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念涛 梅中客
坐在办公室就可以监控大货车的速度和所处的位置,你觉得神奇吗?其实这不足为怪。懂行的人都知道,GPS就可以实现。但是你今天看到的却不是GPS,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994年开始建设,2000年发射第一颗星,2003年形成双星定位系统,2012年底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将形成全球系统。
“北斗”星光耀南京
南京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是全国第四家北斗产业基地。在南京高新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十多家科研院所,近百家企业抢先搭上了这条被誉为朝阳产业的产业链。走进南京高新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南京)产业基地”内,一栋18层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镶嵌在楼顶的四个鲜红大字“北斗大厦”,由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院士亲笔题写。北斗大厦内部拥有北斗位置网中心、北斗产业展示中心、北斗产品检测认证中心等服务平台,目前已有北斗时代、众力星辰等10多个项目陆续入驻。同时,北斗大厦二期约6.5万平方米研发楼也已启动建设,预计2014年12月竣工交付使用。
“在北斗出现以前,美国GPS在中国导航市场的份额占到90%以上,无论从国家安全还是经济效益考虑,这都是重大隐患。”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院士说。所幸目前国产的北斗系统正在逐渐被国内用户认可,而且北斗的民用前途非常广泛,特别是未来结合通讯、互联网等产业,会出现“1+1>2”的应用前景。
南京是国内北斗产业起步较早的地区,全市涉足北斗产业领域的企业有上百家,其中,同方北斗、6902、指南针三家公司被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授予国家首批《北斗导航民用服务资质证书》。南京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中电科14所和55所、总参第60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在卫星通信、系统开发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研发实力。众所周知,南京是我国气象教学与科研实力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始建于1960年的南京气象学院,被誉为“中国气象人才摇篮”,国内首屈一指,国际享有盛名。空军气象学院的空军气象,东南大学的交通气象,河海大学的水文气象,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气象,皆处国内一流。卫星气象应用具有国防、经济战略价值,成立于2000年6月的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十几年前就看准这一优势,公司建有“卫星与气象产学研基地”,十几年来奇招迭出,硕果累累,成为我国卫星气象科学与产业的翘楚。
“日前,南京又以绝对优势成功取得2014年中国卫星导航北斗年会承办权。我们的北斗系统也将覆盖亚太地区并向全球推广。”南京浦口区委书记、南京高新区工委书记成玉祥表示,青奥会组委会已明确将北斗应用列入“智慧青奥”信息化重大专项,南京高新区将借助青奥会向世界推广“北斗”品牌,推动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更加快速发展。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大PK
所谓“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数十颗卫星组成一个网,并要保证在全球任何时刻、任一地点都能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以确定这个地点的经度、纬度和高度,达到准确授时、定位和导航的目的。目前世界上共有4套这样的系统——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中国“北斗”,以及欧洲的“伽利略”。
从技术体系上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两大创新:其一是把导航与通信紧密地结合起来,这种融合可能成为未来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方向;其二是混合星座的构成,将全球服务和区域增强服务组合在一起。
GPS系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无论在系统的成熟性、服务的精度,都处于最领先的水平。俄罗斯正在加紧恢复建设“格洛纳斯”系统,已经基本建成,即将提供相应的服务。“伽利略”系统正在建设,目前还没有提供正式的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其他三大卫星系统的建设是不完全一样的。作为后来者,“北斗”博采众长,吸收了美国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的优点。据南京北斗研究院院长陈伏州介绍,我国的北斗系统比之GPS具有更多更好的功能。与GPS相比,“北斗”的首次定位速度和授时精度都表现出更好的优越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完成后,系统用户定位,电文通信和位置报告只需要几秒钟,而GPS首次定位却需要1~3分钟。由于“北斗”导航卫星星座将由分布在3个轨道的35颗卫星组成,所以它与由31颗卫星组成星座的GPS、24颗卫星组成星座的“格洛纳斯”相比,规模更庞大。GPS有遥感、遥测、定位、导航功能,但不能实现对设备状态的控制。北斗除了具备GPS的功能,还给对象设备增加了一个短报文装置,从而对设备实行实时的监测和控制。短信服务是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特色,也是优势。一般来讲,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只是告诉你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让你自己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之外,还可以将你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使你想告知的其他人获知你的情况。它解决了何人、何事、何地的问题,这也是北斗短信的特色服务,把短信和导航结合,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独特发明。
在工程技术上,“北斗”也大有作为。大到为遥感卫星提供精密轨道位置,小到可监测桥梁、大坝工程的变形、出租车智能呼叫、城市动态智能交通导航、心脏病人健康预警……随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今年覆盖亚太地区,这一系列关系到百姓生活的卫星民生应用即将面世。所以,靠“北斗”一个终端就可以走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