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栖居

2013-04-29 00:44赵云玲
关键词:尼采庄子

赵云玲

摘 要:尼采是西方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和美学家,庄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巨擘,二者虽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但在追求人至高的人生境界及实现方式上却有着惊人的巧合与共通之处。研究二者的相似之处,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尼采;庄子;生存境界

中图分类号: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7-0044-02

尼采是西方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和美学家,放眼观察西方世界,各方面无不渗透着尼采思想:个人奋斗、积极进取、战胜苦难、不屈不挠。叔本华认为世界是苦难的,人生是无望的,世界和人生都是盲目的,从而悲观厌世。尼采虽继承了叔本华世界人生是苦难、盲目、无意义的观点,但是他和他的哲学却不悲观,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尼采也曾申明自己是一个“悲剧哲学家”,他的悲剧观不是悲观主义。他的哲学有着对至高生存境界的追求。而庄子作为战国那个混乱年代的思想家,对时代、对人生、对人的精神意志、心灵进行思考,以期找到一种完美的人生境界,和达到这种境界的途径。在这一点上,两位看起来迥异的哲人有了共同点。

一、对忘我的至高人生境界的追求

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相结合构成了悲剧。日神阿波罗代表造型艺术,构成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而酒神狄奥尼索斯代表非造型艺术,构成一个如痴如醉的世界。酒神和日神的对立形成了悲剧的起源。“艺术的发展必然是与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对立相联系的。力的肯定与节制是自我肯定的最高形式。”其中酒神精神又是尼采最为推崇的,酒神较之日神是最本源、最根本的。日神精神是一种梦境状态,在那里人们可以暂时忘却现实世界的苦难;而酒神精神是一种迷醉状态,在这里人与人的界限消失,只全神贯注于一个忘我的世界。从而感受到自然永恒的生命力,让人处于一种圆满、高涨的状态。在这里是没有“我”的存在的,追求的是一种忘我的迷醉境界。

而庄子在这一点上也有着相似之处。庄子推崇“道”,什么是道?“道法自然”、“道通为一”;“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大道不称,大辩不言”;“道生万物”。“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是说大道真实有信验,没有主观作为,没有痕迹,可意会不可言传,可心得不可目见,是万物的本源,产生天地鬼神,存于混沌之前。道既是人在追求理想境界时要遵守的客观规律、自然法则,也是圣人一直在追求的对象。只有遵循了道,做到天地万物与我为一,顺其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才能达到如庄周梦蝶一样的和谐境界。“昔者庄周梦为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周梦见自己化蝶,自觉舒适怡然,醒来后忽觉不只是梦中自己变为蝴蝶还是现在胡蝶梦中变为庄周。物与我融合为一不觉不知,这样一种和谐自然的状态,即庄子所求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这时物我两忘,自由之至。所以二者都追求一种忘我的至高生存境界。

二、至高人生境界都植根于自然

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都是根源于自然,是自然给予了酒神冲动的本源力量。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两种对立的自然力,自然以此创造个体生命,同时又毁灭个体生命。而庄子反对人为装饰,雕琢性情,提倡朴素之美,无为无欲,以达到一种不以物累形的超出功利目的的悠游逍遥的身心状态。“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一切源于自然,就要符合自然法则顺应自然。当然庄子虽然否定了艺术美,但是却肯定了自然之美;虽然否定了雕琢的声色之美,却肯定了朴素的无声无色之美。不过,应该提一下的是,虽然二者追求的至高境界的本源皆是自然,但是庄子所追求和顺应的自然必须是“本真”的。而尼采只是以源于自然的酒神来抗争世界的苦难,以此来发现和体验生命过程中的大繁荣、大欢乐,从而发现其中的美。所以尼采所说的自然是审美的,并不存在“真”的意思。

三、都是审美的艺术人生

庄子对待艺术的态度有个很明显的倾向,即反对一切文艺,认为文害性情,反对一切人工雕琢。《应帝王》中,混沌之死可以说明这个观点:“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倏忽两帝因为受到混沌的款待,就谋划着怎么谢谢他,说人都有七窍来“视听食息”,就他没有,于是为他凿七窍,一天凿一个,结果七天混沌就死了。一切违背自然本真,违背自然法则的雕琢之事必将失败,甚至受到惩罚。《天运》中丑女因看到西施柔弱病态地捂着胸口甚美,于是就如法炮制。结果,不但没有美态还惊吓了四邻,“彼知颦美而不知之所以美”,西施蹙眉病态美是因为那是自然本真,不饰雕琢。庄子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朴素而民性得矣”,“大巧若拙”,“大朴不雕”,任何人为的装饰都只会破坏原来的美。认为艺术只会害人性情,反对一切艺术。虽然此说法有反对社会进步之嫌,但也不无道理。只是从另一方面展现了庄子的文艺观、审美观。庄子虽反对文艺,但是他自己的主张和行为本身确实是文艺的、审美的。他反对雕琢之美的同时,恰恰肯定了自然之美;反对声色美却正好印证了朴素的美,所以这也正好反映了庄子的审美标准,朴素自然即是大美,更说明庄子的行为、人生本身就彰显了艺术审美的精神。

而尼采在对待文艺的观点上恰恰与庄子相反。他认为是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形成了一切文艺的本源。文学艺术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艺术是至高无上的。有人说《查拉图斯特拉》是一部赞美生活、赞美生命的哲学交响乐,充满了乐观向上、优美、积极的精神。他认为艺术是人生面对苦难的兴奋剂,可以刺激人们在面对“无意义、盲目”的世界和人生时不屈不挠,昂扬奋斗,超越自我。所以尼采的审美人生是一种面对苦难自我奋斗、乐观入世、激情昂扬的审美人生。二者虽然在对待艺术的态度上截然相反,却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艺术的至高精神、审美的人生态度。

四、达到理想人生境界的人格化代表及相似的方式

庄子认为个体生命想要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必须先了解什么是道。先“闻道”再“体道”,然后才会达到理想人生境界。而这个“达到理想境界”的主体即“神人”或者“至人”,他“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至人有着凡人的躯体——“肌肤冰雪,绰约若处子”,并且有着仙人的秉性“神人恶众至,众至则不比”,“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至人有着超凡脱俗的独特个性,只有至人才可以掌握大道,体悟大美,无名,无利,忘记欲望,忘记伦理道德,不为世俗任何事物困扰;拥有着自然赋予的最朴素、最本真的性情和品格,是庄子理想人生状态的人格化的代表。

而巧合的是尼采那里也有一个“超人“,这个超人与古希腊的理性人和善人是对立的。他充满生命的昂扬奋斗的欲望和激情,他不屈不挠、奋斗不息,有着常人没有的坚不可摧的意志力,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不但充满了酒神精神,而且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无限潜能,不因世俗理性而衰微,超越传统伦理道德;他不属于善也不曾属于恶,是不为现实文明所束缚的未来人。尼采由于接受了叔本华对“世界人生盲目无望”的哲学,所以他对于超脱这一切也创造了一个富有个性的人格化代表,即他的“超人”。类似于庄子的“至人”,他们都是因为世界人生的种种不满而被创造出来的,同时也都负载了创造者对于绝对理想、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的期望。

当然,二者在实现途径上虽然态度有所差异,可最核心的方式却是相似的。态度上,尼采有着积极昂扬的奋斗激情,正因为世界的无望和苦难,要超越这一切就要有超人般的“功力”和一切抗争、奋斗。而庄子却有着无为的态度,追求无用之有用,主张像栎社树一样,虽不可为舟、不可为棺、不可为器,却因祸德福而不受斧斤之祸。

但是二者最高理想的生存境界是达到“超人境界”、“至人境界”,而这两个境界的核心是自由,绝对的灵魂自由;不受文明、现实伦理道德,不受名利束缚的绝对自由。在达到这个境界时二者分别提出了“透视”和“心斋”的根本途径。尼采的“透视”就是“认识”,认识的主体是“强力意志”;认识的对象,即外观,就是说要从现实世界中事物外观直观事物的本质,以发挥意志的无限潜能,从而在这种价值创造中体验生命的乐趣,最终达到生命的绝对自由。而庄子的“心斋”,是现实的个体生命在转化为“至人”前必经的阶段。“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就是说要做到“对境莫任心,对心莫任境”,要像气一样无声无虑,虚而接纳万物。只有道是虚的,这个虚就是心斋,“心斋”才能“得道”,才能真正逍遥游,达到性灵的绝对自由。所以二者在根本实现途径上是相似的,过滤掉世俗的外物,看见事物的本质,达到理想的境界。

另外,尼采和庄子都是尊重生命,都是肯定超越现实的价值的。正因为尊重生命所以才要超越现实,才要达到理想的生存境界,成为“超人”或“至人”,达到绝对的自由,飘飘然居于至高的理想仙境。借用海德格尔的话,这种超然的境界不就是诗意地栖居?

参考文献:

〔1〕尼采.权力意志[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

〔2〕曹础基.庄子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周国平.悲剧的诞生——尼采哲学的诞生[J].云南大学学报.

〔4〕帅建华.从“超人“理想看尼采哲学的理性价值[J].湘潭大学学报,2008(3).

〔5〕周国平.悲剧的诞生——尼采美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6.

〔6〕李满.尼采与庄子的审美境界论之异同[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11).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尼采庄子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格言中的体系”——尼采的“反哲学”及其写作
不再羞于自己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一个作为音乐家的尼采——尼采音乐思想探析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五)
尼采对修辞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