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彩虹衣

2013-04-29 10:01:14
中华手工 2013年7期
关键词:互助县土族彩虹

立夏,从宁互快客中巴的车窗向外望去,互助田野中的早春作物才刚刚泛青,路边杨树梢上,还挂着春天的一抹鹅黄。这个距离青海省会西宁市35公里的土族自治县,即将迎来它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

我们转道互助北山,翻过令人咋舌的十二盘,终于来到了互助县城。这座高原小城阳光热烈,好客的土族姑娘身着彩虹般的服饰,展示了七彩互助浓郁的民族气息。望着那古朴美丽的服饰,凝视着太阳花刺绣图案,不禁对神秘的盘绣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喜爱七色彩虹的民族

互助县位于祁连山麓南侧,是中国南丝绸之路和蒙藏两地藏传佛教文化圈交流沟通的重要通道,唐蕃古道上的一颗遗珠。

县城内,身着传统服饰的土族妇女热情洋溢。红、黄、蓝、绿等色彩镶嵌在她们的衣袖上,鲜艳耀眼,仿佛是从天上降下的七色彩虹,把绿色的互助装点得分外亮丽,难怪互助有着“彩虹之乡”的美誉。因为土族的祖先好征战,又以太阳为图腾,所以服饰上除了各种样式的太阳花,还有一个个“刀戟铠甲”组成的精美图案,体现出独有的民族元素。

前面的广场刚好有人在表演节目。只见一铁柱上方顶着一个旋转的大圆盘,上面挂着的几个秋千随之飞舞,而土族小伙子和姑娘们则倒挂在秋千上,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令人咋舌,引来阵阵欢呼……此节目叫“轮子秋”,是当地人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旧时每年秋收季节碾完场后,人们会在平整宽阔的麦场上,卸掉木轮大车,将车轴连同车轮一起竖起来,挂上秋千,用以娱乐,“轮子秋”就是这样演变而来的。

在县城游弋了片刻,同行的好友联系到互助县教育局那朝庆主任,他亲自开车带我们去距离互助县城五公里的东沟乡。那里是土族盘绣艺人和刺绣能手最多的一个乡,乡中3000余人均为盘绣高手。

土族盘绣的仪式——摆嫁妆

来到东沟乡,信步于乡野,不时看见土族妇女们坐在暖暖阳光照射的草垛旁、石墩上,一边绣着小巧的针扎、荷包等旅游工艺品,一边展示和切磋她们闲时绣成的大幅盘绣作品。

乡中的麻宝琴是土族盘绣艺术传承人,从8岁起就开始跟着母亲学习刺绣,出嫁后又跟随婆婆继续学习盘绣技艺。今年68岁的她,精神矍铄。看到我们前来造访,她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儿,把宝贝拿出来一一展示给我们。

麻宝琴老人说:“土族有句俗话,‘没有好针线、好茶饭的姑娘嫁不出去。”所以,女孩们从小就要学习盘绣技艺。土族古老的婚俗中有“摆针线”的习俗,即未来的新媳妇要把自己制作的出嫁时所穿戴的头饰、服装、鞋袜、饰物等展示给婆家和娘家的亲戚们看,仿佛是一个小小的服装展览会。如果未来的新媳妇技艺超群,会赢得四邻乡亲的赞赏,婆家会认为娶个巧媳妇进门是全家人的福气,娘家人脸上也格外增光。

这种“摆针线”的仪式,使得土族盘绣工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在这种纯土族环境和氛围中生活成长的土族姑娘,从小就在血液中浸润了盘绣艺术的细胞。

“制作盘绣的用料和做工都很讲究。”麻宝琴说,底布要选用黑色纯棉布,先用划粉在底布上画出各种花样,然后选用上等七彩丝线,根据花样配色,绣出太极图、太阳花、五瓣梅、人物、佛像等几十种图案。

盘绣的针法十分独特,制作时不需要绣花绷架,仅仅用一根绣花针、两根色彩相同的丝线,一根做盘线,另一根做绣线。老人兴致盎然,来了个现场展示。她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将做盘线的那根丝线别在衣襟上。走针时,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两线,将两毫米大小的圆圈均匀地排列在缝线上,严密平整,丝丝入扣。这种制作技艺在我国其他民族和海外的刺绣工艺中也是独一无二的。“盘绣的制作虽然费工费料,但件件都厚实漂亮、经久耐用,可以保存几十年不褪色。”老人自豪地说道。

随后麻宝琴老人拿出母亲留给她的长达两米的花腰带和辫筒,穿上她亲手绣制的土族服饰,并给我们展示了腰带和辫筒的系法。我对辫筒很好奇,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老人告诉我,旧时的土族姑娘人人都留着又黑又长的头发,梳头时要把头发一分为二辫成许多小辫子,最多的有108根。为了干活方便,就把小辫子分开装在辫筒内,现在的土族姑娘们很少留长发了,辫筒也就失去了它的实际作用,变成了纯粹的工艺收藏品。

传承之忧

为了顺应潮流,土族盘绣艺人在民族服饰和婚俗嫁妆的盘绣工艺基础上,又发展出适应现代旅游和外销要求的盘绣壁挂、室内装饰品和实用小工艺品,如手机袋、钥匙挂件等,使盘绣这一古老的手工艺术得以发展、传承。

国家级土族盘绣艺术传承人李发秀就是个典范。从东沟乡回到互助县后,我们又前往拜访了李发秀。在她的家中,我们看到了她将土族传统图案和现代装饰壁挂结合在一起的创新作品。曾经代表土族盘绣艺人参加过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非政府组织论坛举办的“中国传统工艺技术女能手操作表演”活动的李发秀,近年来获奖无数,这位普普通通的土族农家妇女,意识到要把土族盘绣技艺传承下去,不仅要培养新人,大胆突破创新,还得想办法保持土族盘绣不要在经济发展和旅游大潮中变味。

对于土族盘绣的传承,54岁的李发秀说,虽然土族盘绣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互助县近年来也一直在积极推动盘绣艺术的发掘、抢救和传承,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老一辈的盘绣能手大多年事已高,随着她们百年之后一些精湛的作品几成绝版。

迫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压力,现在的年轻妇女已经不大可能沉下心来花半年时间精心制作一幅绣品,目前在旅游市场上所能见到的土族盘绣多以小幅的简单图案为主,制作技法也掺杂了一些剁绣、机绣而失去土族刺绣的独有特色。优秀作品在制作上花费功夫较大,因此价位偏高,除了在专业展会表演、收藏之外,慧眼识珠的旅游消费者一般比较少,这也造成了大幅优秀作品已不常见。到底是迎合市场还是保持传统,李发秀也很纠结。

“也许只有更多的人了解土族的盘绣艺术,喜爱它,珍藏它,购买它,土族盘绣才有发展的动力。”李发秀说,“也希望盘绣艺术能给土族妇女带来实实在在的回报,这样才能把那些外出打工的妇女们重新吸引回家乡做针线。”

从李发秀家出来,太阳已经落山,美丽的互助小城华灯初放。我的耳边一直萦绕着李发秀的话,让这次愉快的探访也带上了些许沉重。不光是土族盘绣,很多民间艺术,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也许多年以后,我们才会深切意识到当年在追求物质生活提升的同时,我们却失掉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互助县土族彩虹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浅谈土族刺绣的艺术审美及发展
西部皮革(2018年6期)2018-02-14 21:43:49
土族聚集区传统常用野生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
勇于认错(三)
乐于助人的彩虹花
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
互助县双孢菇高产栽培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新农村(2014年4期)2015-01-29 23:50:14
互助县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互助县农村苗木基地建设的思考
互助县杨树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