上。

内修鲁班文化,确保校园核心价值观传播理念的一致性、坚定性和有效性;外炼合作办学院模式,突围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合作动力不足、能力匮乏的困境。“融天下建设于心、担建设天下于肩”,肩负着培养“奏响凝固音符乐手”使命的浙江省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遵循“内修外炼”之道,将走出一条更好的创新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鲁班浙江校企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快乐小鲁班
超级『鲁班』
聪明的鲁班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鲁班造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