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梅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从教五至八年后,或许以为自己已成熟,可以轻松上课,然而如果我们不善于学习,不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就很可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甚至远远落后于学生。学习的方式有很多,如读教育专业类的书籍,听同行的课,参加学校及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等。学习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心去实践、去反思,实现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再发展。
● 博学勤思,素养再发展
工作五年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会处于一个平台期,这时候,应多参加各种组织活动,如各级培训活动、磨课、讲课等。这些活动对于打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瓶颈有很大的帮助。也许一次培训、一次公开课就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可以促使其专业更快速成长,甚至可成为教师专业再发展的契机。
发现不足是素养再发展的第一步,从此认识到补充教育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的重要,及将之应用于课堂研究与实践之中方式的重要。在任教信息技术第七年时,我参加了2008年山东省第一次暑期远程研修,这次研修成为我专业再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研修中,专家们广阔的专业视野、高尚的师德、深厚的理论积淀,高屋建瓴的讲授,拓宽了我的知识广度,帮助我扫除了专业发展道路上的制约瓶颈。从2008年第一次远程研修优秀学员到2012年远程研修优秀组长,我收获了递进式知识拓展、教育激情、开阔视野、扎实底气和内心丰盈。
提炼问题是素养再发展的第二步,不仅要有问题意识,而且要有问题的深度提炼技能,从日常生活中发掘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案例并形成问题研究,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是可以用技术来高效解决的。记得在教授学生递归算法时,有这样一道题目:教学楼上半层楼梯有12级,假设你在上楼梯时有时一步一级,有时一步两级,那么当你到达第12级楼梯时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前4级楼梯的走法,总结出变化规律,导出F(N)=F(N-1)+F(N-2)(N≥3)的递归表达式。养成从日常生活出发,思考问题的习惯,会让学生深刻全面理解问题的思维发展过程,明确解题思路,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良性循环的促进作用。
挑战自我是素养再发展的第三步,把自己置于公开课的熔炉中锤炼。从教五至八年,自觉已是一位老教师往往对公开课失去参与热情,失去了专业成长的催化剂。但是,我通过一次次磨课,思维在研讨中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课堂也逐渐得到完善。在任教信息技术第十年时,已经是潍坊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能手的我又从校引领达标课开始讲起,而后是市区优质课、省优质课,直至站在全国目标教学大赛的讲堂上不断锤炼自己。在经历备课的思想迷茫和异地上课的考验之后,才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和收获喜悦。这些经历,都能为课堂注入更多青春活力,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 超越模式,智慧课堂再发展
课堂是教师职业生涯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主要在课堂上体现。如果说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是从模仿参考入手,参考其他人的优秀教学设计,借鉴老教师的上课思路及方式,那么工作五年后的教师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随着时光的沉淀、经验的积累,一步步走向成熟,获得更多智慧。我们需要抛弃一些功利性的东西,为学生的发展大胆取舍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认真思考、用心经营,在课堂上尽情施展才华,与学生共建智慧课堂。
智慧的课堂是具有创意的课堂,不墨守成规,会让学生眼前一亮、身心投入。例如,《信息获取的过程与方法》这节课理论居多,比较枯燥,不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上这节课时,大胆尝试表演法,让学生模拟表演用何种工具到哪儿采集所需求的信息,即用肢体语言向别人表达信息。学生对此兴趣浓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之中,兴致勃勃地演出了一节精彩纷呈的课。这样的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表演中掌握了信息获取的过程与方法。学生的思维过程远比单纯的知识更重要。
智慧的课堂是充满快乐的课堂,能够引发学生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例如,在教授枯燥无趣的《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查找算法”一课时,我用学生熟悉又喜欢的纸牌游戏吸引了他们的兴趣,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让学生从反面放置的扑克牌中“顺序摸牌”找出指定的那一张,体会“顺序查找算法”算法思想;让几个学生从讲桌上依次摸牌,最终演变成排好顺序的一手好牌,体会“插入排序算法”;和学生玩猜牌游戏,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二分查找算法”。这样,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玩游戏过程中深刻理解了查找算法的精髓,教师也能轻松突破教学的难点。
智慧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让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达成对教学的完美追求。例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作品制作课,取消了对制作主题的限制,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积极健康的多媒体作品。这样的课堂,常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好多学生的作品创意及制作技术好得超出教师的想象。记得有个学生做的《生活》,不仅选题好,而且充分利用了所学的动画技巧,仅用PowerPoint就做出了绚丽的动画效果。学生的努力也让我更加注重课堂上的动态生成,从而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流程,享受教学相长的欢乐。
● 优雅为师,课堂理想再发展
优雅是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淡定需要底气,从容需要自信。这来自于从教五年、甚至是十年的积累与沉淀。在追求心目中的理想课堂中慢慢成长,越来越明白理想课堂在不断努力中会离它越来越接近。
理想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对高中学生来说,一周一次难得的信息技术课让他们满怀期待,但常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例如,有的学生想方设法地玩游戏、看视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拥有庞大的学生群体,要拥有一颗博爱的心,身体力行,严格律己,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从而端正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态度。
理想的课堂是动静结合的课堂,安静和热闹都是围绕学习而展开的。学生一进入机房,首先登录Moodle在线课程,浏览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要求,进入自主学习的安静状态,有不明白的问题时,他们再进行讨论,有时是很激烈的讨论。我时常深入其中,听取他们的不同见解。对于重点难题统一讲解,深度点拨,教学效果很明显。
理想的课堂是“无为而治”的课堂,教师不用为维持纪律而伤脑筋。对于个别调皮的学生,有时的无为即有为。曾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几次把其他的任科老师气得脖筋高挑,声嘶力竭,而他仍是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在课堂上,他也曾不止一次地试探过我。但我不刻意地去刺激他,避免和他发生正面冲突,而是刻意去寻找一个表扬他的机会。有一次,我下发给学生一篇页数比较多的文章,让学生排版,在选取整篇Word文档时,问学生有几种方法,这时他表示想试一下,我把表现的机会给了他。他很熟练地向学生展示如何快速选定整篇文档的三种方法,赢得了同学的赞赏。在以后的信息技术课堂上,让他当小老师,教基础差的同学。他很乐意做这些“苦差事”,并且上课听讲也认真了,成为我课堂上的得力助手之一。
总之,不管是从教五年还是十年,我们面对的依然是新技术、新教育。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付出才能实现专业再发展。抱有一颗进取心,以饱满的热情、平和的心态、高超的技艺,展示课堂的魅力,不断超越过去,才能体现专业再发展的实践价值。
苍山点题
专业发展是长期的工作,内容多、过程慢,有机遇、环境等一系列外部因素影响着它。也有很多内在的因素制约它,如个人的定位、专业的技能等。以往的经验是,教师如果在三到五年内找不到专业发展的节奏,会亦步亦趋、效率低下,形成疲惫感。如果在五到八年间进入职业倦怠期,就会找不到专业发展的方向,让自己错过黄金期,形成发展平台期。因此,从教前十年专业发展非常重要,既包括专业的技术、专业的素养,还包括专业的层次。要在专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有所作为,就要充分准备又要轻装上阵,追随内心又要凸显个性,完成专业发展的及时、合理、科学的阶梯式进步。
第一篇文章,是作者在本地青年教师论坛上的报告,以专业行程为线索,展示一位信息技术教师成长的经历和提升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与共鸣。
第二篇文章,是作者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的所做所感,以个人的成长为例,带给我们很多真实的经验与反思,对年轻教师有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专业发展,是自己的教育生命体的成长,有阳光雨露,也会遇到风雪冰霜。在这个旅程中,要做早起的鸟儿去找食,通过珍惜机遇、刻苦努力、共同进步、准备能力、开拓视野等多种方式,在一路风景中不断反思、展望,出发、再出发,不断寻找更美丽的成长风景。期待每一个人,都做一个专业有准备、内心有自信的人,都会是一个脱离了迷茫、倦怠和尖刻的人,以厚实的专业基础和高端的专业视野,成就专业发展的美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