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柳
信仰与价值观是作为感知贮存在人类每一个体之中的两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实践。由于当代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信仰和价值观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弘扬我国传统道德观念,加强民族精神建设,从而重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信仰体系价值观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神话故事,在这些美好的故事中,都有着一些原始宗教的思想存在。他们在生活中发现自然界的动植物等和人一样都有生死,于是便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近一步就发展成了自然崇拜,而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相结合,又逐渐形成了图腾崇拜。作为世界观的宗教,都教导着人们有必要去追求人们自身之外的赖以生存的价值以及如何观察和解释世界的信条。从古代起,宗教便利用多种途径向世人提供忠告、价值观和引导。
一、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价值观
中国著名心理专家李子勋老师对于信仰的解读是:“信是人类坦诚对世界的无知,仰是一种对存在的无限性的敬畏,两者加起来就是信仰。”在我理解,信仰就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真正的信仰不在于你是否信教,信什么教,主要是看一个人在精神追求上是否真诚和执著。苏格拉底就是一个无神论者,但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他说未经过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他自己是这样做的,并且教导当时年轻人要这样活着,因此他遭到了封建势力的无端指控,最终被处死了,这也是为信仰而死的。
当然,一个人的信仰也是伴随着他在文化成长的历程中逐渐成型的。当你在一种文化中长大的时候,那种文化便决定了你相信什么是有价值的和什么是真实的,进而也就形成了个人比较成熟的信仰和价值观,而信仰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在于它们是价值观的基础。
所谓价值观,就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套自身的价值观,并且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个人的价值观最终会转化成为实际行动,所以,如果想更深层次了解他人的行为,就要先好好参透他的价值观是怎样的。
二、信仰与价值观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然而,信仰和价值观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信仰是我们形成价值观的基础,一个人的价值观可能会通过他的信仰所反映出来,但是,价值观却是个人生命中的最终信仰。所以,信仰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人们价值观的集中表现。
三、信仰与价值观构成与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联系
崇高的信仰与价值观为社会凝聚力的形成提供了特殊机制。崇高信仰作为一种肯定性的思维方式,是形成民族精神的有力武器,是把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凝聚起来的重要途径,属于人类精神意识形成的一种独特机制。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反过来促使个体形成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信仰,通过共同的信仰力量把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统一起来,形成一致的价值观,从而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奋斗努力。凝聚力的形成及其强大程度制约着人类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活动,如果丧失信仰尤其是崇高的信仰,很难寻求别的有效途径来激活自己的心灵、激励自己的意志,进而导致社会凝聚力的消解与丧失。信仰缺失的人容易因怀疑心态而走向困惑,走向忧患,甚至从忧患走向幻灭。
崇高信仰是社会发展的健康支柱。信仰具有形成社会凝聚力的基本特质,能够使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与使命感,而崇高的信仰能够使人焕发勃勃生机和彰显生命活力。每个时代的信仰都带有时代的特征,但只有崇高的信仰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才能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并对社会发展提供现实指导。
只有这样,信仰才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也只有这样,信仰才能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需要。
四、当前中国社会信仰与价值体系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在中国,衡量一种信仰是否进步,是否适合时代的发展,主要是看它能否引导人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把全中国人民凝聚团结在一起。而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社会的转型,它不仅造成了社会结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还引起了社会信仰与价值体系广泛而深刻地变化,导致了尖锐的价值矛盾和冲突。价值冲突的实质就是价值观念的冲突。它既是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也是深化社会转型的重要原因。从表面来看,两种价值的彼此否定和相互竞争,如例道德价值信仰与利益价值信仰的冲突,政治价值信仰与文化价值信仰的冲突,等等。可是,一种价值和另一种价值就其本身来说是不会冲突的,发生冲突的是人们的价值评价和信仰选择。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人们往往因为追寻自己的目标而走得太快,没有停下脚步去真正思考一下自己的道德信仰还在不在,是否还会有恻隐之心。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人都要“一切向钱看齐”,只想着怎样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忘记我们做人最需要的优良品质。然而,我国的发展在贯彻社会主义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要把政府所承诺给人民的条件都落实到实际中去,使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有所保障,这样才会大大减少那些因为经济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道德标准的人,才更有利于建设一个和谐发展、国民共赢的美好社会。
五、如何以文化的发展重建信仰体系,提升人的价值定位
信仰作为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是现实生活在人的精神意识中的内化,它蕴含着丰厚的社会文化内容。对于任何一个信仰,都可以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三大维度上去具体地探察它的内蕴。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一名大学生,我们有必要探索一下,如何以文化的发展方面来带动整个信仰体系的重建。
在当代,面对新的时代变化,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构建人的精神信仰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前提下,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信仰体系,充实时代内容,这样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接受时代变化的挑战,战胜各种精神危机。
两千五百年前,管子就把“礼义廉耻”作为一个国家立国的根基了,“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一个丧失“礼义廉耻”的国家是不可能维持长久存在的,所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道德观的精华,使公民的道德意识得到苏醒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当然,在振兴传统优良文化的同时,社会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还是要有崇高的国家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作为保证的,在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确保“以人为本”,给国民个人价值的肯定和追求梦想的权利,让他们在重建自己信仰体系的同时,得到社会的认可,自身朝着个性且全面的方向发展,最后达到个人独立自由发展,价值定位得到提高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叶涛.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靳学民.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重建之信仰的发展维度.
[3]文化震荡背景下大学生信仰的缺失与重建.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4]柳士发.重建信仰,再造民魂.文化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