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赣南客家茶亭

2013-04-29 05:14方观音
关键词:客家茶亭赣南

方观音

摘 要:在传统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等诸种原因,客家地区的茶亭遍布各地,对社会经济、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影响特别突出。本文拟对客家地区茶亭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厘清其概念,阐释其功用。

关键词:赣南;客家;茶亭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7-0153-04

一、茶亭概念的厘清

亭,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在东周的时候,各国边境线上就建有许多亭,当时有“十里一亭”的说法,它们是士兵放哨的场所,也是交通站。到了秦汉的时候,官方又在十里长亭中间建一种传递邮讯的短亭,这也就有了后来的“长亭复短亭”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演变,长亭和短亭原来的边防与传递邮讯的功能逐渐消失,而成了行人躲避风雨、休息歇脚的好去处,同时也成为情侣、亲人依依惜别的地方。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上流通的人增多了,尤其是交通要道上,而古代社会不像现在交通发达,基础设施也没那么完善,人们出门只能靠双脚,顶多用马车,路途耗费时间长,不能来去自如。这样的一种状况必然使行人需要一个可供休息的小场所,于是为了给行人提供中途休息、遮蔽风雨、消暑解渴的场所,一种可以供人休息、避风雨、甚至供茶水的亭子应运而生了。它们代替了原来的长短亭,建在十字路口、大路旁、小径、桥渡、山路及山腰等处。人们对它们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有称“凉亭”、“路亭”、“风雨亭”和“茶亭”这么几种。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个称呼呢?这些称呼是同一个意思,还是有所区别?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又在哪里?

顾希佳在他的《茶馆·茶亭·茶会——运河与茶忆旧》中说:“茶亭,在南方山区又称茶寮。这是一种传统的社会公益事业。古代在一些交通要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置一个凉亭,历来有“长亭连短亭”的说法,运河两岸,历史上也留下了不少这样的凉亭。凉亭又叫风雨亭,本是给过往行人歇脚避风雨的场所。如果有人做好事,就会在这里免费供应茶水,给行人解渴。”①

过婉珍、钱精政、马灿娟、孙雪卿合著的《古临安的茶亭》中写道:“茶亭、凉亭、路亭,人们习惯于将它只当作休息、避雨之场地,在茶亭、凉亭发生的事,也作为一种现象看待,从来没人把它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茶亭、凉亭虽叫法不同却意义相同,在相同意义中又略有差别。比如凉亭、路亭都在路边、路口,便于人们施茶。但真正意义上的高雅文化的茶亭却设在高山寺院或半山途中,高僧、名人、诗人等到寺院后均在茶亭中品茗、观景、叙旧、作诗、绘画等。”②

曾长生在他的《茶亭与风雨亭》中写道:“有人说‘茶亭就是‘风雨亭,‘风雨亭就是‘茶亭,其实不然,两者在选址、结构、民俗等方面都不尽相同。”③其后,曾长生分别在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它们的不同。他认为在选址上,“风雨亭”没什么“地理”要求,随便在路旁建一个亭子可以躲避风雨就行了,而“茶亭”讲究“地理”要求,在建造时都要请风水先生先查探风水;在结构上,“风雨亭”一般只有一条或两条垂直方向的门,对梁的摆布没有什么特殊性要求,而“茶亭”必须是两条门,而且两条门必须直通;在民俗上,泥手、木匠建“风雨亭”用过的工具,可以继续使用,匠人、先生建“茶亭”用过的工具,必须丢弃,不能继续使用。

从以上三个短材料来看,顾希佳认为凉亭就是风雨亭,而在凉亭或风雨亭中供应茶水,又可将它们称之为茶亭;而过婉珍等则明确强调“茶亭、凉亭只是叫法不同,意义却一样”,同时指出它们的细微差别是凉亭、路亭设在路边、路口,而传统意义上的茶亭设在高山寺院或半山途中,供高僧、名人、诗人品茗、观景、作诗等;曾长生则从茶亭与风雨亭的选址、结构、民俗上解析了他们的不同。综合这些因素,笔者认为“路亭”、“凉亭”、“风雨亭”、“茶亭”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而他名称的不同只是人们对他们称呼上的一种习惯的不同而已。比如“路亭”,可能一个亭子建在了路边,人们根据它所处的位置就称它为“路亭”了。“凉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供休息或避雨的亭子”,从它的字面意思我们也可以知道它是供人乘凉休息、躲避风雨的亭子,人们根据某个亭子具有纳凉避雨的实际功用称它为“凉亭”。而“风雨亭”从其字面也可以看出,它是躲避风雨的亭子,它的名字也是从它的实际功用中获得的。

根据这些分析,笔者觉得“路亭”、“凉亭”、“风雨亭”虽然有些差别,但是其本质上是一致的。人们根据它们的位置给了它们不同的称呼,后来一些乐善好施的人在在亭中施茶,所以它们又有了另外一个称呼,即“茶亭”。

当然,“路亭”、“凉亭”、“风雨亭”、“茶亭”和旅游景点中的“观景亭”又是有区别的,虽然这些“观景亭”也具有避雨、休息的功用,但是他们在受众人群、建造人、造型和建造目的上都有不同。

从受众人群来看,“路亭”、“凉亭”、“风雨亭”、“茶亭”主要是一些劳苦大众或者要外出行商因路途遥远需要在途中休息的商人,而“观景亭”主要是供游客用,他们的娱乐休闲性质比较强,且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社会地位相对高或学识相对高的人,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经济能力及闲情去游玩。

从建造人来讲,“路亭”、“凉亭”、“风雨亭”、“茶亭”的建造者多是一个宗族中的精英人物,或者在这个精英人物的带领下合众修建起来的亭子,他们在族众当中富有知识与才干,如道光《石城县志》中写道:“乐善亭,在城北十里长乐监生陈作常建。”④从其中可以看出建造者陈作常是一个监生,富有学识才干,他能独立建造一座茶亭,也说明他在族众当中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而“观景亭”多是一些社会地位高,更加有身份的人建造的,同时有些“观景亭”也可能是政府倡建的。如中华民国六十四年版《赣县志》这样写道:“欺春亭、晓光亭,皆在府治内,宋嘉祐间,知军赵抃建,思贤楼手植七松,因以名亭。绍兴间,知军会造修葺。庆元六年,张显谟改燕喜堂,为章贡道院杨万里记。嘉定间,赵时逢改思贤楼为东楼,知军胡矩又于其左建月华楼,楼下有朝彻堂,堂后为欺春亭,又后为晓光亭。”⑤从材料当中可以看出建造“欺光亭”、“晓光亭”的为知军赵抃,后面对它们进行修葺的人也是知军,这些人的官职都比较高。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是两级制,即府、州、军、监为一级,县为一级。宋朝的地方官均以中央官吏派出任“知某某事”,高级官吏则称“判某某事”。以州为标准单位,多称“知某州军州事”。知州照例兼厢军正印职。除知州外,每州设“通判”一人,其地位类似隋朝通守。州一级发出文件,必须通判签署,才能生效。目的就是要牵掣一下知州的权力。

从造型来看,“路亭”、“凉亭”、“风雨亭”、“茶亭”多古朴大方,设计相对简单,像赣南地区的茶亭多是四角形,用瓦盖,里边靠墙的两边分别砌有石长凳供路人休息,造型非常简单实用。而“观景亭”的造型更加精致美观,廊柱和盖顶还有各种精致的雕刻,体现一种高雅的气质。

从建造的目的来看,“路亭”、“凉亭”、“风雨亭”、“茶亭”供路人休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观景亭”多为旅游观光,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并不紧密。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给本文研究对象定义为:“供路人休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主要建在交通要道、十字路口、大路旁、小径、桥渡、山路及山腰等处,由族中乐善好施的人或群众建造的具有实际功效的亭子,即为‘路亭、‘凉亭、‘风雨亭、‘茶亭。”为了方便起见,本文将研究对象统称为“茶亭”。

二、赣南客家茶亭概述

我国茶亭始于唐代,盛于明、清。⑥据史料记载,早在五代时期,婺源有一位姓方的阿婆,为人慈善,在江西赣浙边界浙岭的路亭设摊供茶,经年不辍,凡穷儒肩夫分文不取。她死后葬于岭上,人怀其德,堆石为冢,县志称该墓为“方婆冢”,人们又称为“堆婆冢”。方婆在浙岭茶亭烧茶礼客影响深远,有的乡人效仿其德,并在茶亭中挂起“方婆遗风”的茶帘旗。南宋时,婺源茶亭较为普遍,相传这与理学大师朱熹的提倡有关。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朱熹回乡扫墓,见城东石壁下有一泉水,过往行人均免费饮泉解渴,与外地“饮水投钱”的习惯相反。朱熹见到十分兴奋,亲笔在此写了“廉泉”二字。由于朱熹在当时影响很大,婺源人按照他的教诲多设茶亭免费供茶,费用由村族支付或积善人家出钱,称为“方便茶”或“大路茶”。在这些故事的影响下,人们也纷纷慷慨解囊,捐资捐田建起一座座茶亭,并且施舍茶水以便行人。

赣南客家地区的茶亭在明清时也相当多。明清时期赣南农村经济发展很快,异地物产的交换,集市、圩场的建立,商贩、商旅的形成,州县之间互通有无,往来日渐频繁。由于运输工具的限制,货物都是靠肩挑或者驮运,这促成了商业步道的形成。这些商道穿过田野,穿过山坳、深谷、河流。随后又出现了供马车、驴车、独轮车等运输工具通过的车道。尽管后来产生了车道,但行商在路途中耗费的时间仍然很多,于是需要在途中建立一种可供休息的场所。沿着商道,在不同距离间,自发地建有方便商客、行人的私营客店和客栈,它们规模小,设备简陋。为方便商贩及其他过路行人,有的每隔4到5里建一凉亭,即为茶亭。这些茶亭总是在酷暑的夏日为劳苦百姓及商旅大众送上清凉的慰藉。

据笔者目前搜集的资料来看,赣南各县的县志当中都有关于茶亭的记述,有的在津渡中专设篇章记述茶亭,有的则在人物志中提到某人乐善好施的建亭行为。如同治版《会昌县志》在“舆地说”这一章节中分西路、南路、北路、东南路、西南路分别记叙了十多处茶亭,而且都标明了他们离县城的距离,如“一西路,出南门南行十里至风雨亭”。⑦而《会昌县志》人物志当中也记载了十多位善士捐资建亭的善举。道光《石城县志》则专设篇章罗列近百处茶亭;同治《于都县志》当中也记载了约四十处茶亭,更为惊人的数目在《宁都直隶州志》当中,专篇记载的茶亭数目就有300多处。这些县志、府志当中记载的都为官方的数据,而赣南地区的茶亭还有很多没有记录在官方文献当中的,可见赣南客家地区茶亭数量的庞大。下面是根据笔者对赣南部分县茶亭资料搜集情况所做的统计表: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会昌县所记载的茶亭有11处,石城县有89处,于都县有39处。宁都直隶州用现在的地域概念来讲,包括3个县:宁都县、瑞金县、石城县,其中宁都县茶亭数量最多,有269处;石城县次之,62处;瑞金县,10处,总计341处。宁都县、石城县茶亭数量较多,说明比较集中。总的来看这里只列了赣州5个县的茶亭情况,而剩下的13个县市还未做统计,5个县的茶亭数量已经有好几百个,如果赣南18县市都算上的话,数量之庞大可想而知了。那么,为什么客家地区茶亭如此之多,其兴建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我们下面需要探讨的问题。

三、赣南客家茶亭繁盛的原因

王天鹏在《客家茶亭文化刍议》当中认为:“茶亭文化之所以在客家地区如此繁盛是和客家人的历史渊源以及客家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⑧他认为客家人从中原远徙闽粤赣地区时的艰辛,令客家人深刻地体会到在长途跋涉的途中有个歇脚之地的重要性,茶亭不仅为客家人的南徙提供了遮风避雨的场所,同时也提供了客家人继续走下去的力量。于是等客家人稳定下来后,怀着无限的感激情怀纷纷修建茶亭,为商旅行人和田野劳作者提供遮风避雨、休息纳凉和提供茶水的亭子。王天鹏老师还认为,客家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也是茶亭繁盛的原因之一。路途的艰辛必然导致行走的艰难以及耗时的增多,行商以及其他行人休息的频率也就增大,所以需要更多的茶亭来支撑这种频率。

笔者认为除上面所述的两点原因外,客家地区茶亭的繁盛还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气候有关。

明清之际,全国的经济都发展较快,且蕴含着新的经济因子,在这个时期,江南经济继南宋经济中心南移后又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农作物产量也大大提高,于是在主要交通要道过往的行人也增多了,行商不断,由此一批批的茶亭应运而生。另外许多经商发家的人也不忘茶亭给自己带来的慰藉,纷纷捐资修建茶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客家地区的人们是从中原迁徙而来的,虽然赣南地区教化较晚,但是由于客家人是从中原而来,儒家思想根深蒂固,而儒家思想中又强调“仁、孝”,所以但凡有能力的善士都愿意为民做好事,于是一批批的茶亭在这些善士的倡议下建造起来。如《宁都直隶州志》记载:“白华亭,县南冈龙山。邑人赖小苏为母祈寿建。”⑨这是因“孝”而建。再如同治《会昌县志·人物志》载:“王惟勤:道光二十五年。在当田坝捐建行休亭一所。相连房屋三间。递年施茶,捐田二坵,谷地六担。”⑩这是因“仁”而建。所以,赣南客家地区保持的儒学思想以及崇文重教的传统也进一步促进了赣南地区茶亭的繁盛。

赣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季多雨且高温,行走在路途中需要忍受酷暑,如若能在路中有一个休憩之所以及能够喝得一口凉茶,那是相当幸福的一件事情;另外,赣南地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在收割水稻及插秧时雨水较多,农民在劳作时遇到下雨,或者累了需要休息,都会到茶亭中去。所以赣南地区的气候也是造成该地区茶亭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赣南客家茶亭的功能

茶亭虽然古朴,但在传统社会的客家地区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经济功能

由于茶亭人流较多,尤其是夏天,所以附近的一些村民便在茶亭附近摆些烟、小吃等,以供顾客的需要,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小的经济圈,不仅给行人提供了方便,也为村民带来了一些额外的收入。同时,也加快了商旅往来的节奏,从一个侧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社会生活功能

这个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为行商们提供憩息的场所,为人们务工劳累时提供休息之所,为孩童提供玩耍之地,为人们提供休闲之所。

首先,为行商提供休息的场所。之前我们已经强调赣南茶亭的繁盛,与该地经济的日渐繁荣有密切的关系。经济的发展反映了商人的增多,而很多商人到外地做生意都是靠肩挑货物的,所以途中容易疲劳,这时茶亭的出现无疑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们可以在茶亭当中休息片刻,喝几碗茶水,等恢复了元气再轻松上路。我想这时候他们的心情也是不一样的吧。而这种新的精神面貌的获得,当归功于一个一个朴实的茶亭。

其次,为人们务工劳累时提供休息之所。一到农忙季节,农民都必须在外面劳作,但是他们的田有的离家很远,所以回家很不方便,于是他们累了便喜欢在茶亭当中歇息,这里既可以蔽阴,又有茶水解渴。中午吃饭的时候到了,家里的小孩送来饭菜便可以在茶亭当中一享美餐了。这样看来,茶亭确实为广大农民帮了不少忙。

然后,为孩童提供玩耍之地。很多人在童年的美好回忆当中,总有一部分是留给茶亭的。小孩总喜欢在茶亭中玩耍,因为那里不仅凉快,而且聚集的人多,可以看见和听见很多有趣的事情,并且在那里玩累了还有水喝呢。像冯植就专门撰文《家乡的茶亭》:“总忘不了儿时在家乡嬉戏的情景。光阴流逝,如今,家乡的茶亭已开辟为一条笔直的水泥大道,但是,她的形象、她的风姿至今仍回萦在我的脑海里。”11 这说明茶亭留给人童年的回忆是美好的,也是深刻的。

最后,为人们提供休闲之所。人们在没事忙的时候总爱到茶亭坐坐,因为那里聚集了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那里可以获得很多新鲜的东西,同时人们也可以在那里畅聊,放松心情。传统社会没有太多的娱乐项目,而在茶亭中人们往往能愉悦心情。

(三)信息传播功能

由于茶亭中往往聚集着来自各个地方的人,所以想了解很多事情都可以来茶亭当中。茶亭在无意之中充当着信息传播的媒介。茶亭作为传播媒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留言,如“某某兄台,我已于某日挑茶油百斤过此,前往梅县,住悦来客栈,望来客栈找我”。古时候通讯不发达,智慧的人们并想到在茶亭当中留言,以通知他人自己的情况。

注 释:

①顾希佳.茶馆·茶亭·茶会——运河与茶忆旧.农业考古,2010(0).

②过婉珍,钱精政,马灿娟,孙雪卿.古临安的茶亭.茶世界,2007(8).

③曾长生.那方水土.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97.

④道光四年甲申.石城县志(上册)·卷三.经制志.桥渡亭.170.

⑤黄成.赣县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中华民国六十四年.220.

⑥王融初.茶亭及茶亭文化.茶叶通讯,2004(4).

⑦⑩会昌地方志办公室.会昌县志.同治十一年,再版.

⑧王天鹏.客家茶亭文化刍议.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⑨宁都直隶州志.重印本.卷十五关津志.1987.317.

11 冯植.家乡的茶亭.艺林撷采,2008.

参考文献:

〔1〕顾希佳.茶馆·茶亭·茶会——运河与茶忆旧[J].农业考古,2010(5):33~34.

〔2〕过婉珍,钱精政,马灿娟,等.古临安的茶亭[J].茶世界,2007(8):37~39.

〔3〕曾长生.那方水土[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4〕黄成.赣县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5.

〔5〕王融初.茶亭及茶亭文化[J].茶叶通讯,2004(4):34~35.

〔6〕会昌地方志办公室.会昌县志[M].同治十一年再版.

〔7〕王天鹏.客家茶亭文化刍议[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7~21.

〔8〕宁都直隶州志.重印本.卷十五关津志[M].1987.

〔9〕刘清荣.茶摊、茶庵、茶亭及其文化内涵与价值[J].农业考古,2006(5):155~159.

〔10〕冯植.家乡的茶亭[J].艺林撷采,2008.34.

〔11〕汪从元.五里牌茶凉亭记[J].农业考古,2006(2):157.

〔12〕江西于都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于都县志[M].同治版,1986.

〔13〕钟林斌.粤东北茶亭文化[J].寻根,2006(5):54~56.

〔14〕郑启五.武平的客家茶亭[J].福建乡土,2005(1):23.

(责任编辑 张海鹏)

猜你喜欢
客家茶亭赣南
文化三馆讲好赣南审计故事
茶亭品妙联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吾野茶亭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客家传统女装结构设计初探
赣南客家传统器具设计的文化语境
论闽西钢琴音乐创作与客家民歌的融合
客属地区图书馆客家专题文献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