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关联及测度研究综述

2013-04-29 00:44朱永华王霓王雪华李稳
关键词:技术创新

朱永华 王霓 王雪华 李稳

摘要:创新关联理论及测度的提出,可以更直接地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实证依据并直接影响到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在梳理文献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了创新关联的内涵及构成,然后理清创新关联测度研究内容,为发展创新关联理论研究提供方向,最后得出结论与研究展望。

关键词:创新关联 创新网络 技术创新

0 引言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统计署(Eurostat)联合开发出版《奥斯陆手册》第三版(OSLO MANUAL)一书中,创新关联作为正式的创新测度指标,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关联的概念、测度以及创新关联在企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1 创新关联的作用

1.1 创新的形成需要创新关联(Linkages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现有资源的“重新组合”,早期他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熊彼特Ⅰ型),后期认为是大公司中“合作型”企业家精神(熊彼特Ⅱ型):在较封闭的环境下,大企业拥有更丰富的资源,因此大企业比小企业更具有创新性。随着创新需要的知识基础的复杂化,无论大小企业都必须通过与外界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依赖外部资源来弥补内部资源的相对贫乏(Granstrand and Patel 1997)。为创新构建相应的组织形式时,需在内部建立起互动模式以便调动企业的全部知识积累,这种组织行为不应局限于企业内部,还需要延伸到与外部的合作伙伴的关系之中(Van de Ven 1999)。

1.2 创新网络和创新关联有助于增强企业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力

Cohen and Levinthal(1990)过去大量的研究表明,随着知识的商业化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跨组织的合作也变得越加平常,组织间的网络成为各个组织共享和交换资源、共同开发新创意和新技能的一种方式。

创新企业必须进行组织创新,在内部建立互动团队,并延伸到外部合作伙伴关系之中,与合作伙伴形成创新关联,在互动形成“强关联”或“弱关联”(Granovetter,1973),来进行创新。

1.3 社会学和网络分析等证实了异质性群体进行沟通的优势

从塞缪尔(Sinnel,1954)到格兰特(Granovetter,1973)和伯特(Burt,1992)等都指出拥有广泛的社交圈,将在信息、地位和资源方面具有优势。中小企业合作构成中的异质性能让企业学到广泛的知识,获得不同的能力以及更多的机会,“创新发生在各种思想的交界处,而不是在某一种知识和技能的局限内”(Leonard-Barton 1995:62)。

2 创新关联的内涵与分类

《奥斯陆手册》第三版提出创新关联指包括从信息的公平合理交流到积极参与创新项目等各种相互作用,这一概念致力于提出创新的系统维度。把联系,或者说知识与技术流动,分为三种类型:公开信息来源、技术的获取或购买、创新合作。

格兰柏赫和鲍威尔(Grabher,Powell,2004)提出四种主要网络:非正式网络、项目网络、地域性网络以及商业网络,格兰特提出要区分强关联和弱关联,博特提出了网络桥梁和结构性缺口等概念。这些能否给创新带来更大的机遇?不同的网络和关联与不同的内容有关系,强关联限制信息收集的范围,但交换的信息是“厚”的,可以进行缄默性知识交流;弱关联可获得非冗余性信息和新颖的信息。

我国学者张治河(2007)讨论了企业与其它组织之间的知识流动对创新的开发与扩散的重要性,这有助于突出创新中组织结构和实践的作用,而这些组织结构和实践促进了知识的运用与共享,以及与其它企业和公共研究机构的相互作用,即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创新关联的相关定义。葛霆、周华东(2008)指出创新过程的层次、环节、参与的行为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度(包括数量和深度)应该是创新测度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这里统称为“创新关联”。

3 创新关联在企业创新与成长中的作用

3.1 正式关联

大多数经验研究集中于组织的正式关联,研究证明了联盟的设立与创新之间的强正相关关系,如化工、生物、电信和半导体(Ahuja,2000;Powell etal.1996;Godoe,2000)。

研究者关注不同类型关联是怎样影响创新联盟获益的,如菲汀(Vinding,2002)、鲍威尔(1999)强调从不同的关联中获取合作经验以及取得网络中心位置是生物技术公司创新的重要决定因素。大部分研究都着眼于是否有正式的合作,乌伽(Ahuja,2000)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包括直接和间接关联,以及间接的程度。通过合作伙伴的联系而取得较远距离的联结被认为是弱的或间接的关联,直接和间接的关联都对创新有正面影响,但是间接关联的影响比直接关联的影响要小。

还有不少学者就创新关联推动小公司创新进行研究,如斯图亚特(Stuart,2000),他们的研究指出创新和合作形成良性循环,并强调要进一步关注关联的持续时间、合作时间以及关联破裂对创新进度的影响。具有网络关联的企业可以获取更多具有不同信息和能力源泉的途径,关联提升了企业内部创新的水平,这是缺乏这些关联的企业可望而不可及的。

3.2 非正式关联

很少有研究将非正式关联与创新过程联系起来,并且鲜有关于非正式组织间关系的研究。Walter W.Powell(2004)表明,非正式关联是有潜力对创新作出贡献的,尽管如此,很多组织总的来说并没有意识到非正式关系对正式活动的支持作用与程度。

较早进行企业间非正式网络研究的是冯·希普尔(Von Hippel,1987)对美国小钢铁制造厂商间专有信息共享的研究。一群分享相类似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人被称为是“实践社团”或“实践网络”(Brown and Duguid,2001)。萨克森宁(1994)对美国硅谷的研究表明,这种知识性网络社团促进了硅谷非正式知识的共享,创造了很多新创意和想法,推动了企业创新。

3.3 多方关系

大多数关联研究探讨双重关联,罗森克普夫和塔希曼(1998)关于专业社团的分析强调研究多方关系,将各个组织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联合起来。多方网络研究倾向于强调合作过程的各个方面,但它未能测度关联的产出,尤其是无法衡量成员间信息共享与处理是如何决定新想法的产生。

4 新近的研究关注知识共享、知识转移与创新测度

知识转移过程处于创新过程的中心地位,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交换促进了劳动分工中互补性资产在创新中的作用(Mownery,Oxley and Silverman,1996)和现有信息以一种新的方式重组。网络不仅促进信息交流,而且促进知识转移和共享,尤其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野中郁次郎,2005)。

近年来,国外创新关联的研究以欧盟国家为主的实证研究为代表。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奥斯陆手册》第三版(2005)中,专门辟出一章(第五章)阐述“创新关联”(Linkages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包括从信息的公平合理交流到积极参与创新项目等各种相互作用,致力于提出系统测度创新的维度。识别知识和技术流如何产生,梳理企业知识与技术流的主要来源,以及甄别这些来源中何为最重要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等问题,是理解创新过程中联系的核心(张治河,2007)。

现有的创新测度方法和体系面临严峻的挑战,那些占据主导地位的以技术创新(主要是产品和工艺创新)为基础的创新测度方法和体系显然不能够准确全面再现包含知识和技术流创新的真实过程、能力和绩效。《奥斯陆手册》(第三版)从创新的非线性交互模式视角对创新理论上的突破性进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理解创新的内涵,这也是系统构建创新关联测度模型的依据所在。

葛霆,周华东(2006)则在其创新关联理论基础上首次提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测度立体交互模型,该模型以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共同构建,根据创新活动的多维性特征即创新过程的多层次、多环节和多行为主体将创新测度模型设定为交互式模型而非线性式,创新过程中的各层次、各环节和各参与的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在该模型上都得到了体现。

5 结论与研究建议

上述研究成果,为开展创新关联研究指明了方向,实践上有利于探索企业创新形成的过程,但在理论上仍需进一步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5.1 创新关联内涵及其相关理论

目前国内外对创新关联理论的研究尚未深入。在已有的研究中,创新过程中知识的流动和技术流的产生以及创新体系中的各关联个体如何交互作用,尤其是隐性资源(知识)如何转化为显性知识,其路径与机理有待探究。

5.2 创新关联作用机制与路径

现有创新理论,知识创新导致创新产出的过程被黑箱化或被屏蔽,伴随着知识和技术的创造、获取、交换和传播等,创新关联为解释创新黑箱中创新个体、组织的参与和互动提供了可能,未来的研究将探究创新关联在知识和技术领域的作用机制。

5.3 创新关联的测度

创新通常包括了知识甚至知识结构全方位的创造,创新关联测度、绩效测度、创新关联与绩效间关系的测度、创新关联测度的方法和指标选取等都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OECD&EUROSTAT.Oslo Manual(3rd Edition)[M].Paris:OECD Publishing,2005.

[2]Jan Fagerberg,David.Mowery,Richard R.Nelso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M].Oxford University,2004.

[3]GRANSTRAND,O.,PATEL,P.,and PaVITT,K.Multi-technology Corporations:Why They Have‘Distributedtather than‘Distinctive CoreCompetencies[M].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7:8-25.

[4]VAN DE VEN,A.,POLLEY,D.E.,GARUD,R.,and VENKATARAMAN[S].The Innovation Journe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5]COHEN and LEVINTHAL.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D].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123-133.

[6]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M].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1360-1380.

[7]GARBHER,G and PPWELL,W.Introduction in Critical Studies in Economic Institutions[M].Networks,London:Edward Elgar,2004.

[8]AHUJA,G.Collaboration Networks,Structual Holes,and Innovation:A Longitudinal Study[M].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0:425-455.

[9]VINDING,A.L.Interorganizational Diffu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in theProcess of Product Innovation[M].Ph.D.Thesis,Aalborg University,2002.

[10]STUART,T.E.Network Positions and Propensitities to Collaborate[M].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8:668-698.

[11]VON HIPPEL.Cooperation between Rivals:Informal Know-how Trading[M].Research Policy,1987:291-302.

[12]BROWN,J.S,and DUGUID.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A Social Practice Perspective[M].Organization Science,2001:198-213.

[13]MOWERY,OXLEY,J.E,and SILVERMAN,B.S.Strategic Mliances and Inerfirm Knowledge Transfe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77-91.

[14]张治河,赵刚,谢忠泉.创新的前沿与测度框架——《奥斯陆手册》(第三版)述评[J].中国软科学,2007(3):153-156.

[15]葛霆,周华东.构建以创新关联为中心的创新测度立体模型[J].科学学研究,2008(2):391-394.

[16]葛霆.创新之要义和创新过程——基于价值实现的现实阐释[J].学习与实践,2006(07):159-163.

基金项目:

本文是湖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湖北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2010DEA007-2),武汉市软科学研究项目“提升武汉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201141333458-2)和湖北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湖北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关联及测度问题研究”(2011jyte112)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

朱永华(1970-),教授,博士,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湖北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中小(民营)企业与创业管理等。

猜你喜欢
技术创新
“欧洲杯”有哪些新闻报道技术创新
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网络组织对技术创新的贡献
技术创新语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难点分析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创业投资模式下的两类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