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度暑假,家长切莫忽视“乐价比”

2013-04-29 00:44:03素静
现代家长 2013年7期
关键词:花费夏令营培训班

素静

出于各种原因,如今家长对孩子的暑假越来越重视。每逢假期,不惜花费数万元给孩子报海外夏令营的家长有之,花几百乃至数千元给孩子报补习班、特长班的家长更多,也有一些家长,专门抽时间带孩子出门旅游或徒步到野外探险,开拓孩子的视野,增强孩子的体格及探索精神。无论让孩子以哪种方式度暑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孩子的暑假花费似乎一年比一年多,尤其是那些喜欢把孩子往夏令营、培训班里送的家长,而且发现钱没少花,孩子却没啥收获,假期反倒过得并不快乐。这一现象已经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有人认为,孩子度暑假,并非花钱越多孩子过得越好、越有收获,家长应重视“乐价比”。那么,何为“乐价比”?如何安排孩子的暑假才能让“乐价比”更高呢?

孩子假期“烧”钱,

家长不堪重负

“暑假才过半个月,我已经为儿子花了5000多元。孩子放假了反而比上学花的钱还多,真让家长难以承受。”日前,厉女士在网上发帖抱怨,“无论是夏令营还是课外辅导班,教育投资简直就是无底洞。”此帖一出,许多家长纷纷吐槽:跟择校费之类一锤子买卖相比,每年一次的暑假消费才是孩子花钱的重头戏。据了解,中小学生近年来的暑假花费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不少家长的负担。

在厉女士贴出的家庭消费账单里,儿子的暑期补习班的花费占了大头儿。她给儿子报了英语、数学、书法和美术4个辅导班,仅以英语强化班为例,8次课就交了1580元。因为上课的地方离家远,中午要在外面吃饭,开销自然比正常上学期间大很多。据厉女士估算,整个暑假儿子至少要花上万元。她感叹说:“社会现实就是如此,做父母的都望子成龙,孩子之间竞争惨烈,不让孩子上辅导班就等于拖孩子后腿,所以,硬着头皮也得撑着。”

事实确如厉女士所言,近几年来,每年暑假前夕,都是各类培训班、夏令营到学校门口拉业务的黄金时间,他们雇人在学校周边发宣传单。培训班提供的培训可谓五花八门,舞蹈、跆拳道、游泳、声乐、主持艺术、围棋、象棋、书法……只要能讲得出名字的,几乎都能找到培训班;夏令营则分国内夏令营和海外夏令营,从形式上又可分为军事夏令营、减肥夏令营、综合素质夏令营,等等。笔者大致了解了一下,发现这类培训班或夏令营的花费都不低,以培训班中的才艺培训为例,一节课的收费,启蒙级舞蹈为50元左右,启蒙级钢琴为60元左右,“一对一”教学的乐器指导为80~100元,名气较大的指导老师课时费高达200元。许昌市民丘先生说,他女儿正在学钢琴,因为老师在当地小有名气,每节课45分钟收费300元。“这只是学费,还不算买钢琴的花费。”丘先生说,“没办法,孩子走了这条路,我们不想让她半途而废。”

夏令营的花费更令人咂舌,海外夏令营两周收费一般3万多元,国内夏令营一星期也要两三千元。开封市民骆先生感叹:“花费这么高,像我们手头不宽裕的家长简直‘伤不起啊!”骆先生在孩子刚放暑假时,打算让儿子参加海外夏令营,顺便提高一下英语成绩,可经过咨询,天价收费让他打了退堂鼓。儿子为此耿耿于怀,小脸阴沉了好多天,甚至说爸爸妈妈不爱他。孩子不开心,家长更闹心:兜里没银子,只能让孩子受委屈。

广州市某中学每年都会组织到英国、美国的夏令营,以前一个班只有几个人去,现在去的人越来越多。该校女生乐乐因爸妈都是普通工薪族,无力支付高昂的夏令营费用,一次都没报过名,为此她多次跟父母抱怨,说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今年,乐乐的母亲蔡女士下定决心,节衣缩食也要给女儿省出报夏令营的费用。她无奈又坚定地说:“孩子一次次央求,我们实在不忍心让她失望。如果花一笔钱能安抚孩子的自尊心,又能让她长见识,玩开心,也值得。”

其实像蔡女士这样咬牙支付孩子暑假花费的家长正越来越多。

兼顾“乐价比”,

适度花费快乐多多

针对孩子假期高消费问题,一些家教经验丰富,且对孩子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普遍认为,要懂得控制,暑期给孩子报一两个培训班,或送孩子进夏令营,都无可厚非,但应避免大手大脚地花钱。最理想的情况是,自己设计一个既能让孩子过得快乐、有收获,经济上又承受得起的度假方案。

叶女士家住天津市红桥区,两年前她放弃了送孩子去培训班的一贯做法,改为自己给女儿当“兴趣班老师”,并且选择去乡下“补课”。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送孩子去培训班经济压力太大,而且孩子在培训班补习毫无效果,过得也不快乐。女儿上小学四年级,乖巧好学,以前叶女士总是趁暑假带她外出旅游,或给她报各种兴趣班,不惜血本地在孩子身上投资。结果叶女士却发现,女儿一直对自然科学不“感冒”,缺乏孩子应有的探索欲望,动手能力也较差。

叶女士觉得,针对像女儿这样的孩子,报暑期培训班似乎已不是最佳选择,而应该想办法调动起女儿探索自然的热情,让她亲近大自然,多实践,以增强动手能力。于是,去年暑假前夕,她联系了湖南乡下的姑妈,说打算带女儿去她那里小住一段时间,让女儿接接地气,提升一下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临出发前,她跟女儿商量制订了一个学习主题:认识星空。就在女儿开始天天期盼去乡下玩耍的日子里,叶女士则每天恶补与星系有关的自然知识,了解各种神话传说,她要以宇宙知识“百科全书”的范儿在女儿面前树立权威。

有了充足的准备,到了乡下,开局非常顺利。第一天晚上,叶女士陪女儿早早吃了晚饭。随着夜幕降临,满天繁星展现在眼前。她跟女儿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有关大熊星座的神话故事。故事讲完,女儿兴趣盎然地拉着她一起寻找夜空中的大熊星座。就这样,在和浩瀚的星空“对话”中,女儿很自然地记住了那些星座的名称、位置。几天后,在叶女士的帮助下,一向被同学嘲笑笨手笨脚的女儿,轻松学会了砍竹子、裁纱布、捉萤火虫,并亲手做了一只萤火虫纱灯。或许是因为第一次完成精致的手工作品,她兴奋得半夜都没睡着,干脆爬起来,行云流水般写了一篇描述萤火虫纱灯的作文。

虽然名义上是带女儿去乡下玩,但有心的叶女士总能记得在女儿玩兴高涨时给她布置几道好玩的假期作业,比如捕捉各种虫子,夜晚用手机录各种虫鸣,写观察虫子的科学日记。对这类作业,女儿不但没有丝毫反感,做得还特别积极,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等到假期结束,叶女士不但发现女儿有了很大改变,而且比往年的暑假至少节约了七八千元的花费。

洛阳市的申先生与叶女士做法相似,也是让儿子在田野间度过暑假。洛阳市周边有好多面向游客开放的农庄。申先生每年暑假都会带儿子去农庄玩,摘摘瓜果,做做各种农活,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及生长过程,既花不了多少钱,又能让孩子体验与城市生活完全不一样的快乐。他觉得,这比花钱把孩子送进培训班更有意义。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也有一些家长,暑期更注重引导孩子进行社会实践,让孩子打工或做义工。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孩子懂得赚钱的不易,了解生活的艰辛,一个更明显的效果就是能够控制孩子的暑期高消费。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职员贾先生对儿子宠爱有加。以前,每个暑假过后,他都会感叹“儿子度暑期就是‘烧钱”。去年暑假刚开始不久,贾先生忍不住给儿子记了一天“流水账”:早上8点,嫌妈妈做的稀饭口感不佳,外出吃早餐,花费7元;上午9点半,去小区朋友家玩耍,以礼尚往来为由,缠着爷爷买了50元的零食;下午3点,同学邀约到游乐场玩,花掉200元。看着流水账,贾先生不禁唏嘘:“还是放学校寄宿比较好。”可儿子还身在福中不知福,闲着没事就要求买这买那,不给买就说“幸福指数太低”。一天,因为要求买游戏机被爸爸拒绝,孩子有了情绪。贾先生说,有本事就自己赚钱,赚了钱以后自己消费才叫幸福指数高。就这样,经贾先生一番激将,儿子跟他签了《暑假钟点工协议》。儿子承担打扫卫生、洗衣服之类的家务,贾先生根据家务的难易程度支付报酬。第一次洗碗,儿子打碎了一把勺子,被贾先生毫不客气地扣掉了洗碗的全部报酬1元钱。第二次,儿子主动选择比较有挑战性但报酬更高的任务,清洗灶台、油烟机。在妈妈的指导下,儿子做得很细致。贾先生高兴地在5元的劳动报酬之外额外给了儿子1元“小费”。数次下来,孩子终于有了赚钱不容易的感悟,因为每天除了写暑假作业,还有家务活要干,他也没有心思琢磨吃喝玩乐了,加上花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比较心疼,儿子的暑假消费额明显下降。

“父母不能一味地去满足孩子的消费需求,要有选择性地理智消费。”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纬虹教授说:“孩子的暑假消费应有节制,家长最好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贾先生的做法绝对值得广大父母深思、借鉴。”

专家给建议,

总有一款适合你

为何暑假消费总是超出家长的预算?“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攀比心理在作祟。”心理咨询师韩敏表示,家长和学校应正确引导孩子避免攀比。作为家长,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更不能助长孩子攀比,而是要引导孩子合理消费。韩敏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家长已经有能力负担一些费用较高的消费项目,比如旅游、辅导班等,有些家长为了照顾自己和孩子的面子,动辄为孩子一掷千金,暑期旅游选择黄金旅游线路,辅导班报高价的,这都是不正确的消费观。

韩敏建议,家长应根据家庭经济状况,量力而行地安排孩子的暑假生活。

假如家庭收入较低,暑期培训班完全可以省略,要知道,并非每个孩子都需要课外辅导,很多穷人家的孩子甚至是完全靠自学成才的。父母们完全可以选择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方式来提高孩子对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可以把锻炼身体作为暑期的主要任务,或者让孩子进行社会实践,这些都能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节约假期花费。

此外,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灌输节约、不攀比的观念。如今,有些孩子十来岁了还没弄懂钱是怎么回事,只知道买东西时父母总能拿出钱来。家长不妨趁暑假带孩子去银行转一转,让孩子亲自办理一下存、取款之类的业务,或者带孩子去购物,去父母工作的场所看看,让孩子明白钱是父母辛勤劳动挣来的。这样孩子才知道体谅家长的辛劳,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即使暑假里你没有给他买高级数码产品,没有给他报夏令营,他也更容易理解你。

有意识地给孩子讲讲励志故事,激励孩子不贪图虚荣、不追求名牌,也是一个避免孩子形成攀比心理的好方法。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甘琦是一名山东女孩,父亲去世了,母亲收入很低,但甘琦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她就读的中学是一所英语特色学校,一名英国外教非常喜欢她,对她说:“你若想去英国留学,我可以做你的担保人。”甘琦回家跟妈妈商量。妈妈却很为难,对她说:“你想出国留学是好事,但咱家没钱供你到国外读书。你要去,只能靠自己拿奖学金。”甘琦为了留学,学习更加努力,不久便如愿考取英国一所大学,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假如能通过恰当的方式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热情,相信比给孩子报任何暑期培训班,比给孩子花大笔的钱报海外夏令营都更能促进孩子的学习。

收入相对稳定的中等收入家庭,或许有能力承受孩子暑期报各类培训班甚至海外夏令营的高额花费,但更应考虑“乐价比”。做出一项决策之前,家长最好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看他是否乐意接受,不要总是自作主张地把孩子往各类“班”里送。假如孩子主观上不接受,你就是把他送进了培训班,花了大把的钱,孩子学习上却得不到丝毫提高,宝贵的假期时光也虚度了。只有孩子乐意参与的暑期活动,才会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同时,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养料”。

这里想强调一点,因为经济条件相对优越,中等收入家庭一般会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暑期一定要做到让孩子学会合理花钱,只有在孩子的花费合理时,才发放下一次零用钱。最好通过让孩子记账的方式,了解孩子的花费倾向,父母应定期检查孩子的消费记录,若发现有偏差要及时指导并予以纠正。

公务员杨先生在这方面就很有经验。杨先生介绍,自己是农民出身,懂得勤俭的重要性,自己节俭,也要求自己的孩子节俭。他每个月都会把家庭收入对孩子公开,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消费水准是怎么样的,从而掌握自己的消费尺度。有时候家里要采购大件商品,他还发扬民主,和孩子一起制订家庭财政计划,要求孩子按消费计划行事,跟父母一起节俭几个月。

收入较高的父母,消费理念通常都有点“挥霍主义”。但是,一个家庭的欢乐如果都建立在电影、晚餐、度假或主题公园上,子女就会在快乐与消费之间画等号,结果得到的“乐价比”却往往最低。理财顾问邓蒙提醒广大高收入父母,应该举办一些不花钱或花钱少的家庭聚会,让孩子意识到家人共度开心时光比花多少钱都重要。

暑假旅游项目最好以亲子游形式进行,线路最好选择中短途休闲游,谨慎对待各种高价游学。辅导孩子学习最好的办法是形成互动,对于一般补习班,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少量选择,对于高价提高班,建议最好不要报,秉承“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教育观念,能节俭的最好节俭。同样,在引导孩子明智消费的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实践。

邓蒙说,有一位父亲曾带着6岁的孩子逛了3家商店,目的是买一辆物美价廉的自行车。最后,父亲用节省下来的10元钱给孩子买了一副他向往已久的护腕。像这位父亲的做法就很聪明,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学会了节俭,学会了理智消费。

高收入父母最好不要抱着“反正不在乎这点钱”或者“怎么能让孩子吃苦受罪”的心理,盲目满足孩子的暑假消费,这看起来是爱孩子,实际上是在毒害孩子。一味地娇惯,对孩子的消费不加限制,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反之,对孩子的过高消费要求说“不”,适时适度遏制孩子的虚荣心,才是真正爱孩子。

总之,无论家庭收入如何,暑期都应适当控制孩子的消费。对孩子来说,暑假的意义更在于心理上的休息,而不是消费欲望的满足。所以,不管是“减负”还是“减富”,带孩子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多让孩子体验,比如当当小报童、去敬老院给老人送温暖等,都会比天价消费带来的“乐价比”更高。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花费夏令营培训班
“无人机航测与GIS技术应用培训班”在海口成功举办
热带林业(2021年2期)2021-08-11 07:10:06
新春开拍小礼物
影像视觉(2021年3期)2021-03-24 11:39:16
情况不同,“花费”不一样
五味夏令营
难忘的夏令营之旅
关于举办第51期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宝藏(2017年11期)2018-01-03 06:45:21
难忘的夏令营
我的夏令营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
画画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