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萍
【摘 要】本文以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为例,对博雅学院以及复旦学院的性质及两校通识教育的模式、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等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博雅学院;复旦学院;通识教育
一、通识教育的概述
通识教育,即公民共通的常识,但对于其定义,至今学界仍无定论。中大人文高等研究院刘晨光老师认为通识即共识,共通的知识与见识,通识教育之目标就是建立共通的知识基础。我国学者李曼丽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她认为,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旨在培养全面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的广泛性的、非专业性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教育。推行通识教育的学校中,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都有较好的探索,下面以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为例,进行两校的通识教育的对比研究。
二、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
中山大学于2009年成立博雅学院,其目标是要培养学富五车的大思想家,采取精英化教育模式。但博雅学院只是一个卖点,推行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才是真正的目的。中山大学从2009学年度开始首先在珠海校区试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方案,随后在全校范围内推广。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和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四个大类,采用双重编码课程,将各院系部分优质专业基础课程向外专业本科生开放,作为共同核心课程。同时,实行博士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制和小班讨论制。为确保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计划的有效实施,学校成立了三位一体的人文高等研究院、博雅学院和通识教育部,从组织上保障通识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复旦大学通识教育
复旦大学在1994年提出了“通才教育、按类教学”的口号,1999年提出“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育思想。2002年,将全校的课程分成文理基础教育、综合教育、专业教育。2005年成立复旦学院,2006年,开设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从2005年成立复旦学院开始,就要求所有大一新生须进入复旦学院接受为期一年的通识课程学习,其核心课程主要有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六大模块.另外,它还开设了四个书院,每个书院都有各自的院徽、院匾、院训楹联、院旗、院歌、主题色等,体现了书院文化特色。在师资上,复旦大学组成三大教师群体,分别是专职、兼职和特邀导师,他们各司其职,共同为推进通识教育的发展而努力。
四、中大通识教育与复旦通识教育的比较
1.课程设置上
中大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成四大类别,采用双重编码课程,将各院系部分优质专业基础课程向外专业本科生开放,同时实行博士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的制度和推行小班讨论制,通过提高教师资源质量和增加教师数量来全面支撑通识教育的全面推行。而复旦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有六大模块,划分更加细致,采取完全学分制和自由选课制度,开设的复旦学院对全体新生进行通才教育,采取书院特色管理,而在教师方面更是启动了三类导师制度,通过专职导师、兼职导师和特邀导师的共同教导和配合,全面支持学生的通识学习。相比之下,复旦的通识教育的配备措施更加齐全,保证计划更加周到。
2.学院设置上
中大设立的博雅学院和复旦设立的复旦学院是完全不同性质的,它们的作用、目的和培养方式完全不一样。博雅学院每年只招很少学生,进化精英化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以博雅学院为卖点,逐步取消中山大学现有的公共课制度,完全建立全新的通识教育制度。而复旦学院是复旦大学要求从2005年秋季开始,所有新生一进学校不分专业,全部直接进入复旦学院,进行一年的共同学习。
3.通识教育年限和推进方式上
中大要求中大学生在大一大二要修通识核心课程,复旦大学要求大一新生全部进入复旦学院,接受一年的核心课程的学习,两校的学习年限和方式很不一样。其次,它们推进通识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样,中大主要是先设立博雅学院,并以此为卖点,逐步在全校推行通识教育。而复旦大学于2005年成立复旦学院,并要求从2005年始,所有大一新生需进行一年的通识教育。它主要是全校范围内统一进行,没有分校区实行。
两校的通识教育模式虽然很不一致,但也有共同之处。它们开设的核心课程、学分制、导师制和通识教育的理念都有很多共性之处,但因各自学校的培养理念以及学校实际情况不同,通识教育的演进方式和程度亦有不同。本文希望通过对两校的通识教育的比较研究,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生洪.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复旦通识教育,2007(12)
[2] 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
[3] 陈媛.我国通识教育的理论误区[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第1卷第6期
[4] 蔡达峰.通识教育的使命和历程[J].复旦通识教育,2007(12)
[5] 李成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2001年5月第3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