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
随着新课程的深化,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价值和学生学习效率的综合反映,笔者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多年,拟结合教学实践从“听”、“说”、“用”三个角度浅析如何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一、多维感知。激发“听”英语的兴趣
“听”英语是语言信息输入的重要一环,亦是学生模仿学习的过程。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小学生在入学前很少接触,生活中也缺乏语用环境,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对“听英语”兴趣度不高,最终导致英语教学出现了障碍,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听”英语的兴趣呢?
1.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组织教学
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听英语热情的激发。从对英语素材的兴趣来看,学生大多喜欢一些有情节的小故事、对话和英文歌曲,根据学生的情感偏好,我在教学中时常选择有情节的英文小故事,同时配上情景解析图,确保学生能够听懂,让学生融入到英语情境之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听”下去的欲望和要“听”的热情。
2.借助肢体语言丰富“听”英语的情感
理论研究表明,教师口头教授时的语调、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都能有效地撞击学生情感的撞针,枯燥的缺乏变化的口头表达还不如录音机的播放效果好。我在实践中也发现,在给学生讲英语小故事时,如果加入手势和面部表情,或者是讲的时候与学生短暂的目光接触,学生都会表现得很兴奋,课堂教学内容也显得更为丰富和深刻。英语教学过程中科学运用肢体语言能够达到有效传递思想和表达感情的多重功效,让有声语言“听”起来更具感染力。
二、浸润渗透。培养“说”英语的习惯
英语是交际类语言学科,与人交际离不开“说”,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具体应注意如下几个环节。
1.及时纠正错误发音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学生都想着要说,但是又怕自己说错了,如果能够有效地传递自己的信息,就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拼读,切忌让他们机械地记忆,如果发现学生语音存在不准确现象,必须及时予以纠正。
2.渗透语音正确拼读思想
小学生在初始学习英语时,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都很强,这是好事,更应该充分利用。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一些常规的拼读规则渗透到词汇教学之中,通过介绍词汇发音,实现单词拼读的意识的自然渗透,实现单词的音、形、义的有机结合,进而强化学生对词汇发音规则的记忆。具体做法上,可以先让学生认真听教师是怎么读单词的,然后自主判断自己听到的单词由包含几个音节,这一过程具有挑战性,学生很乐于参与。
三、创设平台,体验“用”英语的乐趣
1.创设交流平台让学生进行对话、表演
学以致用,如果学生能够用自己学到的英语进行交际和表演,当学习的价值得到自身的肯定时,能进一步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我们应积极搭建平台让学生进行对话、交流。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了“Hello”、“Nice to meetyou”之后,就创设了平台,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打招呼交际。
在教学中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为基础,设计这些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度较高的对话情境,绝大多数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能很快地参与到语言交流中来,在交流中内化知识,强化交流能力,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模拟现实进行角色扮演
生活中很少有用英语的真实情境,我们借助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深挖生活中有价值的而学生又感兴趣的交际话题来创设情境,在此情境中师生分配角色,共同表演。
例如:我们可用讲桌当作商店的柜台,学生的用具当作商店的货物,实地演“顾客”和“售货员”,用自己熟悉的句子进行购物对话,借助于这些具体的情境,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用学过的句子进行交流对话,知识和能力在交流中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总之,有效的英语教学应该是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脑、口、手等多感官参与进来的有意义活动。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