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千军 王吉来
摘要:现重点分析了回填土建设措施,以及填土压实等要素,然后分析了其中经常面对的不利现象和应对方法等内容。
关键词:土方;回填;施工;问题
1 关于回填土的建设措施
由于建设区域,建设设备以及建设措施等的要素,通常是按照手工或者是设备的压实措施来进行。
1.1 手工夯击措施
1.1.1 对于设备压实不及的区域以及那些规模不是很大的区域都会按照手工的措施来处理。
1.1.2 使用蛙式之类的小规模的设备开展活动的时候,通常要确保填土的尺寸合理,而且要对其认真的进行压实,在夯击前应该对其开展平整活动,要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要确保均匀,不应该有间隙存在。
1.1.3 对于设备触及不到的去使用手工方式来处理,在处理的时候应该将其进行初整活动,在夯击的时候要顺着设定好的区域开展,要确保其连接密集,要分层次进行。
1.1.4如果要对管沟进行回填的话,要使用手工方式在其附近填土,而后顺着其两侧依次开展,一直进行到管上方的半米的区域之上,在不影响管线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设备来应对。
1.2 设备夯实措施
1.2.1 为了确保压实活动匀称,而且确保其密实性合乎规定,防止碾轮下落,提升功效特征,在碾压之前的时候,要用不是很重的设备来摊平,以非常低的速率进行大约四次的提前压实活动,确保其外表平顺。
1.2.2 在进行压实活动的时候,要掌控好它的速率,而且要控制好具体的次数。设备和管线要有适当的间距,避免影响到基础或者是管线等。
1.2.3 用平碾压路机进行填方压实,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填土厚度均不应超过25cm~30cm,每层压实遍数6遍~8遍,一般是顺着两侧依次开展到中心位置,防止漏压现象出现。对于边角等无法压实的区域,要使用手工措施或者是规模不是很大的设备来搭配进行。
2 对于填土的压实措施
2.1 碾压法
所谓的碾压措施是说使用设备滚轮产生的压力来压实土壤,确保其合乎规定的特征。其有两类,接下来分别介绍。平碾是一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自行式压路机,重量6~15t。羊足碾单位面积的压力比较大,其特征比较的优秀。它通常适合用到处理粘性的土壤,不适合用到砂性的土壤,这主要是由于在进行碾压的时候,土的颗粒受到羊足较大的单位压力后会向四面移动而使土的结构破坏。松土碾压宜先用轻碾压实,然后加大重量,其功效比较的优秀。使用设备来进行的时候,要确保其速率不应太快。
2.2 夯实法
它是使用夯锤,按照自由落体的形式来实现活动的。确保颗粒能够变得非常的密实。在活动的时候,除了使用石头材料的以及木质的之外,还有别的一些机械性质的。夯实法适用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碎石类填土地基的深层加固。
2.3 振动压实法
它是说把设备置于土层中,在振动力的影响下,颗粒开始出现变化,进而实现密实性特征。在平时的模式中,对于砂性土的压实效果,振动式效果较好。
3 对压实产生作用的要素分析
3.1 关于压实功能
压实功能(指压实工具的重量、碾压次数或锤落高度、作用时间等)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与压实机械在其上施加的功有一定关系。在开始压实时,土的干密度急剧增加,待到接近土的最大干密度时,虽说它的功变多了,但是干密性并未出现改变。所以,在具体的建设时期,不应该胡乱的增加夯实的次数。
3.2 关于含水多少
当上述的背景是一样的时候,其中的水分多少会对压实品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对于那些水分较少的,因为颗粒间有非常大的阻力存在,所以不容易进行。如果其中有合理的水分的话,水具有润滑性,其中的阻力就变低了,所以比较的易于压实。对比发现,任何的管理好含有的水分情况,会比提升其压实功效获取的意义更为的合理。如果水分不是很多的话,不利于开展洒水活动,要合理提升压实功能,这样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其中的水太多的话,此时如果增大压实功能,必将出现弹簧现象,其功效不是很好,就容易发生重返的现象。因此,在建设的时候,要掌控好最为合理的水分。对于多种土质来讲,其中最为合理的水分情况,要结合有关的测试来获取。
3.3 关于铺土的尺寸
土在压实功的作用下,压应力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其影响深度与压实机械、土的性质和含水量有关。铺土厚度应小于压实机械压土时的作用深度,但其中还有最优土层厚度问题,铺得过厚,要压多遍才能达到规定的密实度。假如太薄的话,也应该增加次数。恰当的铺土厚度能使土方压实而机械的功耗费最少。
4 对于常见的不利现象的分析
4.1 有存水现象
由于场地平整面积过大、填土过深、未分层夯实;场地周围没有做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或者排水设施设置不合理,排水坡度不满足要求;场地周围没有做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或者排水设施设置不合理,排水坡度不满足要求以及测量误差超过规范要求等原因都会导致这种现象。
应对方法:在施工前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情况,合理设置场地排水坡、排水沟等设施,并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假如是在雨季进行的话,就要开展好场地的排水工作。场地回填土按规定分层回填夯实,要使土的相对密实度不低于85%。
其对应的治理方法为:
(1)明沟排水法;沿场地周围开挖排水沟,再在沟底设集水井与其相连,用水泵直接抽走(排水沟和集水井宜布置在施工场地基础边净距0.4m以外,场地的四角或每隔20~40m应设1个集水井)。
(2)深沟排水法。如果场地面积大、排水量大,为减少大量设置排水沟的复杂性,可在场地外距基础边6~30m开挖1条排水深沟,使场地内的积水通过深沟自流入集水井,用水泵排到施工场地以外沟道内。
(3)利用工程设施周围或内部的正式渗排水系统或下水道,将其作为排水设施,在场地一侧或两侧设排水明沟或暗沟,把水流引入渗排水系统或下水道排走,此法较经济。
4.2 填方土出现橡皮土
如果用了水分较多的土壤,像是腐殖土等,或者是使用了粘土之类的开展活动的话,当夯实之后,其就会出现颤动等,导致土体不安稳。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常按照如下的方法来应对。第一,在场地之中分辨,要确保土能够攥到手中就成形,掉到地上就散开。第二,在回填之前的时候,要将其中的杂物等去除,不应该有水分等。
对其开展的应对措施。第一,如果土方量很小,挖掉换土,用2:8或3:7的灰土(雨、冬期不宜用灰土,避免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事故)、砂石进行回填。第二,如果面积大,用干土、石灰、碎砖等吸水材料填入橡皮土内。最后,假如时间非常充足的话,将这些土挖除,对其充分的干燥之后再开展活动。
4.3 回填土不具有应有的特征
填土的场地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引起比较大的变形,地基稳定性降低。
关键要素有如下一些。第一,水分太少,不利于开展夯实活动。水分太多,就容易出现橡皮土现象。第二,其不合乎设计的规定。第三,填土太多,没有按照层次来开展。最后,设备的性能不好。
开展的应对方法:
(1)要确保土料的特性等合乎设计规定。(2)保证密实性要结合有关的规定来设置。(3)如设计中有严格的规定的话,要开展场地的测试活动,而且要认真的开展分层次的夯击,掌控好其中的水分。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北京建工集团总公司.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M].北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