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力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凭借出口和具竞争力的劳动力成本,以年均10%增长率飞速发展。这样高速的发展在全球亦属罕见。但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2012年的经济增速已放缓至7.8%,是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
在中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全球商业潮流日新月异的关键时刻,中国企业是否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它们创新战略的焦点是什么?
全球商业环境巨变
“伴随中国自身经济转型的是全球商业环境的巨变,其中,三大商业趋势正在冲击和重塑今天和未来的营商环境。”安永中国主席大中华首席合伙人吴港平表示,首先是“大数据”(big data)时代的来临。海量的数据正在成为如同石油与土地般宝贵的资源。尤其对于从事零售、消费品、个人金融的公司来说,如何利用复杂数据预测消费者行为将会是未来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
其次是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社会网络等技术推动的新经济。信息通信变革发展,包括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联网在内的智慧地球,成为人类新的基础设施。这些技术使企业间交易成本,企业与消费者间信息成本极大下降。在技术的推动下,商业生态系统和体验经济等商业实践爆发出更强的生命力,推动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向新商业文明发展。
第三则是日益模糊的行业界线。日趋复杂的商业实践和消费者行为,使竞争从产品转向价值,而为更好地提供价值,则需要企业从过去严格界定的行业边界中走出来,以整合的方式思考如何为客户提供价值。如何洞悉未来行业的交融点,跨越行业边界改变游戏规是企业必须应对的难题。全球领先企业的发展实践表明,持续创新是这些企业有效利用和应对商业趋势的关键。
中国企业创新
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动与全球化这一宏观趋势密不可分。站在全球化的角度,中国企业创新的特点是什么?报告认为,首先,和很多追求突破性创新的美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大多偏好“微创新”的实用主义模式。如果说乔布斯的创新名言是“向那些疯狂、特立独行、想法与众不同的家伙们致敬”,那么中国的古话则是“沿着正确地方向小步前进比大步前进然后跌倒要好”。中国企业在创新时通常回避颠覆性创意,聚焦产品与服务的逐步改善。不少企业家认为,由于消费者偏好瞬息万变,冒险开发革命性的新产品往往会铸成灾难性错误。相比而言,微创新能让企业以较小的代价、更有效的方式推陈出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改造式创新是中国企业“微创新”的典型。改造承认模仿的正面意义,但并不机械照搬模仿对象。成功使用这种方法的企业往往能快如闪电般地将国外领先技术、产品和理念为我所用,依照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在视频网站领域,中国创业者很快发现中国网民更喜欢专业制作内容,而非在国外视频网站上流行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因此,中国领先视频如网站优酷土豆、搜狐视频和腾讯视频将创新焦点放在搭建高质量内容平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之上,从而创造出与视频网站鼻祖YouTube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
其次,在中国海外投资日益活跃的背景下,收购创新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创新的重要模式。该模式的理念是,通过并购具创新经验的海外企业获取先进的技术与流程,降低创新成本。近年来,许多中国公司收购了一些西方大品牌,不仅获得先进的创新技术,也更深入了解西方消费者的心理。比如,三一重工在2012年对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的收购中强调技术互补,盈利互补。并购完成之后,双方研发人员质量叠加,大幅提升了三一的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收购创新亦是双刃剑,需要实现收购双方的融合,以克服水土不服。在对IBM个人计算机业务的收购中,联想积极融合双方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人员组合、企业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产品、业务模式、供应链和营销等不同领域的创新。此举不仅扩充了联想的创新实力,也增强该公司在IT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平衡创新的利与益
从圆桌会议和创新指数调查中可发现,中国的优秀企业正在开拓创新,积极转型,努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但无可否认,他们在创新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受访企业表示,创新未达预期主要原因包括获取人才(11%)、规避险的企业文化(11%)以及缺乏好的创意(9%)。
鉴于中国企业迈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上游的进程才刚起步,他们的创新实践也不乏盲点。大量企业将“研发时间超过预期”、“难以选择可商业化创新”、“难以衡量创新表现”等作为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凸显我国企业仍然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而这一流程的建立,无疑需要建立更为有效的创新衡量指标。而这一方面的调查亦支持我们的结论,不仅近一半企业从未衡量过创新绩效,而且对其它衡量过创新绩效的企业来说,是否恰当地使用指标仍然是个未知数。构建有效的指标体系是中国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
更重要的是,在创新过程中,中国企业更多地表现出对核心业务的关注,并不太重视创新的社会效益。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只有11%的受访企业将社会创新纳入创新范畴。换言之,多数企业尚未足够重视创新的社会效益,以创新的商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这也让我们思考:创新的最终价值是什么?企业创造财富虽然天经地义,但应该如何平衡利润与公益的关系?
可喜的是,不少企业家正在为实践社会责任做出积极尝试。6waves首席执行官周邦亮表示,为实践社会责任,该公司鼓励学生创业,发展新游戏。但他也指出,特别对互联网行业企业的创办初期,如何将公益目标和市场份额结合起来是一大挑战。谢瑞麟珠宝主席兼行政总裁谢邱安仪则注意到珠宝行业日益严重的手工师傅短缺问题。为此,该公司正在考虑成立专门基金,吸引并培训新一代工艺名匠、珠宝设计及管理人才,把珠宝产业传承下去。又如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表示,该集团正致力于将医学知识转换化成数字产品。此举不仅推动了企业转型,而且普及了健康知识,有助于弥补政府公共卫生投入的不足。扬子江船业董事长任元林认为,企业在盈利壮大后应该回馈当地社会。为此,他将自己所持股份的分红投入养老事业,创办老年大学,成立老人慈善基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普通百姓为主体的底层市场拥有巨大潜力,亦是中国企业成功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