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艳侠
现在中学普遍的现象,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不重视历史课,迫使老师很无耐很苦恼。那就要求我们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重视历史课,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呢?首先老师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做到因材施教,其实教师要更好的驾驭课堂,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做到因人施教。只有掌握和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活跃起来,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如何才能激起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呢?我认为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一、给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历史性思维能力
历史性思维能力在历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历史学科高考中,加强了思维能力的考查,并明确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指出:中学历史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说要“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反对注入式;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能力。”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的“3+文科综合”考试中,更体现了这一点。对历史思维能力不仅适用于考察历史,而且在观察现实、认识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以具体的尽可能完整的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通常所说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准确的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鉴今,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不能照本宣科,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的积极思维。我们知道,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在讲解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我认为,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设计问题要尊重教学大纲,紧紧围绕教材实施。
(2)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把握好问题难易度。
(3)设计问题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不要死板无味,要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都会通过各种手段运用启发式的设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积极思维,让学生去思考他们面前的历史问题。
教师在讲解时,应该是起到引导作用,而不是主导全程。教师不应该代替学生去寻找答案,从而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比较、归纳、解决问题,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分清主次,精讲重点
一堂课里,老师要讲的内容很多,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讲深讲透,如果一一都讲到位,既耽误时间又不错效率,所以教师要做到“精讲”,要讲该讲的内容、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讲得少而精,不能贪多求全。需要注意的是,历史教材是教师教学内容的依据,但是不可照本宣读。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应该做到在遵循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对历史教材进行二次创造。
在讲解重点教学内容时,要投入相当比例的课堂时间,认真讲解,要用好插图,在文中标注重点内容,有时还可引用课外资料。要注意的是,在讲解时,要以激活学生思维为主,适当设置问题情境。对于非重点内容,教师可以略讲带过,让学生自己理解。只有做到主次分明,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合理、科学的规划讲解内容,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突破意味着这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所以一节课中教学重点与难点确定得准确与否,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重难点的突破意味着这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所以一节课中教学重点与难点确定得准确与否,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
三、展现历史课堂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古语说“读史以律己”,历史学科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历史学科以自己独有的人文性和艺术性,担负着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创新精神、进取的人生态度等重任。为了实现历史学科的这种教育意义,教师在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加强个人业务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避免空洞说辞。在评价历史任务和事件的时候,要客观、公正。
提到历史课,学生们想到的是一连串枯燥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堆砌,让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学习兴趣。在历史教学中,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上历史课。现在的历史课,地位不高,课时有限,而且老师传授知识的形式以满堂灌的形式出现,迫使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必须使历史课充满文学艺术性。
四、紧扣教材,深入浅出
教师讲课的目的是扫除学生学习中的障碍,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的脑海,让学生一目了然,明白、理解教学内容 ,所以教师的讲解的内容紧扣教材,深入浅出。转化的关键点就是要求教师做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较难。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教师能够吃透教材,驾驭教材,就一定能在讲解时做到灵活运用、深入浅出。
把教材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也是浅化教材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初中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或历史人物的活动学起来很感兴趣,而对历史事件的性质、意义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理性内容比较乏味,不愿听,不愿学。从具体内容分析入手,逐渐上升到理论,学生就容易接受了。
一堂课下来,教学内容清晰、结构完整、脉络分明,课堂上,学生的空间充足,老师的教学内容上分清主次,精讲重点,紧扣教材,深入浅出,展现历史课堂的人文性和艺术性,不重复累赘,不节外生枝,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富有强烈的逻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