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筷子让一代名将丧命

2013-04-29 00:44陶士云
今日文摘 2013年7期
关键词:刘启景帝刘彻

陶士云

公元前143年的一天,未央宫内肉味扑鼻,酒香四溢,原来,汉景帝刘启要宴请条侯周亚夫。宫殿之上,歌舞升平,气氛和谐。与往日不同的是,有一个14岁男孩儿——太子刘彻。

待到景帝一声令下,周亚夫才注意到,自己案几之上的肉并没有切成肉块,而且也没有筷子。周亚夫以为负责酒席的官员失误所致,脸上立刻显露出不悦的神色,回头向他们索要筷子。

景帝冷笑着说:“此不足君所乎?”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可以看出景帝对周亚夫的表现是不满的。

周亚夫听出皇帝的语气有些讥讽不满之意,但是不明白为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索要筷子?

太子看着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尴尬略有些惶恐的周亚夫,只好摘掉帽子,告罪请退,快步离去。看着离去的周亚夫,景帝愤愤不平地说:“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周亚夫生于将相之家,精通韬略,长于治军,颇有其父周勃之风。公元前174年,周亚夫驻军细柳(今咸阳西南、渭河北岸)抵御匈奴入侵,文帝刘恒亲自视察细柳营并劳军。由于“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文帝也必须遵守军中之令。一身戎装的将军周亚夫以军礼参见文帝,文帝大受感动。出了军门,众臣皆惊。文帝却说:“嗟乎!此真将军矣!”文帝在临终之时,特意嘱托儿子刘启:封周亚夫为车骑将军,如果天下有危急,周亚夫可以带兵。

为消除诸侯王势力对朝廷威胁,汉景帝刘启采纳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从而引发“七国之乱”。周亚夫临危受命,以太尉之职率兵平叛。周亚夫成竹在胸,以梁国为诱饵,让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担任正面抵抗,吸引七国主力,自己则绕道敌后,断敌粮道。最终,周亚夫不负众望,平叛成功。可是,他的平叛战略有着极大的冒险性:如果刘武那里发生意外,长安城就会失掉屏障,后果不堪设想。所幸,没有发生万一。即便如此,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刘武,岂能和周亚夫干休。于是,刘武每次上朝,经常和窦太后说周亚夫的不是。

不久,由于景帝的器重,周亚夫被任命为丞相。丞相统领百官,辅治天下,需要精通权术,需要懂得权宜。周亚夫性格直爽。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他的相权又岂能不和独裁的皇权发生激烈冲突?栗姬失宠,景帝因此要废掉没有过失的太子刘荣。周亚夫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据理力争,坚决反对;景帝因窦太后之请,想封王皇后的兄长王信为侯。周亚夫以高祖遗诏“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为由,回绝了景帝和窦太后。景帝想封归降汉朝的匈奴王徐卢等五人为侯,周亚夫认为这些人背主失节,又不同意。于是,君臣隔阂越来越深,矛盾越来越大。周亚夫又耍起了性子,借口有病,请假不上朝。尴尬的景帝趁机免掉周亚夫的丞相一职。

可是,景帝仍然对这个功高盖主、名盛一时的周亚夫心怀顾忌放心不下。为了试探一下周亚夫,景帝煞费苦心,终于想出这条妙计——宴请免官的条侯周亚夫。如果周亚夫姿态恭顺,也许会考虑让他做刘彻的辅政大臣。反之,这顿饭就成了“鸿门宴”。

如此“怠慢”功勋元老,周亚夫对这些负责宴席的官员有些不满,虽然有些小家子气。可也在情理之中。周亚夫哪里知道,这正是景帝设下的一计。面对景帝的嘲讽,周亚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什么过错,更难让他心服口服。周亚夫的道歉,不过是出于对皇权的敬畏,出于对景帝的尊重。其实,这本是件小事,可是如果通过这件事,把周亚夫与太子刘彻联系起来,问题就复杂了。何况,这本就是景帝设下的一计,其结果理所当然的就是上纲上线。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终于,有一件事让景帝抓住了周亚夫的把柄。周亚夫的儿子从皇家的作坊为他购买了500套陪葬的甲楯,被工人告发牵连到周亚夫。面对责问的狱吏,周亚夫不做任何解释。被激怒的景帝就把周亚夫直接交给了廷尉处理。廷尉依据是“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面对莫大的侮辱,周亚夫以绝食进行抗争。五天之后,一代名将周亚夫吐血而亡。

周亚夫做河内守的时候,当地的传奇术女许负曾经给他相面:日后将封侯拜相,结果却被饿死。周亚夫质疑道:既然被封侯怎么会被饿死呢?许负解释说,是因为周亚夫长有横纹入口,是饿死的命相。

对于周亚夫的死,并不是因为他有横纹入口,司马迁说得很到位:“足己不学,守节不逊。”一个人无论到什么时候,都需要学习,就是今天所说的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周亚夫善于韬略,长于治军,并且忠贞为国,不计私利,固然使他能够走向人臣的至高点。可是一旦他处于权力最高峰时,就不能很妥当地处理好相权与皇权的矛盾,虽然坚持臣节,却缺少足够的理智和智慧,显得不够谦逊,最终给自己带来无可挽回的结局。

猜你喜欢
刘启景帝刘彻
青春挥洒煤海 奋斗地层深处
——记盘江股份公司土城矿半坡采区采煤队、机电队队长刘启
“《明英宗实录》诽谤景帝说”考释——兼论明代史家史权意识的复苏
落叶
流浪地球ll
汉景帝:七国之乱的罪魁祸首
流浪地球Ⅱ
“学姐”是绑匪
刘彻遇险不计较
亲情背后的集权
——汉景帝对梁国的处理
论刘荣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