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帮白领学习的终极利器

2013-04-29 06:46:36邓纯雅
中外管理 2013年7期
关键词:职场书籍理念

邓纯雅

从客户的角度想问题,看看有什么是他们真的需要的,你也许会颠覆之前的“行业规则”。

2008年的一天,赵周,阿里巴巴前金牌销售冠军,如今行业内数一数二的管理培训讲师,成功结束了为美的公司所做的培训,情绪高昂地前往机场,就在这时却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这让我有点困惑。”

初夏的午后,在位于北京五道口的雕刻时光咖啡馆里,赵周面对《中外管理》,坦然回忆起5年前的困惑:为什么就是那么几本简单的管理沟通书籍,参加培训的企业员工一定要经由讲师的讲解才能搞懂呢?业界很多号称“培训大师”的教材都是由一些经典管理书籍的内容汇聚而成,但为什么许多人不愿意花30元钱来买本书,而是要花3000元来听别人讲呢?

就是因为这个困惑,赵周重新踏上了创业之路。

发现成人学习的困境

作为一名讲师,赵周当年的困惑无疑是自我质疑,但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他真的发现了市场的“缝隙”。

原来培训所用书籍是所谓的“致用类图书”,虽然蕴含很高的价值,但由于个体的差异,其中价值的提炼也因人而异。在职场中,最优秀的人往往主动学习并且擅长联想创造,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缺乏他人督促是不能保证实践学习的。此外,应试教育的恶果也导致许多人离开校园后依然缺乏自学能力,培训的需求应运而生。

不过由于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一些高端优质培训项目只有少数管理层可以参与,而最需要接受培训的中层管理者和一般员工也许一年才能参加一次培训。而且,即使参加了培训,后续如果还有疑问,或者想要更深入地学习,也常常因囿于各种资源不匹配,只能浅尝辄止。

那么如何解决普通白领的职场学习困境呢?

“把书拆了,让培训师带领大家一起来分析拆解这个内容,并且通过一起学习反刍,最终达到学以致用,应用到自己的实践。”赵周表示,这就是拆书帮最初的构想。

有了这个构想后第一次亮相是在阿里巴巴新区的枫林晚书店。从2009年10月开始,赵周每周三都会出现在书店里。他带领园区内的一线员工,在特定的书中选取若干个片段,请大家现场阅读,随后赵周会加以讲解、引导、促动、催化,然后请大家结合对这个片段知识的理解,来讨论和表达:联系自己的经验,加工自己的案例,规划自己的应用。这一学习活动全凭自愿,但每次都有一半以上的“回头客”。这简直让阿里巴巴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感觉难以置信。

初试身手之后,赵周开始在自己的一些客户中引入这项服务,很快他就发现,市场的需求比他想象的更加猛烈。不过让这项服务真正商业化,需要几个维度的支持。首先是拆书师队伍的建设,必须有很多人了解如何拆书、如何带领大家来拆解知识;其次,就是更多人对于拆书模式和理念的理解;第三则是如何缔造适合拆书的平台。

因为这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赵周脑海里,他花了更多的时间做了一件事——写书,把自己的商业模式和理念全部表达清楚。《这样读书就够了——拆书帮职场能力提升课》于2013年1月正式推出。短短三个月,完全凭微博和微信上的口碑传播,便卖出近万册。

对于这本凝结了“拆书帮”理念的书籍,赵周有三个总结:首先,只关注致用类阅读,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其次,拆书帮以著名教育学家诺尔斯(Malcolm Knowles)创立的成人教育学(andragogy)为理论立足点,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改变行为为导向,而不是以增加知识为导向;第三,拆书帮除了提供理念,还提供工具,任何人都可以从《这样读书就够了》中了解并实践这个理念。

微平台上的力量

伴随着图书的出版,赵周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网上有很多网友开始自己组织拆书活动,并且在不同城市还出现了自我参与的爱好者小组。当然也有很多企业级客户找到赵周希望参与这样的活动。甚至于在赵周领导下,与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进行拆书帮现场学习的合作也获得了很多参与者的好评等。

“我们之前一直在考虑一个核心的问题,如果是真正的个人学习,该在哪个平台进行呢?”赵周表示,这也是直到2013年,他才正式推出拆书帮的原因。他曾经规划过企业的主要几项业务:第一,拆书帮系列图书和其他学习产品;第二,在线的互动学习平台;第三,对企业的相关服务,比如指定主题的现场学习、读书会的升级、拆书家的培养。

其中,由于微信的普及,最关键的在线学习平台得以成为现实。拆书帮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高到达率和微信聊天群的高互动性,来营造一个碎片化和移动化学习的平台。赵周的构想是,未来每个在微信上渴望参与拆书的人,会被分在不同的小组,他们可以选取自己信赖的拆书师,并且支付一定的费用。而拆书帮除了提供拆书和培训的服务,还将培训成千上万的“拆书师”。一个拆书师必须具有分析、培训和提炼以及沟通的多种能力。目前来看,赵周希望从粉丝中筛选,然后用拆书帮的理念进行系统培训提升。此外,由于微信良好的互动反馈和跟踪功能,使得职场学习,不再是如传统培训一样,必须来到特定的地点、花上整块的时间,同时还需要不少的费用,而是可以更加轻松便捷优惠地达到以往的培训目的。

不过,对于赵周来说,虽然这个构想正在一步步实施中,但当下输出拆书帮的概念是第一位的。对于这个初创企业来说,如今才刚刚崭露事业的嫩芽,但赵周认为,市场的需求正是他们的底气。

责任编辑:焦晶

猜你喜欢
职场书籍理念
鲁迅与“书籍代购”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时代邮刊(2020年8期)2020-06-22 08:13:54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8:32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新产经(2018年6期)2018-07-04 00:39:24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