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省中考历史B卷

2013-04-29 00:44河南省中考历史命制组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3年7期
关键词:材料

河南省中考历史命制组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独立答题。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林则徐和魏源都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都注意了解研究中国以外的世界情况,并编译书籍介绍宣传。他们的目的是

【 】

A.了解西方,抵御侵略 B.模仿西方,民主共和

C.学习西方,变法图强 D.兴办工业,“自强”“求富”

2.“庚子(1900年)和辛丑(1901年)之交,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它意味着旧式的民族反抗和斗争难以改变中国的命运,民主革命的涛声已经隐约可闻。”下列选项中能够印证“民主革命的涛声”的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所具有的新“姿态”是 【 】

A.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B.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C.是一场爱国运动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4.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主张“实业救国”并在实践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

A.康有为 B.张謇 C.聂耳 D.李大钊

5.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此报告 【 】

A.反映了国共合作的破裂

B.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C.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

D.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6.“1913—1920年,全国新设面粉厂47个,面粉出口量急剧增加。1913—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增长了157.9%;织布机增长了188.9%。”材料主要说明【 】

A.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较快

B.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的压制

C.民族工业发展极不平衡

D.民族工业受到封建统治的阻碍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短短三年内,经受了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等方面的严重考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下面不符合这一时期特征的名词是 【 】

A.和平解放 B.“最可爱的人” C.分配土地 D.赎买政策

8.尼克松说:“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原因之一是这种友好关系将会给双方带来明显经济和文化利益。原因之二在于原子时代这一严峻的现实……”材料中体现的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有 【 】

①苏联的威胁 ②经济文化利益 ③核武器的威胁 ④朝鲜战争的失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大跃进” B.设立经济特区

C.“一国两制”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省级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材料直接反映出党和政府确定的基本国策是【 】

A.共同富裕 B.民主协商制度

C.民主改革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1991年,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下列我国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主权国家”含义的是 【 】

A.和平 B.不结盟 C.多边外交 D.独立自主

12.1989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始实施“希望工程”,主要援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继续学习,协助政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是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具影响力的公益事业。下列选项中与“希望工程”实施无关的是 【 】

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援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

C.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D.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13.右面材料显示的科学技术进步为哪一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蒸汽机的改良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4.“随着市场的开拓,欧洲的经济发展愈益加快。18世纪在英国开始了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上述材料缺少了对工业革命哪一方面的描述【 】

A.兴起原因 B.出现时间 C.开始国家 D.代表人物

15.1819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说:“我们的政体应该成为一种建立在民权基础上,使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尊重公民自由,废除奴隶制度,取消等级特权。”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玻利瓦尔上述思想的有 【 】

①分权思想 ②君主专制思想 ③共和政体思想 ④自由平等思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6.下列伟大成就中,能够体现“阐述了自然界客观运动及其规律,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强大工具”的有 【 】

①贝多芬的音乐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 ③牛顿的经典力学 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罗斯福说:“我们就好像预备队,先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某种程度上,英国也可以说是第一队的队员。”这段话没有涉及到的事件是 【 】

A.德国战败投降 B.苏德战争爆发

C.中国抗日战争 D.英国对德宣战

18.对下表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

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表

A.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各国的发展

B.美国失去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C.美国的援助促进了日本的发展

D.日本的平均经济增长率领先于美英等国

19.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全球化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和谁相连,怎样相连?”这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

A.计算机互联网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航空航天技术

20.某部著作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斗争,歌颂了革命青年的英雄业绩和献身精神。该著作的作者是 【 】

A.海明威 B.德莱塞 C.奥斯特洛夫斯基 D.高尔基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5世纪,由西欧经地中海到达东方的商路受到阻碍,欧洲一些国家相继开始了海外探索、考察、寻找黄金和市场的活动,使欧洲与亚洲、美洲、非洲等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1)材料一反映的古代商路是什么?它最早形成于我国什么朝代?(2分)

(2)唐太宗时期,沿此路西行,前往天竺研习佛法的高僧是谁?回国后,他以亲身见闻写成了什么著作?(2分)

(3)材料二所说的“活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

22.(6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日本大举侵略中国,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再度合作,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材料三 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所反映事件分别使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什么阶段?(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举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一个例子。(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有哪些。(2分)

2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材料一内容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确立了什么样的土地所有制形式?(2分)

(2)结合材料二概述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奋斗目标。(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可以运用的经济手段有哪些?上述三则材料所体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3分)

24.(6分)阅读有关法国的大事年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762年 卢梭《社会契约论》出版

1789年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871年 巴黎公社建立

1938年 参加慕尼黑会议

1939年 对德宣战

1951年 加入欧洲煤钢联营

1967年 加入欧共体

1993年 加入欧洲联盟

(1)依据大事年表,指出法国1789年革命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大革命期间颁布的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要文件是什么?(2分)

(2)结合上表和所学知识指出1871年革命的思想基础是什么。这次革命的历史意义有哪些?(2分)

(3)从1939—1951年法德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这一变化的推动下,20世纪下半期欧洲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2分)

25.(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动摇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战争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系,构建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了雅尔塔体系。这个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对避免新的世界大战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在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东剧变,华沙条约组织解散,特别是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以及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此,雅尔塔体系完全瓦解。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在哪里?(1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有哪些相似之处?(3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尔塔体系完全瓦解的标志是什么?之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了什么趋势?(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非选择题部分具有开放性,评卷人员应根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评分细则。

2.评卷时,考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且和题意相符均应给分。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C 3.B 4.B 5.C 6.A 7.D 8.C 9.B 10.D 11.D 12.C 13.B 14.D 15.A 16.B 17.A 18.D 19.A 20.C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5分)(1)丝绸之路;(1分)西汉(或汉朝)。(1分)(2)玄奘(或者唐玄奘);(1分)《大唐西域记》。(1分)(3)新航路的开辟。(1分)

22.(6分)(1)图一:局部抗战;(1分)图二:全面抗战。(1分)(2)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族抗战等);(1分)举例:台儿庄战役(或百团大战等)。(1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或牵制大量日军);(1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或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1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3.(7分)(1)事件:土地改革;(1分)所有制形式:农民土地所有制(或农民私有)。(1分)(2)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分)实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或完成三大改造)。(1分)(3)手段:计划;市场。(2分)共同目的:发展经济(或发展生产力等)。(1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4.(6分)(1)启蒙思想;(1分)《人权宣言》(或《法典》)。(1分)(2)马克思主义;(1分)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分)(3)从对抗到合作;(1分)一体化(或加强合作,走联合道路)。(1分)

25.(6分)(1)欧洲。(1分)(2)都形成于世界大战后,都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瓜分世界,美国都是重要的力量等。(3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得3分,多答不加分)(3)苏联解体;(1分)多极化趋势。(1分)

猜你喜欢
材料
◆ 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 焊接材料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新材料俏
LED封装材料
LED封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