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伟
摘 要:为了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效率,从抽象理论具体化、枯燥知识趣味化、应试作答能力化三方面引导学生立足生活,让哲学理论变得具体、生动、有趣,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从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关键词:哲学;生活;具体;趣味;能力
成功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引领学生富有智慧地活化教材,共同去征服教材所展现的知识世界,让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但如何活化教材,滋润学生心智,让学生享受获得知识的乐趣呢?笔者在《生活与哲学》教学活动中,尝试着借用生活之石,研究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观察与实践操作中积累生活,丰富情感,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提高。
一、抽象理论具体化
理论的抽象不言而喻,理论缘于人们在认识思维活动中要对大量事物表象因素的舍弃,而只对本质因素的抽取加以概括。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理解吃透抽象理论,把握其精髓,教师必须学会创设生活场景,带领学生共同感受生活、提炼生活、表达生活。借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驱除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畏惧感。
例如,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一理论如果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我引用了苍蝇“改邪归正”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这一深奥的理论。
在澳大利亚,苍蝇已经“改邪归正”,成为人类的朋友。澳大利亚牧场多,人口稀少,城市卫生水平高,垃圾、赃物几乎见不到,因而使苍蝇失去了滋生的场所。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苍蝇进化成了吸食花蜜、植物汁液的昆虫,可以为牧场、果树和农作物授粉。生活环境的改变也使苍蝇变成了有利于人类的益虫。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化验结果表明,它们身上已经不再带有病毒和细菌。此外,它们也不再发出令人讨厌的嗡嗡声,而且翅膀呈现出美丽的金黄色,身体变得大而漂亮。由于种种原因,澳大利亚的苍蝇已经成为昆虫中的珍品,成为澳大利亚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之一。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购买这种苍蝇,有的用于教学、科研,有的用做钓饵,有的还做成美味佳肴。
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让他们思考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苍蝇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让苍蝇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了这一结论:澳大利亚苍蝇体内存在维持原状和改变原状的矛盾,在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下双方的力量和地位发生了变化,改变原状的方面逐渐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使澳大利亚的苍蝇改变了性质,由害虫变成了益虫。
借助这一生活实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理解并把握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一哲学原理。原先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鲜活、富有情趣,学生易于接受。
二、枯燥知识趣味化
思维的火花是在相互撞击中产生的。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学与学的多边活动,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特别要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等,利用好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构建的生活资源,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知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投影图片让学生分别总结规律,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某一生活现象,还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等形式,让枯燥知识趣味化。
在讲到“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事物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不承认相对静止,否认事物质的稳定性,也就无从认识事物”时,我投影了一组漫画《我不是我》。漫画里说的是:“一个人一次外出忘了带钱,便向他的邻居借。过了很久,这个人总不还钱,邻居向他讨债。这个人没钱可还,便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当初借钱的我了。赖账不还。邻居发了脾气,一怒之下打了他一记耳光。赖账人要去见官告状,这位邻居也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打你的我了。”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我则趁热打铁,让学生分组讨论:赖账人有无错误,错在哪里?学生讨论的热情很高涨,课堂气氛很热烈,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找到了结论:此人借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否认了相对静止,否认了事物性质的稳定性,从而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这是典型的不可知论,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坑。
通过漫画展示、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接受新的哲学理论。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新形势探索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在制订教学目标、有效交流和参与、寻找生活思维与教学思维的节点上做文章,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做到动静结合,让看似枯燥的知识变得更有趣,我们的教学才会卓有成效。
三、应试作答能力化
邓亚萍在《运动员学哲学》里说:“作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我感到在中国乒乓球队,时常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遗憾的是当时我对哲学理论的知识知之甚少,更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用哲学理论来指导实践,也没有把实践上升到哲学原理的高度来认识。”生活是生动的、具体的,生活是丰富的、有趣的。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了哲学理论、把握了理论知识的精髓,但怎样做才能不像邓亚萍那样留有遗憾呢?我觉得,作为一个学生最起码要有应对考试的能力。教师除了把知识教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驾驭生活,做到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具体—抽象”的环节中做足工夫,帮助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或经济生活、或政治生活、或文化生活)的实例中查找有效信息,并思考这些信息背后隐藏的哲学理论。
例如,对“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的理解,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孙中山提倡“大义所在”,坚持革命和民族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中国共产党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请结合材料简述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如何体现了矛盾观观的点?我首先与学生一起复习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基本观点,然后遵循如下步骤进行分析:(1)审设问:本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是矛盾观相关知识,题型为体现类。(2)审材料查找有效信息并与知识链接:“义利观”——义与利的对立;“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义利观的发展;“孔子主张……;孙中山提倡……;中国共产党倡导……”——义利观的变化。(3)要求学生拟定它们背后各揭示矛盾观的什么观点。(4)让学生组织语言作答。通过加强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社会生活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应试作答能力,进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思想政治课堂是一个创新的天地。只要立足于生活,思考学生的个性,分析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你就会发现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哲学理论知识丰富了,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了,达到了生活与哲学的高度统一,学生的政治素养也得到了整体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悦.改邪归正的苍蝇[J].华东电力报,2012(05).
[2]李良忠,宋倩.乒坛皇后邓亚萍[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
[3]唐明贵.朱熹论语集注探研[J].中华文化论坛,2006(03).
[4]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套装上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