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湘彦
似乎一夜之间,有关微信收费问题的争论尘埃落定。4月23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微信等新业务是否收费应该由市场决定,工信部不会进行干预。针对4月11日腾讯公司微信产品团队发布“微信绝不会对用户收费”的信息,工信部表示支持和欢迎。
从“必定”收费到目前的“不会干预”,微信付费纠结被打开,然而,微信战争却只是刚刚拉下炮衣。
创新者的革命
微信仅仅是移动互联网上的一款App而已。
但正是这样一个App,却扮演了终结者的角色,坐拥3亿用户的微信让电信运营商的根据地短信、彩信和语音通话很受伤,特别是短信这个昔日的终结者,在移动互联网和微信的强大攻势下,已经呈现出被革命的状态,中国联通在其年报中就明确表示,源于语音、短信等业务的下滑,2G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1%。
“微信不仅仅在革短信的命,同时也在革腾讯自己发展多年的移动QQ的命。”IT时评人许松松告诉笔者,“大多数使用者将QQ号和微信号绑定后,大多数人会因为移动互联网的特性和微信强大的社交功能而选择只使用微信,而非功能重置且不具备更多拓展性的移动QQ。”
微信其实只是一个代表,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来说,它其实是陌陌、见见、啪啪等的OTT应用的一个“代名词”(Over The Top,即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而微信的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强大,从没有用户到1亿用户,微信用了433天的时间;从1亿到2亿,5个月时间;从2亿到3亿,4个月的时间。而与之“同而不同”的陌陌、见见等,因为没有腾讯IM即时通讯这样屹立于传统互联网的强大受众平台,在用户数量上则相形见绌,但也聚合了从百万级到千万级不等的用户群体,同样在蚕食着电信运营商原有的彩信、短信乃至语音通话的领地。
即使微信收费了,即使真的如业界调查的一旦收费,即七成用户抛弃微信,其实也不能改变短信等运营商业务江河日下的命运,许松松如是说。
微信今日对短信的终结,和当年短信终结寻呼业务何其类似。而这一切的取得,正如张峰司长所言:“我国互联网企业最具创新意义的产品之一。”这是长期背着山寨骂名的腾讯最值得骄傲的一个产品,而其能够风靡,关键就在于,它不仅仅是短信、彩信或通话业务的替代品,也不是即时通讯软件的手机版,而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位置服务、社交需求和免费语音交互的用户需求的创新型产品。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就曾发出警告,除了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外,微信等OTT业务是中国移动作为传统运营商所要面对的重要的挑战之一,他称,“来自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从我个人来说这个竞争更可怕一点,为什么?他对你的传统业务有替代性,比如微信替代我们的短信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我们的语音,这就是最大的威胁。”
即使没有微信,也会有其他产品成为短信终结者……
运营商的背水一战
电信运营商并非不知道通过行政手段让微信收费而使其式微并不足以改变自身短信业务的命运,至多只是延迟。
就在工信部宣布不干预微信收费问题同时,中国移动研究院官方博客发布长达5000字的博文《微信收费究竟挑战的是什么》表达了微信应当收费的观点:如果微信不收费,相当于行业默许了腾讯这种践踏运营商“红线”的行为,直接后果是腾讯之后平步青云,各类其他即时通信软件会纷纷毫无顾忌使用运营商网络资源。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工信部张峰司长所说的“互联网企业利用了基础运营企业的宽带网络来发展自己的业务”言辞的一种回应。“电信运营商的下一步,将势必通过舆论攻势和自身的资源优势来压迫腾讯及早实现微信收费。”一位移动互联网业内人士告诉笔者,“一旦成功,诸如陌陌、见见等OTT应用将成为下一个收费目标,毕竟电信运营商掌握着真正移动互联网的大入口,想要不留下买路钱,其实很难。”
而运营商也并非仅仅停留在口诛笔伐之上,就在工信部新闻发布后会,当晚,三大运营商的联手反制即告展开,临近午夜,深圳顶峰科技CEO董迎军发微博表示,今晚10点左右收到中国移动应用商店邮件称,“中国移动互联网基地携手中国电信爱游戏和联通宽带在线有限公司,将于2013年5月17日正式发布融合计费SDK,三大运营商10亿用户首次向你敞开了。”
此举将打通三大运营商的领地,实现一次开发,全面覆盖;一点接入,共同发布。龙博微科技CEO杨子文认为:“很显然,运营商不打算让自己沦为OTT们的管道,他们修了路,自己就要在‘市场条件下收过路费。当然,这样打通平台,移动互联网用户是乐意接受的。”
而对于电信运营商的下一步策略,杨子文分析称:“收费与否,都难以改变运营商原有业务的颓势,而他们必然会借助收费的契机,推出和强化自己的OTT产品,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甚至可能制定行业标准,以此来限制竞品的市场发展。”
这其实就是电信运营商的长远战略,且目前已经在运作,例如中国移动近期启动了新的飞信服务商招标工作,并将飞信中增添视频通话等功能,还拟在手机桌面、ROM等方面增加用户黏性,用以对抗微信。
然而,诸如中国移动的飞信、中国电信的翼聊和中国联通的沃聊,尽管也OTT化了,并且有的产品推出的比微信更早,其依托于运营商原有用户基数下的黏合度甚至一度占据了市场主流,但仍然在和微信等互联网公司的战争中落入下风,其个中关键依然是创新度不足,害怕分割了自己原有业务的领地,结果最终自己的蛋糕送给了对手。
微信必然会收费,即使运营商不压迫,微信等OTT产品的商业化之路也是必然,微信近日探索和游戏的结合,探求自媒体之路和推出公众平台等,都是在向商业化上探索,只是它们希望走类似网络游戏的模式,即“免费畅玩,增值业务收费”和“用户免费、广告商付费”。
公关战 为了微信的一切
微信收费大战其实只是一个战术级考虑,真正战略级的考量还是运营商要为自己的OTT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然而,真正在战场上角逐的还不是微信和运营商,打得如火如荼的网上骂战中,许多看不见的手,正在操纵着大众的情绪,并谋划着微信的一切。
今年1月,“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透露,“从2012年的全年数据来看,电信运营商短信量比去年下降20%,彩信量下降25%,电话业务量甚至也下降了5%。”随后大量的舆论皆以此为信息展开了“微信干掉短信”的报道和评论,并有声音开始说微信应该收费。尽管随后公布的运营商业绩和此大相径庭,但舆论让运营商坐不住了。
运营商提出微信收费的请求成为了引爆器,但运营商自己还没有掀起舆论攻势,就已经有高级“微信黑”代劳。一时之间,“微信要收费了”和“大家快来用Line吧、用陌陌吧”等言论在微博、论坛乃至微信自身上到处传扬,而和微信相似的各类OTT们也在拼命抢客。“这一幕和当年3Q大战时,其他即时通讯软件所做的一切颇为相似。”杨子文称,“本来水不浑,可各方势力的公关战,硬生生把微信收费这个其实杀伤力并不强的议题变成了纷飞的大字报。”
当3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微信有收费的可能时,整个舆论在此前的信息铺垫基础上,雪崩了。抢客变得明目张胆,而如果微信不及时发布绝不收费的公告,短时间内流失的用户将会难以预计,而更可怕的是,一旦朋友圈子发生转移,微信好不容易建立的黏合度也会随之转移到其他OTT之上,并从微小流失转变成一夜之间清盘。这是任何社交网络都不敢去想象的结果。
整个三四月间,有关微信收费与否的传闻在看不见的手操控下,不断地被炒热,而一些受访者亦表示,这段时间内,微信上朋友们的活跃度似乎也变得低了。而值得注意的是,许多OTT都在此期间大量地展开新版本的推广攻势,其中也包括电信运营商自己的OTT。
“如果继续如此纠结下去,再有一两个月,结果就会很明朗了。”许松松认为:“这恰恰是那些不在正面战场上角逐的一些企业所乐见的。”
打不过就下黑手,成为了互联网竞争的常态,从杀毒软件此起彼伏的口水战到各大互联网企业之间不断指责竞品抄袭的风波,互联网这种不以创新为主业的竞争状态,不过是在微信上重演,仅此而已……
(作者为知名IT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