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军队战绩报告

2013-04-29 23:41刘明福
党员文摘 2013年7期
关键词:清政府黄埔解放军

刘明福

百多年来,中国军队从八旗军、北洋军、黄埔军到解放军,经历了一个从“常败”到“常胜”的曲折过程。那么,百年中国军队是如何从“常败军”到“常胜军”的呢?

八旗军“战无一胜”

清政府的军队并不是一开始就不堪一击,而是经历了一个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先是能征善战的八旗军,后来是绿营,接着是湘军、淮军(包括北洋水师),最后沦为屡战屡败的垃圾军队。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在这105年的时间里,中国在抵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虽然也打过一些胜仗,但是总的来看,这百年中国战争史确实是一部“常败史”,这一时期的中国军队实在是一支“常败军”。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在为时两年的战争中,英国先后投入海陆军兵力大约两万人,只付出500人阵亡的代价,就攻下了从广东、福建、浙江至江苏的沿海一系列港口,并且沿着长江攻至南京城下。

清政府抽调了十多万兵力投入前线,并且在中国沿海组织了数量以十万人计的乡勇团练。二十多万人的队伍抗击两万人的英国侵略军,却没有打过一次胜仗,也没有守卫住任何一座遭到敌人攻击的城池。万般无奈之下,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当侵略军在大沽口、北塘登陆时,清政府用最精锐的3000名蒙古骑兵发起反击,结果在侵略军密集的枪炮火力面前几乎全军覆没。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更是一败涂地。1888年,北洋海军有25艘舰艇,总排水量为4.5万吨,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1894年,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的日本,利用朝鲜内乱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当时,中国陆军的装备已经有根本改善,海军实力也与日本基本相当,因此清朝统治者和多数国人还抱有胜利的希望,但甲午战争最终成为一场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惨败的战争。

清朝统治者又把希望寄托在当年镇压太平军最得力的湘军身上。但是仓促出师的湘军,不仅装备新式枪支者只有半数,更致命的是根本不通晓近代战术,结果在牛庄一战中湘军大败。同时,北洋海军也在威海被日军全部歼灭。

这场战争,日本不仅击溃了中国陆军十几万人,而且全歼中国海军主力,而日本军队在战斗中阵亡的只有3000多人。

中国战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赔偿白银两亿两,这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日本政府四年的财政收入。不仅如此,中国还割让了辽东半岛和台湾等给日本。

北洋军没对外开过一枪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举国上下发出“整军经武、以救危亡”的呼声。清政府聘请德国军事教官,在天津编练“定武军”,在南京编练“自强军”。从此,中国陆军开始按照西方军队的模式进行编组和训练。这成为近代中国军队建设的一个新起点。

1895年春,“定武军”被编为十个营。同年10月,袁世凯接练“定武军”,后来改称“新建陆军”,兵力有7000多人。

1900年8月2日,八国联军两万余人从天津出发,十余天后就攻入北京,沿线清军一战即溃。当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却龟缩于山东避战。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

在《辛丑条约》签订后的30多年中,中国对外国列强几乎是“有国无防”“有军无防”“有战无胜”。而清政府在封建制度基礎上培植的军事力量,也只能是一支对内镇压、对外妥协的军阀武装。 如袁世凯所建立的北洋军,虽然一直打着“御外侮”的旗号,但是建军30多年却从来没有向外国侵略军开过一枪、打过一炮。

黄埔军变成了“新军阀”

孙中山在长期革命的实践中,看到了建设新的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在1924年创建黄埔军校,并且以此为基础,建设起黄埔新军。

孙中山逝世后,黄埔新军的领导权渐渐转移到蒋介石手中。他以黄埔新军为主力,于1926年夏天由广东开始北伐,到达长江流域后,在1927年4月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一直与国民党合作的共产党人,建立了独裁的南京国民政府。

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和反动,使其战斗力低下,在日本军队的侵略面前,节节败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军队实行不抵抗政策,使整个东北沦陷。1933年春,日军从东北入侵热河和冀东,国民党军队集中30万军队在长城展开抗战,却很快就被四万日本军队击败,并签订了屈辱妥协的《塘沽停战协定》。

解放军向外国亮剑

解放军的出现,结束了一个时代,旧中国从鸦片战争后百年间一直遭受外敌入侵并且任人欺侮宰割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在新中国建立以前,解放军先后进行了400多次战役,革命军民付出上千万人牺牲的代价,消灭了国内外敌军共1100多万人。解放军进行革命战争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情况之特殊、道路之曲折、国内和国外作战对象之复杂、歼灭敌人之多,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就是在世界战争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又进行了一系列保卫国家安全的“环形战争”:从东北方向的抗美援朝战争,到中国南疆、西部边界、北部边境的自卫反击作战,解放军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印度、苏联军队都打过仗,而且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战果,也开启了中国军事的“常胜时代”。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解放军在武器装备处于明显劣势、后勤补给困难的情况下,凭着正确的战略战术和坚定的意志取得了胜利,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放军不仅善于在陆战中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而且也善于在海战和空战中创造奇迹。在抗美援朝的空战中,年轻的中国空军敢于空中拼刺刀,创造了令世界震惊的空战战绩。1974年的西沙海战是新中国海军第一次与外国海军交战。当时,南越海军和中国海军在这一海域各有四艘军舰,南越四艘军舰的总吨位有6000吨,装备有127毫米以下口径的火炮50门。中国海军四艘军舰的总吨位只有1760吨,仅有85毫米以下口径的火炮16门。在战斗中,南越军舰先开火,中国舰艇迎头冲去,在距离南越军舰十米处接战,打得舰艇甲板上的南越军人四处逃窜。

(摘自《解放军为什么能赢》 人民武警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清政府黄埔解放军
解放军来了
欢迎订阅《黄埔》杂志 《黄埔家书》增刊
黄埔老兵陈生华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第一次见到解放军
何顿《黄埔四期》夺冠
浅析晚清政府灭亡的军事经济原因
清政府在西藏用兵驻军及其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