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艺术传媒类专业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复兴的战略中完全可以大有作为。这既是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同时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文化建设为例,从一个侧面探讨艺术传媒类院校发挥资源优势,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体途径。
【关键词】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对文化进一步阐释:“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面对黑龙江省提出的“文化强省”、重塑“龙江精神”的文化建设大环境,艺术传媒类院校因其得天独厚的行业背景和专业优势而可以大有作为。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文化建设为例,从一个侧面探讨艺术传媒类院校发挥资源优势,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体途径。
1、艺术传媒类实验室特点
1.1实验室建设投入资金大,运行成本高,设备更新快。由于国内厂商技术水平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传媒行业中尤其是广播电视行业中所用的摄、录、编等设备普遍使用的都是进口设备,因此价格高昂。作为培养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学科,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自然要走在先进技术的前列,因此传媒类实验室中所用的主要设备如摄像机、编辑机、调音台等基本也是以进口设备为主,因此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很大。同时实验室日常运行成本也很高,摄像机和录像机的磁头、三脚架、演播室内的各类专业灯具等日常使用的损耗很大,需要定期更换或维修,费用都不低。
1.2实验教学差别大,考核方式特殊。传媒教育将艺术与技术融为了一体,它的实验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传媒类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实验以演示、实训、综合实践为主。而目前的实验室评估标准主要是建立在对理工科实验室的评估之上的,在实验教学成果方面不能体现传媒类实验室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根据实验项目在教学目的上的区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1.3实验室管理难度很高。由于传媒教育的特殊性,传媒类院校的教师大多是艺术行业出身,较于理工科院校的教师无论自身处事方式还是教学工作方式随意性、灵活性都很大,不拘一格,也难以受条条框框的约束。而学校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的管理无论是哪类院系都应有一定的规章可循,因此在管理上的难度会比较大。
2、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所承载的独特文化特征
2.1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文化是综合的文化。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文化是以器材——使用——成品为顶点的“三角形”动态结构,三顶点文化是实验室的基础文化。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外延出更多的次元文化,如知识文化、艺术文化、规章制度文化、理念文化、价值文化、精神文化、意境文化等。从文化的角度看实验室,它本身就含有了“器物文化”。对实验室的管理首先体现对器物的直接管理,但同时又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管理文化”。实验是通过人去实现的,必须有人的主体意识去“制作”艺术传媒类的影像图文成品,设备设施才为人所用,因而存在着“创新文化”、“理念文化”。与此同时,在实验活动中,人们获得知识而包含了知识本身的“传媒文化”。艺术类实验室的独特安装及布局,又体现了强调艺术美感、层次性的艺术文化。
2.2具有教学与实证相结合的特征。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文化,受学校文化、地域文化影响是直接的、强烈的因而它首先就具有了鲜明的辅助教学特征。另一方面,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活动是为艺术、传媒类人才提供必要的模拟实践活动的场所,因而具有其实证性的特征。目前,不少学校的艺术传媒类实验室的可以实践活动文化正外延到社会,成为社会文化,如“中国梦”的图文、影响诠释,文化本身的宣传,已成为传媒类实验室文化活动的重大课题和任务。
3、发挥艺术传媒实验室文化优势,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省,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艺术传媒类专业为艺术设计、广播电视等领域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艺术与传媒系自创建伊始,即确立了“应用技能”的发展模式,依托黑龙江地域传媒产业,依托校内外专业实验室建设,将传媒产业资源与传媒教育紧密结合,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实验室及其附属实验室文化建设,体现了以下特色:
3.1传承实验室多元化的发展理念。完备的新闻传播类实验室涵盖各类媒介,必须具备融合、共享功能,设备要求高,资金投入大。学院在艺术传媒类实验室建设中,采取多种建设方式保证实验室的完整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并着重体现实验室多元的传媒文化发展理念。学院通过赋予实验室多重的公用、发展理念,处处体现传媒道德与人文精神的整合,就专业群体而言,希望通过实验室文化深刻地作用于学生的意识活动和行为方式,培养其的规范行为、道德品质、思想情操、逻辑思维、实践能力、艺术审美、文化传承能力。
3.2注重实验室理论与技术研发服务。通过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凝练研究方向,在传媒艺术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近年来,学院依托专业的“、写、编、评、摄”传媒类实验室,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研究和成果广泛涉及到文化强省建设,传媒的市场理论、资本运作、权益保护、制度创新、文化竞争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让学生进行媒体作业、作品的设计、生产、展示与交流;支持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比赛和调研活动,摄制参赛与调研纪录片,建设集制作、发布与交流为一体的实验室文化平台。
3.3营造以人为本的实验室管理文化。学院坚持实验室的管理应注重人的指导作用,大力营造以人为本的实验室文化,注重人的潜能的发挥。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以激励实验室全体人员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对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努力为实验室工作多做贡献。在人性化的管理气氛下,使全体实验室人员能够实现自尊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和集体利益高度统一的时候,也就是人的生命潜能得到最大发挥的时候。此外,学院遵循实验室有目的性、有时间段的开放性原则,在方便实验人员的同时,激发教师、学生的实验热情和积极性。实验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帮助管理人员优化管理工作。
4、结语
媒介文化融合已经成为传媒业的热点话题和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建设传媒实验室,是实施媒介文化融合教育的重要保证。在坚持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通过传媒实验室的多元化功能和应用,体现了文化融合教育的实践性和整体性。于此同时,用文化来指导实验室管理的意义是积极的,寻找优化管理的文化支柱的意义则更为深远。认识这一点,对于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增强实验室文化功效的释放无疑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叶娟,邱智伟.媒介融合时代多元化传媒实验室建设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2(10).
[2]黄慕雄,张学波.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2).
[3]郭文龙,朱瑞良.论实验室的文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2).
[4]邴正.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建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4).
[5]周维佳.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问题初探[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07).
[6]胡兵.注重实训的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
作者简介:万博文,男,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文化。
课题成果:此文系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仿真职业环境下黑龙江省传媒人才创意型课程体系建设与培养研究”(GBC121101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