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视角下的公共经济主体动力分析

2013-04-29 12:03:29张薇
经济视角·下半月 2013年7期

摘 要:本文从社会学与经济学二维视野出发,采用个体主义方法论,构造了生命效用最大化假设和均衡理性人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个体的均衡理性曲线和组织的均衡理性坐标,尝试以此为工具建构统一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政府、私人企业和第三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动力,指出政府的权力效用倾向、私人企业的财富效用倾向和第三部门的声望效用倾向分别是其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动力。

关键词:公共经济主体;二维视角 ;动力分析

作者简介:张薇(1970-),女,贵州贵阳人,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西藏经济文化与西藏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4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97-03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公共经济主体的多中心化趋势

公共经济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个人、企业以及部门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在传统意义上,政府是公共经济的主体,甚至是唯一的主体。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局面已发生了变化,公共经济主体出现了多中心化趋势。除政府之外,私人企业和第三部门也参与到公共经济活动中,成为公共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

这种趋势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公共经济活动中广泛存在的“政府失灵”现象,使政府作为公共经济的唯一主体失去了合法性依据;其次,人们对公共经济尤其是公共产品认识的不断深化,为其他主体参与公共经济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其他主体参与公共经济活动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此外,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一些国际组织也成为国际公共经济活动的主体(本文不拟对国际组织进行分析)。

政府、私人企业和第三部门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提供公共产品时,遵循不同的机制:政府组织遵循政府机制,私人企业遵循市场机制,第三部门遵循事业机制,三种机制之间存在既互补又替代的相互关系,共同构成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

然而,是否能够构建出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使政府、私人企业和第三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动力都能得以解释呢?本文从社会学与经济学二维角度出发,试图对此进行回答。

二、公共经济主体动力分析的前提:方法论及有关假设

(一)个体主义方法论

政府、私人企业、第三部门都是围绕特定目标而有意识建立的具有正式结构的次级群体,即组织。特定的活动目标是组织构成的重要要素,决定着组织的性质、发展方向。按活动目标的不同,可将政府、私人企业、第三部门划分成三种不同类型的组织:政府是为了追求社会稳定与发展从而稳固其统治的政府组织;私人企业是为了追求利润的盈利组织;第三部门是为了实现其特定的志愿目标的非盈利组织。

为什么由个体所组成的人群会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组织?这些组织又为何会追求不同目标而形成不同类型呢?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就必须返回到对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体进行分析。

社会中的集体组织(如政府、股份公司等)只不过是社会行动的组织模式和结果,只有个体才是所有社会行动的唯一承载体。虽然在方法论上,存在个人主义方法论和集体主义方法论的对立,但考察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把个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并不会必然导致还原论或个人主义评价。正如马克斯·韦伯所指出的那样:无论如何,必须消除这种极大的误解,即似乎一种个体主义的方法便意味着一种个体主义评价。

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文将以对个体的考察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并采用个体主义方法论。

(二)生命效用最大化假设

“效用”是经济学考察个人消费行为的一个基本概念。最早将此概念引入社会科学的英国哲学家杰里米·本瑟姆对效用是这样定义的:“任何客体所具有的可以产生满足、好处或幸福,或者可以防止……痛苦、邪恶或不幸……的性质”。如今,这一概念已广为人们接受。简而言之,效用表示满足。当某物的消费量增加时,该物的边际效用(增加一单位消费所获得的总效用增量)是递减的,也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此,消费者必须将其所拥有的稀缺资源根据不同需要的紧迫程度,在各种能够满足其需要的物品中进行分配,以获得总效用最大。

对所有的个体而言,时间(生命)都是唯一与生俱来又随时可能失去的最稀缺的资源。因此,如何将时间这一稀缺资源在各种需要之间进行分配,从而在有限的时间(生命)获得最大的满足感,即生命效用最大化,是每个个体进行理性选择时必须首先考虑的。个体行为所具有的这种实现生命效用最大的自然而又难以证实的倾向,笔者将之称为生命效用最大化假设。

(三)个体的需要类型

关于个体需要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等。在本文的分析中,笔者结合马克斯·韦伯关于社会阶层划分的三维标准:财富、权力和声望将个体需要分为两大类:经济需要(财富)和非经济需要(权力和声望)。每个个体都存在这两类需要,个体将一生中有限的时间分配在获得经济需要满足的行动和获得非经济需要满足的行动中,以实现一生的最大满足感,实现生命效用最大化。

(四)均衡理性人假设

理性人假设来源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中所写下的名言:“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最好注释。一般认为,经济人假设也即理性人假设。

传统的理性人假设只强调人们具有对经济利益精确计算的特性,但从生命效用最大化假设和个体的两类需要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理性人(也即希望实现生命效用最大化的个体)不仅仅要具有经济理性(以便实现其经济需要),还应具备非经济理性(以便实现其非经济需要);并且,由于时间的边际效用递减,完整意义上的理性人还要在经济理性和非经济理性之间寻求均衡。笔者将人们所普遍具有但又难以证明的这种寻求经济理性和非经济理性均衡的自然倾向,称为均衡理性人假设,并且认为由个体所组成的组织也具有类似的特征。

三、对公共经济主体动力的解释

本文的个体主义方法论决定了在对公共经济的各种主体进行动力解释时,必须从对个体行为的动力分析开始。

(一)个体加入组织的动力解释

1、个体均衡理性分析。效用大小的评价来自个体,因而具有主观性。每个个体都会根据其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标准,给出自己关于经济需要和非经济需要的不同权重。一些个体会更看重经济需要,认为其效用更大,更能给自己带来满足,—些个体则会更看重非经济需要,认为它效用更大,更能增加自己的生命效用,因而出现个体对经济理性(财富)和非经济理性(权力、声望)的权重赋值不同。可用下图加以描述。

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将个体需求分为两类:经济需要和非经济需要。如果选取经济理性和非经济理性为坐标,构造正方形OXO′、YOO′为该正方形对角线,则可以仿照洛伦兹曲线对个体的均衡理性曲线加以区分。其中OO′线为绝对均衡线,位于OO′线上方的曲线(如OAO′),个体具有财富效用倾向,并且曲线位置越远离OO′,说明个体的财富效用倾向越大;位于OO′线下方的曲线(如OBO′),个体具有权力效用或者声望效用,并且曲线越远离OO′线,其权力效用或者声望效用越大。

虽然财富、权力、声望三者紧密相连,并且存在相互转换的可能性,但那些个体权重点位于OO′线下方的个体,即使存在对财富的同样渴望,也会采取一种非商业手段去达到经济目的,表现为一种迂回经济理性,而个人权重点位于OO′线上方的个体所具有的只是直接经济理性。

2、个体的效用类型划分。仿照以上的分析思路,可以根据个体对财富、权力、声望效用的不同权重赋值,将个体分为相应的三种类型:(1)财富效用型个体;(2)权力效用型个体;(3)声望效用型个体。应当承认,这只是运用韦伯的“理想类型”①分析式所得出的三种理想类型,现实中的个体是极其复杂的社会性个体。

3、个体加入组织的动力。单个的个体,如果不成为组织中的成员,其行为只能是个体行为而不能构成社会行动(社会行动,是指行动个体对其行为赋予客观意义,并指向他人的行为),难以实现行动的目标,而组织却在行动目标的实现上具有个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组织可以实现单凭个体或小规模的初级群体所无法实现的社会目标,从而使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因而,个体加入组织是一种不可回避的选择。

但是,三种效用类型不同的个体加入组织的动机却是不相同的。财富效用型个体加入组织更看重经济报酬,以获得更大满足,实现生命效用最大化;权力效用型个体加入组织,更看重权力的获得,以达到生命效用最大;声望效用型个体则更看重通过组织获取声望,并最终达致生命效用最大化。

(二)公共经济主体(组织)的动力分析

l、组织类型与个体类型的关系。如果不否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朴素话语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一种客观现象,逻辑上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具有相近均衡理性评价的个体更容易汇聚成同一群体,形成相应三种理想类型群体,即:由财富效用型个体汇聚成的财富效用型群体(私人企业),由权力效用型个体汇聚成权力效用型群体(政府),以及由声望效用型个体汇聚成的声望效用型群体(第三部门组织)。

在三种理想类型群体中,由于个体能力的差异,又在各个群体内部客观上分化为精英个体和普通个体。这两类个体在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截然不同的。精英个体在群体中数量虽少,却扮演极重要的角色,普通个体数量虽多,对群体的影响力却有限。因而,在由松散的群体通过正式化程序形成组织的过程中,组织目标的确定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精英个体的印记,精英个体的效用类型(价值取向)决定了组织的性质与类型。

具体而言,财富效用型的精英个体决定了组织的目标也倾向于财富效用,从而组织成为私人企业,以实现利润;权力效用型的精英个体决定了组织的目标也倾向于权力效用,从而组织成为政府,以实现权力;声望效用型精英个体决定了组织的目标也倾向于声望效用,从而组织成为第三部门,以实现声望。

2、组织的均衡理性及组织类型划分。然而,组织并不仅仅是个体数量的简单相加,组织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组织自身,还必须要在整个社会系统的互动中才能实现。因而,组织的均衡理性内涵比个体的均衡理性更丰富。组织的经济理性不仅只关注自身利润,还表现为组织也要关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组织的非经济理性不仅表现为更看重权力效用和声望效用,还表现为组织为实现权力效用和声望效用会积极主动地关注社会的整体发展。组织的均衡理性可用下图加以表示。

<\\Ww-329725167ea5\本地磁盘 (E)\jjsj\2013年排版\201307\130764.tif>

位于坐标第Ⅱ区间的私人企业,强调经济理性,倾向财富效用;位于第Ⅳ区间的第三部门,强调非经济理性,倾向声望效用;位于第Ⅲ区间的组织既不具有经济理性,又不具有非经济理性,逻辑上此类组织不存在;位于第I区间的政府,虽然其根木目标是为了获得权力,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政府如果仅仅充当“守夜人”,其权力效用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政府兼有经济理性与非经济理性,以实现权力效用。

3、组织参与公共经济的动力。具有不同均衡理性的三种组织,呈现三种价值目标取向,组织的目标取向便是组织行动的动力。因此,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提供公共产品时,私人企业的动力来自其财富效用倾向,政府的动力来源于其权力效用倾向,第三部门的动力来自其声望效用倾向。

四、小结

面对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化的趋势,本文试图就各主体参与其中的动力寻找出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本文采取了个体主义方法论,在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二维视野中,通过生命效用最大化假设和均衡理性人假设,借助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分析模式,构造出三种不同类型的个体,得出个体参与组织的三种动力:财富效用动力,权力效用动力和声望效用动力。在此基础上,通过精英个体与普通个体的划分,架起组织与个人相互作用的通道,并进—步对组织的均衡理性作了分析,从而得出各主体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三种动力:组织的财富效用,组织的权利效用和组织的声望效用。鉴于本文的主题,文章未对普通个体和精英个体在组织内部和组织间的流动进行分析。

注释:

① “理想类型”是马克斯·韦伯构造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分析工具,极近似于自然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理想模型。一方面,它作为理智上构建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不同于经验事实;另一方面,它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又是在对繁多的经验进行整理之后,突出了经验事实中具有的共性或规律性,使之成为典型的形式。

参考文献:

[1] 加雷斯·D·迈尔斯.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黄恒学.公共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 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5]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 [瑞典]斯威德伯.马克斯·韦伯与经济社会学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