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成人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备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礼仪。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在古代,成人礼是中国众多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汉族的成年礼逐渐淡化,成人礼主要集中在一些少数民族中。许多少数民族成人礼的表现形式多样,对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培养青年人的“成人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成人礼;意义;成人意识
“仪式,被认为是最能体现人类本质特征的行为表述与符号表述,是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i而并非现代性话语中“传统”与“落后”两个简单的概念所能概括与界定的。重拾仪式的力量,不究过往,不问沧桑,就力量论力量,已足以震撼人心。
中国传统社会有通过举行成人礼象征从少年进入成年的传统。在孩子适当的年龄,长辈便会为他们举行成人仪式,虽然每个民族成人礼规定的年龄不同,但此事无论对长辈还是孩子都尤为重要。
根据成年礼举行的目的与意义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作者为阐述观点方便而进行的分类,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不作为权威论断),一类是可以发生婚姻关系的标志,一类是对于可以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认可标志。这两种功能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和社会意识的发展,第一种功能渐渐退化,第二种也随着如今教育思潮的多样化没能广为流传,但其作为检验青年人的成年意识的形成,和其是否具备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能力,和独立,自理,自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对青年的培养与教育都有借鉴意义。
汉族的成人礼延续数千年,分为冠礼和笄礼,满清时取消。古代的成人礼的本意是为了禁止与未成年的异性通婚,也可以说是对成年人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冠礼即是男子跨入成年人行列的加冠礼仪。《礼记》云:“夫礼,始于冠”ii、“男子二十,冠而字”iii。对于冠礼非行不可,《礼记》的解释是“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iv照这么说,不懂礼,不可为人,不行冠礼,则不能“成人”。
这种所谓标志性的成年仪式在少数民族的成人礼中很普遍,傣族、布朗族的成人礼有漆齿的礼俗。漆齿就是染齿,不染者不能公开参加社交活动。用酸汁涂抹牙齿,再连续数日用黑烟熏齿,直至将雪白的牙齿染成墨黑的颜色。而在布朗族,孩子长到十五六岁时,要拔掉两颗门牙。摩梭族、纳西族、普米族、彝族则通过更换服饰象征成年,女的换裙,男的换裤,换过之后,方可谈情说爱。
正如“青春期到来的第二性征的出现往往会使人们感到十分惊异和恐怖,人们通过隔离等仪式活动,以表达对这种自然生理状态的反映,因而也就有许多生殖禁忌产生,这种恐慌的再一种解释是意志品质的考验,即检验受礼者是否具备成人的意志品质。” v
傣族的成人礼是文身。文身师用墨在肌肤上绘出图案轮廓,以针蘸上颜料扎入皮肤,让颜料残留于皮肤内,形成永不消退的纹痕。如此这般的切肤之痛对于刚步入成年的男子来说也不是容易之事,要忍受漫长反复的成年礼仪对少年的意志力是极大的考验,纹身一次未成者,则推迟成年,直至纹身完成。这种疼痛的历练就像留在少年体内的墨迹痕迹宛然,臂膀上永不消退的图案,是一个男人历练与成熟的胸章。成年,这两个字不仅仅是在达成一种身份的转变,拘泥于一种礼仪的形式,更是一场痛苦的淬砺。
瑶族人用“度戒”的考验方式来完成成人礼,这其中更有修行的意味,旨在让青年人“戒惧”,即克服恐惧。如今度戒形式简化,以跳云台为主,男子只需从几米高的高台跳下去就算礼成。很多资料显示高台下面其实是有稻草铺垫,做好了安全措施的,但现实状况是即使明知有很好的安全措施,还是有很多人不敢跳。原本看起来简单而安全的成年仪式,现在看来确实颇有深意。原以为一鼓作气就能跨过的心理障碍,却成了整个民族、家族最看重的品质。该仪式举行的前一个月,受戒者需每日净身素食,严守诸多禁忌,为度戒做准备。洗净铅华,用一个月的约束与戒律来规范自我的言行,来作为进入成人世界的门槛。
“度戒虽然只是一个礼仪,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它自始至终贯穿着本民族的传统道德和戒律条文训导,并借助这一形式给即将走向社会的男子灌输道德思想和行为规范,使受戒者在人生这一转折关头受到教育和熏陶。” vi
高山族的成年仪式在很多人看来是最为残酷的人生考验,回答这张考卷,稍有不慎,甚至会附上生命的代价。三天三夜的野外独立生存,不能携带任何干粮和水,三天过后可以走出大山的少年,则将受到全村的尊敬。成年礼的考核形式多种多样,但最终的目标我们可以看到,都在于得到社会大众(本部族或某个大家族的认可)。获得社会认可,在多数的少数民族眼里需要待认可者的主动考核,达标通过,而在汉族,却成了认可人的主动张罗,被认可人的“被动”参与。我们在感叹少数民族成年考核过于严苛的时候,大概也是有几分对汉族成年礼轻松的庆幸,而这种庆幸却又是苍白无力的。
少数民族的成年礼与汉族的成年礼大有不同,其中作为明显的则是考核的标准问题,汉族以年龄作为考核依据,适龄即行冠礼,且冠礼本身也是无任何考核之义的。少年只需参加一个加冠仪式即可成年,对于可行冠礼的少年没有限制,冠礼对于少年也不存在考核与通过。塞内加尔的富拉尼人,每年都要举行接纳男孩子成人的典礼。小伙子在接受特殊考验时。围观的人们中如有未婚女子出列为他求情,那才算合格。所谓“合格”是有明确细化的标准的。
“原始人类用神秘的方式解决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问题,这对我们现代青年教育有一些启发。阈限vii状态是解决青少年教育的最好时机,如采取适当的仪式活动,就可以实现自我认同,使青少年健康成长。”viii
在封建社会,成年礼仪式是以家庭和家族教育的形式出现的。仪式活动与日常活动难以区分也构成了成年礼仪的阈限状态。这是我们今天举行所谓成人礼的最大瓶颈。受礼者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由青少年向成人的过渡,但这种过渡是在家庭教育和家族教育中实现的,而非本人的主动自愿参与的。成年仪式阈限状态对青年的教育是在宗族长者的指导安排下,由社会成员共同完成的。现代社会,要实现青少年与某种文化的认同,也必须注意阈限状态的结构与功能,是否符合时代要求和现实意义。无论过渡仪式是长是短,过渡的方式多么复杂神秘,青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一些传统的礼仪的和某种生活的技能。这中间也许没有太多的主动参与,这也没什么关系。青年的成长就是一个被动的文化适应过程,他们要从被循规蹈矩,被束缚中体悟何为自由,何为成长。古老的课题自古就有,对于青年人的成年教育,方法没有落后之说,只有相对进步,绝对的进取。
在古老成年仪式的阈限形式中,青年过渡方式还是比较复杂的。他们不仅对在某一阶段学习什么、怎样学习有许多复杂的神秘的规定,在过渡时间的期限上也有少则几天,多则几年,十几年不等的严格规定,而且在过渡时期内,还有青年人学习、生活、劳作的组织,所以他们的社会教育方式还是比较好的,没有我们现代社会中青春期危机的问题。教育原本就是回归天性的过程,我们不能否认,在人类的基因里确有依赖、胆怯等的负面因素阻碍我们成长,独当一面,但我们更不能否认的是我们也同样具备向着独立和勇敢等的积极人生态度进取的愿望。也许强求与不强求的相对配合,才能获得双赢——对琐事的苛责刁难,事事巨细,对大是大非的避而不语,点到为止,古人的智慧就在这里。
在这些少数民族千奇百怪的成年礼上,我们不难发现,越是严酷苛责的成年礼,男子成年后享有的权力越多。这种不成文的规矩自古就有,《史记》中司马迁曾用这样一句描述匈奴人的生活“贱老弱,而贵青壮”ix,具体到生活细节,则是青壮吃肥肉,老人吃瘦肉。这一行为曾被许多汉人不齿,认为其为不孝不悌,尊卑混乱,但在匈奴人看来,出力多者吃肥肉,出力少者吃瘦肉,刀光剑影里活下来的民族,征战为生,力者为王,无可厚非。而在藏族更是有“或父子不相认,拔刀相向”之事,子辈愿意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事物,而不希望受到父辈的过多干涉。抛开儒家传统的束缚,我们只就事论事,拿来同汉族子辈相比,汉室子孙,即便是冠礼成年之后,仍要和父母同住,婚姻、仕途、生子,无事不参考父辈的意见,更有多数者,干脆“悉听尊便”。“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等的儒家传统束缚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同别人的差别,一事胜人,便觉事事胜人,万事安稳。汉人以己之伦理观念来看少数民族“成年”之事,似乎少了些话语权。或许当今许多成年人仍不懂担当,是他们背后还有一辈成年人,攥着他们的手不肯松开,又或许,给年轻人更多的担子,背负压力,他们才能承担更多的义务。
所谓仪式,既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但不管是神圣还是凡俗,都可以理解为一种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过渡、强化社会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在现代社会中,政治戏剧采取的是人们更为熟悉的形式,民族——国家与政党通过重新激活仪式来建立和维护其共同体想象以及统治的合法性地位。”x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仪式往往能吸引整个民族,唤醒着民族历史记忆,而政治戏剧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共谋,使我们更为清楚,“成人”对青年人来说非一朝一夕之事,但若能辅之以“仪式”,定会收获颇丰。成人礼作为一种标志,具有明显的昭示作用。它不仅仅标志着少年已经成年,而且也要求社会改变对他们的原来看法,接受他们作为成人社会的一份子,这也在客观上要求“成人礼仪”的举行要求“双方”的参与与配合。青年人的“成人意识”对于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大的影响。
古人有言“天降点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没有痛苦的历练,何来担大任之肩?当今社会,仪式文化对于中国人的记忆仍是历久弥新的,昨日重现,并非要我们把古礼旧制照搬恪守,而是有所参照,有所革新,但本意是不变的。当今社会成人礼的重建可先由一些社会团体研究机构首倡,制定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在各地试行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然后再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加之政府、学校等的“软推广”,同时注意与既有的成人礼的衔接,旧的不废止,新的也可以并行。相信今日我们用仪式的力量来提示成长,提醒成年,他日“成年”定会脱离“仪式”,成为真正的警醒,体悟,和躬行。
注释:
i刘晓春:《一个人的民间视野》,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ii《仪礼》十七,《昏义》篇
iii《礼记·曲礼上》篇
iv选自《礼记·冠义》篇
v刘占奎:《成年礼仪式的功能分析》,天津:南开大学
vi王衍军:《中国民俗文化》第二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3页
vii阈限,[英 the threshold of awareness],心理学名词,指外界引起有机体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这个定义揭示了人感觉系统的一种特性,那就是只有刺激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会引起感觉。
viii刘占奎:《成年礼仪式的功能分析》,天津:南开大学
ix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
x刘晓春:《一个人的民间视野》,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参考文献】
[1]王衍军.中国民俗文化(第二版)[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51-57.
[2]刘晓春.一个人的民间视野[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10-113.
[3]赵杏根,陆湘怀.中国民俗学通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4-20.
[4]王贵民.礼俗史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89-91.
[5]钟文.中国民俗文化大观[M].外文出版社,2010:146-148.
[6]刘占奎.成年礼仪式的功能分析[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09(1).
[7]黄家忠.浅论成年礼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8]道捷.少数民族成年礼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J].中国社会工作,1996(2).
[9]李维喆.成年礼与考试[J].价值工程,2011(25).
作者简介:郭安琪(1992—),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就读于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国学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