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机制:政府有限参与下的全球危机解决

2013-04-29 20:17刘杨青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非政府危机机制

刘杨青

所谓全球危机又称为全球问题,概括来说是困扰当代人类的“世界性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一系列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由于全球危机通常是包含若干子系统的复合体,系统性问题的解决需要各个子系统之间通力配合,最终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安排,才能应对不断增长的全球问题挑战。在国内政治领域“小政府”理念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视为“一种立足于社会自主空间最大化价值取向的政府类型,是当代市场经济国家的理性选择。”国际社会“小政府”理念将各国政府组织视为守夜人的角色,限制政府组织在全球事务中的垄断地位,有助于减少因意识形态差异、宗教文化冲突造成的合作屏障,最终实现从下至上的对话和理解。

与此相对应,在全球危机的解决过程中,存在两种主要的运作机制。一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高度依赖政府间合作的传统机制,其他非政府角色居于次要地位。在诸如战争与和平问题,反恐问题和裁减军备等领域,由于多涉及到民族国家的政治军事等敏感性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等核心利益,因此政府组织无疑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联合国的成立是这一运作机制的典型范例,其建立和发展显然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另一种模式是指政府组织并不追求垄断地位,而是在全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行有限的参与,利用全球市场通过非政府组织去具体实施。例如数量众多力量庞大的非营利性NGO以及营利性的跨国集团,在全球问题解决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第二种模式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CDM机制及其主要特征

CDM是英文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的缩写,又称为“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三个灵活履约机制之一。《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国际性公约。为应对愈演愈烈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全球变暖趋势,国际社会经过艰难谈判最终达成共识,《京都议定书》是主要成果。根据这一国际公约规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国情不同而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就为条约的缔结和执行去除了最大的障碍,因此《京都议定书》只给工业化国家规定了减排任务,并于2005年2月正式生效。根据公约规定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到2012年,确保温室气体排放较1990年排放水平年平均减少5.2%。与之前的国际危机合作相比,CDM机制中的各国政府只进行有限参与,前期各国政府缔结公约,但在具体操作层面则放手让非政府行为体深度参与。

CDM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将碳减排份额予以商品化并形成规模化的衍生品交易市场,通过国际交易市场进行自由流通。由于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要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发达国家如果在本国难以实现减排目标,可以从发展中国家的清洁能源项目购买相应的减排量,或者直接提供资金和技术扶持发展中国家的清洁能源项目建设,从而最终实现《京都议定书》要求的减排义务。在CDM的灵活机制下,发展中国家能够较便捷的获得来自《京都议定书》工业化履约国的资金和技术,从而有助于本国的能源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南北合作,共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危机。由于私人实体的参与,对于更好地落实国际环境法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缓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环境问题上的立场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这种基于市场机制的履约机制更是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全球危机解决的意义来看,CDM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政府有限参与。之所以强调政府有限参与,是因为全球危机有多种情况,对于气候危机这种跨地域无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各国政府过多的干预和控制容易造成问题政治化,加深复杂性拖延问题的解决。例如人权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深度关切的敏感性问题,超出了人权问题本身演变为政治性难题,严重滞后了问题解决。当前国际社会,政府间关系受意识形态等政治要素的影响要远大于非政府层面的交往。政府层面难以逾越的障碍在非政府层面上并不显著。例如中日间长期的政治摩擦,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中日贸易的广泛合作。因此对于气候危机这样的全球问题,淡化政府角色,给非政府行为体更大的施展空间,有利于减少因过多的政府参与带来的合作障碍,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参与危机解决,而国家间的政治矛盾对于建立长效的国际合作显然不利。

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碳排放交易市场成为全球最有潜力的商品市场,这得益于成功的资本化运作。将温室气体减排指标予以商品化,利用国际市场在不同国家间进行交易,产生了更大规模的衍生品市场:有利于吸收更多的资金和关注,对促进气候危机的解决提供了动力。引入市场机制最大的优势在于提高合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通过经济利益吸引市场参与者。CDM机制下,发达国家的工业企业是主要买方,通过国际中介机构在发展中国家寻找卖方,或者利用买方预付的资金在发展中国家直接进行清洁能源建设或改造,以取得相应的核证减排份额。由于CDM尚处于初级阶段方兴未艾,目前属于买方市场,但是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机制优势不言而喻。在全球气候危机解决中,以非营利为目的非政府组织和追求经济利益的跨国集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许多环保NGO致力于环境保护立法和游说,促进国家间技术合作及资金配置,对CDM的具体实施提供便利。目前阶段的全球危机解决相当程度上是依赖于非政府性质的边缘层次互动,例如NGO和多样性的利益集团,通过沟通的“结构性通道”影响政府行为进而达成国际共识。由于跨国组织的逐利性,在未来的全球危机解决中,让更多的非政府行为体有利可图并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大大提高危机解决的运作效率。

全球危机解决构想

从CDM的特点来看,存在某些不同的全球危机解决模式,一种是政府间深度参与和控制,对所商议事项进行垄断,例如军备谈判和反恐合作。另一种就是与CDM机制相类似,在涉及全球气候危机、粮食危机等方面,政府组织进行有限的参与,更多的依赖国际市场通过跨国经济组织及NGO去具体执行。因此以CDM为例本文梳理出政府有限参与条件下的全球危机解决机制所必须具备的四点特征。

国际社会的“小政府”理念。全球社会是一个相对独特的存在,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彼此影响构成覆盖全球的“冲突一合作”网络。在全球社会中,实现有效地全球伦理共识和国际法约束还有很长的历史过程。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基石。因此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要取得全球性合作,必须突破狭隘的国家利益观的束缚,通过一些合理的机制设计来实现良性的国际社会自组织。CDM显示了在全球危机的解决过程中,国际社会小政府理念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如果过多的依赖政府间合作,就会抬高合作成本,甚至形成国际利益集团。因为全球危机解决过程中存在“沟通成本”。各国对某一全球性问题达成共识,会经过艰难的国际谈判和国内立法游说等过程,尤其当各国政府更多地考虑到政治矛盾、意识形态冲突及利益冲突,就会极大地拾高沟通成本造成合作困难。“小政府”就是指弱化政府组织在危机解决中的地位,减少对国际合作的过度管制,发挥国际市场的作用。“大合作”是指倡导开放国际社会下的全体参与,广泛调动NGO、跨国组织乃至个人的参与积极性,共同解决全球危机。反映了非政府力量日益增加的影响力。在全球危机解决过程中,“小政府”理念所倡导的政府有限参与,更进一步就是要避免危机解决过程中存在单一或少数的权力中心,形成无中心的平等参与结构。国际政治“依附理论”观点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中心-外围”体系,由位于中心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和外围的发展中国家组成,两者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在不平等的国际社会存在“中心—边缘”层次,表现为外围国家对中心国家的依赖,双方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全球危机解决须倡导一种无中心结构,使得每一个国家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商谈权,尊重少数群体的利益。

相较目前的国际现状,中心化结构实际上维护了权力中心附近的少数国家的既得利益,不利于对立情绪的缓解和南北对话的进行。因此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无中心结构下,制度性暴力才能被有效遏制,边缘国家的利益得到保障。这是保证全球危机解决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公平性的重要前提。

“交往行动”理论与全球危机解决。全球危机的愈寅愈烈随着人类社会的异化问题,过度消费和追求当前利益的错误观念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晓台后果。宏观来看,全球危机的解决也是人类社会合理化的过程,如何通过商谈和共赢去实现合理化的生存模式,是后工业时代所必须思考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具有较多的启示意义。

哈贝马斯对交往行动做过如下界定:交往行动首先是指,使参与者能毫无保留的在交往后意见一致的基础上,使个人行动计划合作化的内在活动。可见交往行动理论强调合作和共识,并最终促进人类社会内在的合理化。生活世界中发生的交往行动是普遍的和多元的,具有无中心特质。从这一角度,“生活世界”与全球社会具有相似的内在特征,都具有多元性及无中心性。

由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特征,全球危机解决需要一种非强制性的伦理一政治商谈模式。伦理一政治商谈……应当使一种本真的自我理解成为可能,并导致对一种认同规划的批判和确认,在一种成功的自我确认中达成共识(Konsens)。通过合理、开放的伦理一政治商谈达成有效的国际共识,是解决全球危机的关键一环,由于国家间政治和全球社会分属于两个不同层面的“道义逻辑”体系,因此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实际指明了全球合作的方向——通过普遍的非国家行为体的交往行动,进行全球伦理、文化观念的整合与塑造,实现普适性的全球共识。

全球问题作为跨国性长期性的挑战,不仅关系到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关系到国际关系格局和人类社会发展。解决全球危机就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就是增加国家间的交流和信任。不能单依靠各国政府组织主导危机的解决,而要发挥不同层面的行为体的角色,系统性解决全球危机。这需要政府进行合理有限的参与,扩大非政府行为体的作用,在开放的国际社会进行平等的交往互动,利用市场机制降低合作成本,共同促进全球危机的解决。全球化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是预想的结果,而是行动的结果。

猜你喜欢
非政府危机机制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停电“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研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论非政府组织在灾后重建中的功能与培育
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初探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