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多措并举 探索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径

2013-04-29 00:44李君楼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郸城县井盖项目区

李君楼

“今年的井盖结实耐用,不用取井盖,就可以浇地打药,用着方便,而且还安全,也不会被弄掉或弄丢而毁掉浇灌井了。”这是河南省郸城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农民向记者讲得最多的一句话。

郸城县2010年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以来,农业综合开发技术人员贴近项目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通过学、研、改,不断提升工程设计水平,井泵池、变压器房、桥涵等单项工程设计都得到大幅改进。以往项目区的井盖很容易被掀起来,浇灌使用过后,往往没有再盖住井口,时间一长井里被填充了杂乱物而无法使用,还耽误了农作物浇灌。对此,郸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郸城县农开办)集思广益,井台深埋一体式浇筑,井盖加厚取孔式设计,用吊机把井盖盖住后,人力难以搬动移位,兼顾牢固耐用和灌溉用水、日常少量用水的需要,既不影响农民的浇灌使用,又使机井寿命延长,很受农民喜欢。

郸城县总耕地面积163.7万亩,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但农业基础设施差,生产水平较低。县农开办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生产能力,围绕项目规划、工程监管、资金管理,创新机制,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次获得省、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在项目规划上,郸城县农开办充分尊重项目区群众的意愿,兼顾专家、学者的意见。通过宣传发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组织有关单位对项目区的沟沟河河及每一块土地认真勘察,科学定位,对井、桥、路精确定量定位,按照编号逐一登记,确保项目设计科学,定点定位合理,农民需要啥建啥、缺啥补啥,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在项目实施上,郸城县农开办结合“红旗渠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需求,采取“沟路拉框架、桥井紧配套、线管续完善”的“三步走”方案,规避集中施工产生的窝工、延工、施工掣肘和庄稼损毁问题,做到项目实施的有序、高效,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当年项目当年完工,当年受益。

在项目监管上,由行政村推举群众代表参与项目监管,通过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监管水平,结合项目区公示,随时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管作用。结合职能监管,实现项目监管不留死角。通过“两会”“两促”,即定期召开县、乡、村监理人员和农开办四方人员周二例会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问题,部署一周工作;不定期召开施工现场推进会,通过现场观摩和学习对比,促进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牢牢把握进料、基础、配合比、浇铸、下管、下料、刷洗等桥井路关键环节的施工监管,做到关键环节不出纰漏。严格执行“四个凡是”,即凡是不按规划位置施工的不予验收;凡是关键环节不报验的不予验收;凡是存在质量问题的按报废工程处理,并录像存档备案;凡是消极施工,致使工程进展迟缓的给予处罚,甚者取消施工资格,从而有效封堵了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施工漏洞。

在财务管理上,采取招标选定施工单位、签订承包合同、编制工程预算、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监理认证、编制工程决算、审核报账单据、办理结算手续的“八步法”报账流程。使报账流程紧密相连,环环紧扣,构建统一完整的县级报账制管理运行链条。农开办明确一名负责报账监管员,坚持不符合工程计划、预算的不报账;不符合资金使用范围的不报账;报账手续不全的不报账;违反拨款程序的不报账;票据不规范、不合法的不报账;工程不验收不报账的“六不”报账制。使报账程序严谨、操作规范透明,保证了项目资金安全、高效。

强化“农开”队伍建设,把提高“软实力”建设作为提高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重要抓手,大力弘扬“务实创新、和谐奋进、爱岗敬业、献身开发”的精神,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廉政教育工作,努力打造专家型农业开发人才。项目实施期间,工作人员不畏寒暑,扎根一线,全职全责,为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的顺利开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猜你喜欢
郸城县井盖项目区
井盖上面智慧多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郸城县种粮农户投入行为研究
郸城县
郸城县2012年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小井盖学问大
井盖上的艺术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郸城县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