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李刚
摘要:桥涵建设品质是关乎到道路主线品质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小桥涵,假如建设或者是设计不合理,品质较差的话,当完工后就容易出现问题,此时必然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而且使得维护非常困难。文章讲述了应对质量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公路;桥涵;施工
1 概述
众所周知,桥涵建设是非常繁琐的,虽说其项目量不是非常的庞大,但是它和建桥是一样的,在准备时期的时候,不仅要分析地形内容,还应该分析所经区域的具体状态,路的尺寸等等的要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一些大规模的设备能够进入到场地之中。其用到的物料种类非常多,比如水泥,钢筋等等。其用到的一些装置和设备也很多。要想合理的放置材料,做好布局活动,第一要进行的就是分析地形,要确保放置的区域不仅离浇筑区域近,还应该确保其车辆爬坡顺畅。而且还应该分析到建设平台的设置等内容。在开始建设之前,要对埋在底下的构造物和所有的管线等深入的分析,如果存在地下的管线,要在建设之前疏通好。
2 认真的处理基底区域
建设设备进到场地之中后,测量者进行放线工作,要确保建设方有人确认。然后按照设备和人工相融合的措施来进行基坑的开挖活动。先用机械开挖至距离基底20~30cm后,再用人工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开挖放坡1:2,严禁超挖回填,假如回填后没有认真地夯实的话,就容易导致下沉现象出现,而且产生很多的浪费现象,另用潜水泵将基底水排出基坑以外,开挖土方退出施工现场,而且要清理其中的杂物。有试验人员进行基地承载力试验,假如测试后发现其不合乎有关的规定的话,就要对基底认真地处理。具体的措施是,先用片石将其封堵住,然后按照一定的层次来填筑,并且进行碾压,每一层灌砂用水冲密实。换填深度根据触探试验结果按实际定,长度和宽度比框架设计长宽多0.5~1.0m。在换填的时候,要确保夯实紧密。
3 捆绑好钢筋
3.1 在捆绑的时候要仔细的核对图纸,要切实的按照其规定的类型和大小以及数量等来配置,然后由测量人员来分析其高度和方位等,在测量的时候要有建设方旁站。
3.2 搭设脚手架和钢筋定位架,以保预埋钢筋的位置和垂直度。
3.3 桥涵钢筋采用闪光对焊,保证35d不小于50cm,范围内接头不大于50%。
3.4 钢筋绑扎完后须加塑料垫块或加小型水泥砂浆垫块,防止因保护层厚度不够而影响质量。
3.5 钢筋骨架完成后,检测钢筋骨架尺寸,严禁钢筋与模板为0间距,确保距离合适。
4 关于模板的制作等活动
桥涵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施工脚手架用碗扣型支架搭成,配合普通脚手架钢管做斜向支撑,模板加工符合设计截面形式。这是施工的一个关键点,既影响到水泥混凝土的质量,又影响到构造物的外观,这是对我多年来对桥涵涵施工的经验总结。钢筋绑扎完毕后,将预先组拼成型的模板用吊车吊装到位,每次吊装以2~4m为佳,模板使用前要除锈、涂脱模剂,支模前将支承部位顶面的模板底座处用水平尺和砂浆找平,以保证模板的垂直度,防止桥涵根部砼出现烂根现象。为了避免漏浆现象出现,模板螺栓接口处夹放海绵条,确保建设的时候不会存在跑模或者是渗漏等情况,保证单项结构的强度。桥涵模板采用装配式整体钢模板,汽车吊整体吊装就位。模板拼装过程中要认真检查,注意模板的上下顺序及子母口的正确位置,保证尺寸准确、接缝严密。在两个模板接头处采用3mm厚海绵密封条,防止漏浆,这个是很容易被施工队忽视的,所以技术员要把好此关。将台身和基础接茬面上的焊渣等杂物清理干净,按照已画好的外模线,在安装柱顶帽钢筋前,人工配合起重机将钢模安装就位,上紧钢模螺栓,螺栓采用正反交错设置。然手使用脚手架来紧固,确保工作者的人身安全。
5 关于砼建设活动
5.1 砼施工前在台身模板与基础交接处以M10砂浆堵漏,避免漏浆现象发生,规定砂浆量合理。要在场地中管控好坍落性。
5.2 用搅拌机拌料,吊车料斗装料浇注,有条件的话可以用90B水泥混凝土泵车浇注。在加料的时候,要确保工人都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技术负责人要具体的落实好材料的配比活动,尤其是水灰的比例。这主要是因为使用的是吊机,假如不能掌控好其比例的话,就会出现离析,使得其外形很差,发生麻面现象。
5.3 浇筑砼时要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砼浇筑自由下落高度严格控制小于2m,防止砼发生离析自由下落高度的控制与水灰比的控制,做好这些活动都可以避免其出现离析现象,防止水泥浆溅到钢筋和模板上,控制好浇筑的高程,要确保浇筑连续,认真的养护,保证其外在品质优秀。
5.4 通过分析台身的尺寸来明确振动棒的大小。振动棒间距为30~35cm,振捣深度一般插入前层5~10cm,一直振捣到它的外层没有气泡时。还要避免碰击现象发生。
5.5 当砼浇注至设计标高时用木抹子抹平,在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收面抹光。严禁超低、高抹面交活和顶面砼出现收缩裂缝现象。
5.6 具体的拆模时间要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特征以及材料的性质等,要避免其在拆除的时候不会因为强度太低而掉下来或者是因为强度太大而使得模板受到损坏。当完成浇筑之后的半天时间中开始初次的养护活动。要确保其在半天至两天的时间中拆除,实际状态要结合所在区域的气候来决定,当拆除之后,要用薄膜等材料来对其遮挡,而且在拆模的时候,还要确保边角和外层等不被破损。
6 合理的使用全新的物料和建设工艺,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源上应对其出现的不利现象。
这种项目的建设品质,虽说能够经由设计活动来控制,通过不断的完善建设方法来提升,但是如果希望能够从根源上进行应对的话,就要不断的使用全新的物料和工艺。
6.1 桥面防水层材料:①聚丙烯、聚氨酯等防水薄膜喷淋工艺,已在欧洲研制成功。因为这种物料有着非常优秀的防护特征,因此在很短的时间中就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大力的发展。②沥青玻璃布。③氯磺化聚乙稀密封膏。桥面行车道伸缩缝,各部构件工作缝,一般是往里面放上一些沥青絮,但是沥青冷脆热淌,很难随构件伸缩保持结构缝充满而不漏水,它是导致漏水的关键要素。氯磺化聚乙稀密封膏可以弥补普通沥青的弱点。④膨胀防水混凝土。它能取代油毡沥青或其它外防水材料防水,裂缝自行愈合,水热低,膨胀持续时间长,后期强度高等优点和对混凝土有干缩、冷缩联合补偿的作用。⑤再生胶油毡。
6.2 桥面铺装层新材料、新技术
在传统的方法中,这层使用的物料大多是常见的混凝土,它的抗剪性不高,容易产生缝隙,进而干扰到其运作。最近,由于人们不断的研究沥青以及水泥等,很多全新的物质出现在该层的建设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改性沥青混合料等,它们的优势非常的明显。
7 结束语
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是通过不断的研究实际情况而获得的。因此在桥涵项目的建设时期,要在确保品质稳定的背景下,认真地分析建设的全新工艺和技术。确保桥涵项目能够有一个全新的前进趋势。
参考文献
[1]路面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2]公路与桥梁工程病害防治及检测修复实用技术大全[M].长春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