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岚等
优质读本如同一个圆心,吸引着幼儿、家长和教师的关注。我们在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阅读同心圆”课程的设想,以建构与实施具有园本特色的早期阅读课程。
一、“阅读同心圆”课程的基本构成
“阅读同心圆”课程以优质读本为圆心,以视听、解读和游戏为半径不同的三环,借此整合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游戏与教学活动等,达到激发幼儿自主阅读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阅读同心圆”的圆心——优质读本
优质读本是“阅读同心圆”课程架构的起点。读本既可以是经典故事绘本,也可以是其他内容的早期阅读材料。但是,这些读本的内容都应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并充满趣味。在选择读本时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对于小班幼儿而言,适应幼儿园生活,能逐渐分清自己在幼儿园的物品并正确使用这些物品,能简单地进行自我服务和自我保护,是他们的学习重点。因此,我们可以选一些内容偏向健康和社会领域的读本。
中班幼儿对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都比较感兴趣,也乐于尝试,初步具备了开展各领域学习的经验。因此,我们可以多选一些内容偏向科学和艺术领域的读本。
大班幼儿则已对家庭、幼儿园之外的世界产生了浓厚兴趣,表达表现能力较强,但在同伴交往中往往会产生冲突。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内容偏向科学、语言和社会领域的读本。
2.各年龄段幼儿的阅读发展水平
小班幼儿阅读时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对熟悉、具体、生动的事物感兴趣,偏爱动作和声音的模仿。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读本,内容宜短小,人物与情节宜简单,画面形象要鲜明、突出,色彩要明亮,语言多反复、富有韵律感、动作性强。
中班幼儿已能阅读情节线索清晰的读本,会从角色、情节、色彩、绘画技法等不同角度关注读本。因此,适合中班幼儿阅读的读本,人物的情绪情感要突出,性格要鲜明生动。
大班幼儿已能就读本内容展开分析,喜欢与人探讨。有的幼儿对文字已经很敏感,能自主阅读有简单文字提示的读本。因此,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读本,人物宜动态、夸张,人物心理和情感要富有变化,情节要跌宕起伏,以激发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讲述或续编。
(二)“阅读同心圆”的半径——三个教学半径的教学要点
围绕读本,“阅读同心圆”教学实践由视听、解读和游戏三个长度不同的教学半径构成。在这三个教学半径范围内,教学内容各有侧重。
1.视听
“视听”可以为幼儿提供接触大量经典绘本的机会,可以通过集体教学活动,也可以通过幼儿自主阅读活动。视听强调阅读的广度,给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并注意引导他们主动交流,以努力拓展幼儿的阅读经验。
2.解读
“解读”是指在视听的基础上,对那些幼儿特别喜欢或教学上有需要的作品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深入讨论,深刻理解。一般一周可选择一本这样的读本加以解读。内容宜与气候、节气、幼儿园关键事件等挂钩,尽可能与主题教学活动相结合。比如,在小班“亲亲小动物”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了结合“分享阅读”小班(下)读本《上床睡觉》的解读活动,以配合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解读强调阅读的精细度,着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等。
3.游戏
“游戏”一般安排在视听、解读之后,是指根据读本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把适合转化为游戏活动的经典绘本或早期阅读材料挑选出来加以创编,以引导幼儿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游戏强调的是阅读活动的延展性、开放性,可以是区域游戏,也可以是集体游戏。
二、“阅读同心圆”课程的实施
如上所述,“阅读同心圆”课程以优质读本为圆心,以“视听”“解读~游戏”为半径。“视听”半径最大,但幼儿阅读理解不深;“解读”是在视听基础上对角色、情节、主题、技法等的深刻理解;“游戏”是对部分读本关键内容的迁移运用,可以再现也可以超越读本内容。
“视听-解读-游戏”三个半径构成“阅读同心圆”课程教学实施的三环节,这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
(一)视听——重感知与欣赏
“视听”阶段,我们强调“书自眼入,视觉徜徉;书从耳闻,听觉浸润;书由演悟,心灵涤荡”,把重点放在丰富和提高幼儿对读本的感知和欣赏水平上。
为此,我们引导幼儿、家长共同参与,根据经典读本进行环境创设。我们在活动室、走廊、楼道、大厅、操场等地方,以各种方式巧妙呈现读本的精彩内容。我们还在幼儿园创设了好书推荐区、经典阅读区、阅读共享区等区域,幼儿园俨然成为一个偌大的图书馆。
不仅如此,我们还利用幼儿园的“校园广播台”,每天安排教师和中大班幼儿轮流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或讲一个小故事;我们每学期组织“苗苗杯”讲故事比赛,让幼儿分享更多的优秀读本;我们物色爱读书和爱讲故事的妈妈们组成“故事妈妈义工团”,请她们定期来幼儿园为孩子们讲好听的故事。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组织幼儿开展读本故事表演或欣赏由同伴、成人乃至专业团队表演的读本剧(如木偶剧、“书香宝宝迎新年”人偶剧等)。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既有聆听,也有观摩,对读本的感知与欣赏自然更为深刻。
(二)解读——重认知与理解
“解读”阶段,教师需精选读本,组织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教师耍根据读本、幼儿、教学目标的种种不同,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帮助幼儿解读。例如,我们采用“悬测阅读法”,在组织集体阅读活动时有意“卖关子”,即在情节发展紧要之处停下来引导幼儿想一想,然后再读。这种方法有助于幼儿边读边思,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集体教学活动中的解读有三种基本实现方式,即单读、联读、随读。
单读是指教师选一本读本组织幼儿开展集体阅读活动,通常有完整的大书阅读、小书阅读、延伸阅读过程。如解读“分享阅读”小班(下)读本《虫虫虫虫爬》时,教师先通过大书阅读引导幼儿熟悉儿歌内容,然后通过小书阅读引导幼儿重点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最后通过拓展活动丰富幼儿关于动物不同行走方式的知识。并对儿歌进行创编。
联读是指教师将有相似角色或相同主题的若干优秀读本组合起来,开展系列读本教学活动,以帮助幼儿丰富相关经验。如在熟读“分享阅读”大班(上)读本《聪明的小鸡》的基础上,结合《母鸡萝丝去散步》《汉娜的母鸡》《狐狸夜游记》等经典绘本视听活动,丰富相关学习内容,帮助幼儿掌握拓展阅读的方法与途径。
随读是指教师在组织其他领域活动时,将阅读活动内容巧妙渗透其中,以帮助幼儿更全面地解读作品。
(三)游戏——重实践与延伸
完成了对优质读本的解读之后,教师可将读本中可操作部分转化成幼儿的游戏或探索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行动中加深对读本内容的理解,并体验探索、合作、创造的快乐,进而丰富阅读策略和语言经验。如:在对经典读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开展视听、解读活动之后,教师在户外挂了一些苹果卡片,组织幼儿开展“比比谁摘的苹果多”的集体体育游戏活动,学习原地纵跳摘物和助跑纵跳摘物。
在解读活动之后,为了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教师还组织了区域游戏活动,让具有共同兴趣的幼儿一起开展各类游戏活动。一是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许多读本会涉及亲情、友情,自我欣赏、自我接纳与自我认识等情感因素,幼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区的游戏加以体验、模仿,从而加深理解。比如,读完《你好》,可以在娃娃家学用礼貌用语;读完《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可以创设一个“小医院志愿者服务站”。让幼儿为“盲人”提供帮助;读完“分享阅读”中班(上)读本《小熊生病了》,可以引导幼儿体会人物的心情。懂得换位思考。教师可帮助幼儿设计角色,丰富表演的内容与形式,和幼儿一起制作用于读本故事表演的小舞台、背景、动物或人物卡片等。二是开展科学探索游戏。在解读有关科学知识的读本后,教师可引导幼儿一起创设各种科学探索游戏环境,让好奇心强的幼儿再看一看、听一听、查一查、玩一玩,验证或寻求答案,感受延伸阅读的快乐。如解读“分享阅读”中班(下)读本《铁马》后,教师在科学区投放了不同的材料和半盆水,引导感兴趣的幼儿实验并记录,尝试探究沉浮现象。三是开展美工创意游戏。经典读本的构图、色彩、造型等都极具美学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开展相应的美工创意游戏活动。如在解读经典绘本《天使的笑脸》后,教师可以适时在美工区投放相关材料。引导幼儿参照读本琢磨用各种布艺制作彩色向日葵,进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北仑区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