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工作其实是福利部门和服务机构所进行的社会服务和管理活动,它植根于人的自由、平等以及人格的尊严、个人的存在价值等西方传统文化要素;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助人理念本质上缺乏基于普遍的人的尊严和个体独立人格的观念。在中国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进程中,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对社会工作价值信念理解上的差异,造成了诸如价值观选择的困惑、信念与现实的困境以及文化认同的矛盾。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应在文化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选择以及自我意识的训练上寻求突破。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务;文化背景
社会工作其实是福利部门和服务机构所进行的社会服务和管理活动;它依托专业伦理规范,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协助有需求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随着社会工作在中国本土的发展,人们已然认识到它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社会科学,也正因此,对于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文化背景问题的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这个问题恰好是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深层基础。
国际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颁布的一系列实务标准中,其中就涉及到文化能力的标准,包括伦理和价值、自我意识、跨文化知识等内容。目前在中国从事社会工作,首先遇到的问题也许不是实践,而是理论的澄清。我们现在掌握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大都来源于西方,伴随着西方的文化土壤,社会工作已经有了一百余年发展历程。文化背景对于社会工作的具体影响主要在世界观、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它们渗透在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多层次关系中,我们可以从“助人自助”理念的发展清楚地发现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是如何关联于特定的文化背景的。
一、中西方“助人”理念的文化背景比较
(一)“助人自助”的西方文化
自20世纪80年代左右,一股在欧美社工界盛行的“增权”理念逐渐为人们接受,Robert Adams(1990)认为社会工作的实施真正进入所谓的“增强权能取向时代”应该在1980年代左右,因为此时期社会工作相关的文献书籍对于有关增强权能观点主题的论述,无论在数量与深度上皆相当的鼎盛沸腾,且有关增强权能、自助(self help)、意识觉醒(conscious raising)、长处观点(strength perspective)、复原力(resilience)等增强权能的语言运用也相当普遍,一时蔚为风尚(Saleebey,1996)。
这些理念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有着深厚的西方文化根基。“助人自助”,它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社会工作不但要具体地帮助有困难的人士解决困难,而且要帮助他们增强自己的能力以应付各种挑战,即帮助他们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以达到自助。”“助人自助”主要强调个人发展重于个人被动的需求,潜能和潜力是在帮助中值得关注的焦点,这种助人观念的来源有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卢梭以来的平等观念、马斯洛的人格发展理论、罗杰斯·卡尔的心理诊疗方法,甚至还有克尔凯戈尔的关于人的内在心灵的发展的学说等。
我们可以看到,与“增权”理论相关的“助人自助”恰是基于自由意志上的人的自由、平等以及人格的尊严和个人的价值等浓厚的西方文化传统。
(二)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的“助人”理念及问题
中国很早就有类似社会保障的救济,如管子所提到的“九惠之教”,孟子提到的“推恩”等,所有这些帮助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当朝者的吉庆事典时颁诏施救,……另一种是在出现自然灾害时,统治者会采取社会救助措施”。这种归纳还是较为精当的,但更进一步的是它所反映的助人理念的实质并没有很好地揭示出来。如以对中国人影响最深的孔子思想而言,人的亲近或者帮助如何能够达成呢?只能是“推己及人”,这与西方的基于个人平等意义上的爱和帮助有着显著的差别,前者的基础是血缘和亲情关系,后者是基督教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文主义的平等观念。
在中国传统意义上,“个体”概念不太为人接受,这就是后来长期盛行的“集体主义”和群体意识(大公无私,爱国精神等),个体无法承受基于个人人格平等意义上的帮助,因此,社工和案主在帮助过程中很难建立一种基于“自助”的对等关系。如果受助者的自我人格并没有确立,再去谈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也还是不现实的。
二、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文化背景反思
首先,“文化能力”的养成。“文化能力”指的是与文化相关服务的准备,它有着对跨文化境遇需求的敏感,按照国际社会工作者协会的标准,它包含有五个方面的要素,即价值的多元性、文化自我评估的能力、当文化相互作用时对内在动力的意识、制度化的文化知识和制定反映多样性文化之内和之间的理解的计划和服务。完全可以这样说,文化能力是对整个文化境遇的意识,这就好像有“许多系统汇聚于社会工作实践中,每一个都有它自己独特的价值定位,从而造成紧张。在这些系统中有社会文化环境、机构背景、案主和社会工作者。当系统与系统发生纠缠,它们交互式的混合就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竞争价值和冲突忠诚的层级。”这种文化能力使得工作者明白可能发生冲突的个人以及专业的价值和习惯,从而实现调节那些文化上不同于他们自身的需求。、
其次,世界观、价值观的反思和确立。相对其他专业来说,社会工作具有较强的价值取向,“除了教士职业之外,社会工作可能是最自觉地依赖于价值的职业。”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这个价值观直接体现为道德践履,“社会工作具有显明的实务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但是这种实务和实践又不是自然科学式的、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的改变对象的活动,而是其中充满价值的道德化的实践活动”对社工而言,一方面是基于人的普遍尊严的基本价值观的确立问题,社会工作专业的选择对多数人来说并非出自一个自觉的选择,加上现行社会效能和利益至上的考虑,很少有人去认同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信念;另一方面,社工在实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个人观点是如何影响其专业化工作的有意识的反思问题。年轻的社工通常对传统文化表现出异常的陌生,文化根基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作者反思自身观点的途径,即便工作者对案主施加了个人的影响,但由于缺乏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受文化影响的),没有意识到个人信念是如何引领自己去那样行动的,问题还是可能发生,因此真正有效的做法是以问题的方式接近自己信念和行为的中心,即“每一个观点如何影响了我们对个人情境的解释?它是如何影响你所做的事情的?它对个案路径(Case Path)可能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形式上是关联于社会工作行为本身的,客观上却营造了一个文化观念反思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宋丽玉等.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M].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2] 何国华,王思斌.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初探[M].香港: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0.
[3] 马克思·韦伯.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8] 沈黎.双重关系——社会工作中专业关系的伦理困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12).
作者简介:崔东艳,现在黑龙江省孤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