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也与时俱进地变化着。尤其是词汇方面,往往显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针对“获赠”一词出现并被人们广泛使用的现象,本文主要根据邢福义先生提出的“表里值”小三角理论,分别从语法结构、语义内容和语用价值三方面,对“获赠”一词作出简要分析,以期读者可以在语言学方面对“获赠”一词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获赠”;语法;语义;语值
“获赠”一词在当今的报刊新闻、网络微博上已经屡见不鲜,人们也逐渐接受并在交流中运用着这一词语。但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并未收录这一词,只有对“获”、“赠”分别的释义。其中“获”的第二个义项为:得到,获得;“赠”的义项为:动词,赠送。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获赠”一词的运用作出一定的分析。
一、语法结构
语法结构方面可以从词的结构和句法结构两个层面来分析“获赠”。
从词的构成来看,“获赠”一词是由两个动词语素“获”和“赠”构成的联合式合成词,可以将其概括为“V1+V2”结构,此类语法结构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结构。如同义联合:追逐;反义联合:褒贬、出没、得失;类义联合:穿戴;偏义联合:睡觉、忘记。[1] “获赠”和反义联合、偏义联合类合成词有相似之处:一方面,“获”、“赠”动作的发出者不是同一个人,而是相对的个体;另一方面,“获”、“赠”在组合成“获赠”一词时,只有“获”这一语素起主要作用,“赠”只起附加作用。
笔者运用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的当代小说语料库检索,发现“获”出现1067次,“赠”出现131次,而“获赠”却出现0次。该语料库包含了40余位作家的几十余部当代小说,却未出现“获赠”一词。但在汉语复句语料库中检索出3条出现“获赠”的例子:
1.如果10个球上的数字相加不是75,则可获赠品1份。(《长江日报》1998年11月09日10版次)
2.用礼券购买的商品达到规定金额时,还能再得到礼券,买得越多,获赠的礼券越多。(《人民日报》1999年11月29日)
3.活动的高潮似乎出乎人们所料,没有出现现场大批赠药的沸腾场面,武汉三株赋新康公司只在现场向生命之歌艺术团捐赠赋新康15件,由于到场患者近3000人,为避免现场领药拥挤造成对患者人身伤害,赋新康公司负责人当场宣布所有到场登计患者均可获赠价值100元赋新康壹瓶。(《长江日报》1997年04月25日10版次)
其中,第1个例子中“获赠”只是连在一起,并非一个词,不在本文要讨论分析的范围之内。下面着重从句法层面对例2、例3作出分析。
从句法结构上看,例2是一个二重复句,第一个层次“……,还……”属于并列类复句中的递进句,第二个层次“买得越多,获赠的礼券越多”属于因果类复句中条件句的紧缩句。此例中,“获赠”一词的主语和整个句子的主语——消费者一致,使整句话读起来比较连贯,而且与前面出现的“得到”一词呼应,“获赠”用在后面,既点出得到礼券的主体是消费者,又表明礼券是商店赠送的,更能突出消费者只要多消费就能得到多的礼券的结果。例3同样是一个二重复句,第一个层次是转折类复句,第二个层次是因果类复句,“获赠”一词出现在第二个层次中。与例2相同的是,“获赠”均用于因果类复句中,都表示满足条件后就能实现的某种结果。不同之处在于,例3中“获”和“赠”的主语(动词语素动作的发出者,下同)都明确出现在句子中,而例2“获”的主语很明显(虽未出现在例子中,但读者都能明白),而“赠”的主语就相对含蓄得多,必须通过上下文语境,才能分析出来。
上述两个例子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获赠”一词大多用于因果类复句中的条件句,表示满足条件后主语可以达到的某种好的结果;而且句子中常出现“获”的主语,“赠”的主语往往省略。“获”的宾语和“赠”的直接宾语一致,均是句子的宾语。比如“开通XX游戏,即可获赠X枚Q币”,“提前到场者可获赠精美礼品一份”,“我今天获赠了一幅珍贵图画”等等。前两例易于理解,后一例乍看之下,似乎“获赠”一词用得有些牵强。原因就在于,前两例均用于条件句,表示达到条件就可实现的好的结果;后一例则不然,且句子的主语“我”在语感上和“赠”起了冲突,这恰恰是“获赠”一词独特的语用价值。关于这一点,笔者还会在下文详细介绍。
二、语义内容
从语义内容上看,“获赠”一词还具有多个分析视角。
从施事、受事关系来看,“获”这一动作的施事就是“赠”的对象即“赠”所带双宾语中的间接宾语,同时也是“获赠”一词所在句子的主语;“获”的受事和“赠”的直接宾语以及整个句子中“获赠”的宾语是一致的;“赠”的施事一般不出现在句子中,所带的双宾语常常出现。例如“我今天获赠了一张CD”中“获”的施事、受事分别为“我”、“一张CD”,“赠”的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分别是“我”、“一张CD”,其施事省略了。
同一种语义结构还可以用不同的语法结构来表示。“获赠”一词属于偏义词,意义着重在“获”上,“赠”的语义弱化,只是起一个附加、衬托的作用。其语义基本上类似于“获得”、“得到”、“获取”之类,和“赠”、“赠送”语义相反。在结构上,“获赠”中二语素语义相对,而“获得”、“得到”、“获取”每个词中的两个语素语义相同,属于同义联合式合成词。
从义素分析角度看,根据动词的义素模式:{义项}=[主体、方式、动作、客体、因果],[2]可以把“获赠”一词分析如下:{获赠}=[人或物、从别人那儿、正当得到、某物、归为己有],主体一般是人,也有少数情况是物。如“博物馆获赠了一座雕塑”中的“博物馆”。相比之下,“获得”、“得到”、“获取”之类的词只强调主体和结果,不指明所得到事物的来源或方式,即使“获赠”一词也常常不明指“赠”的施事,但还是暗含了拥有该物的方式。
再试从语义指向上看,以“我今天获赠了一张CD”为例。附加说明一下,语义指向本来是句子中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指非连续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2]笔者在此把“获赠”一词分成两个语素,分析二者在句子中的语义指向。从上述可知,“获赠”是偏向“获”义的偏义词,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施-受事关系、句子的结构成分是一目了然的;如果拆成两个单独语素(毕竟“赠”的语义没有完全消失),是有必要从语义指向上进行分析的。从结构上看,“我”是“获”、“赠”的主语,“一张CD”是“获”、“赠”的宾语,但从语义上看,“赠”的主语并非“我”,而是省略了,“我”、“一张CD”是其双宾语。这可以通过转换句式加以说明,可转换为“我今天获(得)(别人)赠了(我的)一张CD”。(下转第 218页)
(上接第216页)
三、语用价值
语用,即语言运用。任何被引进吸收的词语的运用都有其独特的语用价值。“获赠”一词的语用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中有赞誉、谦逊两条准则,即在交际过程中,为了双方交际的顺利进行,尽量多赞扬对方、批评自己。“获赠”一词显然要比“获得”、“获取”礼貌得多,它强调“得到”义的同时,又对对方持有谢意,因为“赠”这一语素是对这一动作发出者的一种敬词,无意中抬高了其社会地位,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如:你收到朋友送你的一张CD。如果你在向第三方阐述这件事时,用了“获赠”一词,交际对方就会从侧面看出你对朋友的尊重,进而会认为你的个人修养很高,留下较好印象,可能必要时还会在他人面前褒奖你。因此,交际中使用的语言长至一段话短则一个词语,都能体现你的个人涵养。
当然,“获赠”一词有时是在特定条件下使用的。如果说话人不愿、不便或认为没必要透露“赠”这一动作的发出者时,就会使用只强调“获”义,只说明主语收到了某物这一结果的“获赠”。如:对方社会地位、名气较高,说话人不愿泄露其名字等。
“赠”和“送”同义,从感情色彩上看,“赠”属褒义,“送”较中性,则“获赠”自然就带有对“赠”动作发出者的谢意;从语体上看,“获赠”属于书面语,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而“获得”、“得到”属于口语,适用场合较广,从其在语料库中高频率出现的情况就可看出这一点。而且,在日常口头语交流中,使用“获得”、“得到”较“获赠”频繁。
另外,还可以从信息结构的角度分析。通常,人们交际过程中采取的是“已知信息——新信息”的信息结构模式。分析“获赠”这一词汇时,也可以借鉴这种信息模式。说话人在表达时,认定“获”对于听话人来说是已知信息,“赠”是新信息。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只知道自己得到了某物,但并不了解该物是别人送的事实,此时,就有必要用“获赠”来表述。如:“小王生日当天获赠了一个生日蛋糕”,这个句子中,对于听话人而言,“小王获得一个生日蛋糕”是已知信息,有人“赠小王生日蛋糕”是未知信息即新信息。其中,已知信息和新信息都是说话人主观认定的。这也是“获得”、“得到”等词体现不出来的语用价值。
此外,类似“获赠”一词使用的还有“索赔”。现在,“索赔”在语言使用中极为常见,尤其是在诉讼案件中,以致于人们不会把“索”、“赔”拆开成单个语素去分析与思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索赔”的凝固性更强。从语言学层面上看,“索”和“赔”的语义也是相对的,“索”的动作对象即“赔”的施事,“赔”的间接宾语即“索”的施事,其直接宾语即“索”的受事。从语料库[3]的检索结果看,在当代小说语料库和汉语复句语料库中,“索赔”分别出现3次和159次。与其意义相近的“索要”分别出现21次和120次。可见,“索赔”较“索要”使用率高,且比“获赠”更常见。其中,“索要”一词的结构和“获得”、“得到”相同,均是两个同义语素构成;而“索赔”和“获赠”的结构相同,其中的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组合后为偏义联合式合成词。由上述对“获赠”的分析,也可推知“索赔”一词的表-里-值特点。
总之,“获赠”一词无论是从语法结构、语义内容,还是语用价值上看,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独特的优势。笔者通过分析该词,还联想到结构类似的“索赔”之类的词,希望读者可以从语言学层面对“获赠”一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举一反三,对此类结构的合成词有更深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2-173.
[2]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4.
[3]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的语料库.
作者简介:姚玉坤,女,汉族,河南人,华中师范大学2011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