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及历史作用

2013-04-29 07:17李奇林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2013年7期

摘要:社会主义改造是建国后中国革命转变的需要、是应对当时国内外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大地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巨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并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造 历史必然性 历史作用

时至今日,很多人仍然不理解社会主义改造与改革的关系,甚至认为我国当时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就是一个错误,这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作用,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特定历史阶段、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其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具体如下:

(一)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革命转变的需要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先进生产关系的内在要求。”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而是要建立世界上最先进的、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立足点。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社会,其作用是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这一点是明确无误的,毛泽东已提出并论述过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即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要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改造则是应这种革命转变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应对当时国内外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

建国后,国家没收了外国在华资本、接管了官僚资本,使国家资本成为整个资本的主体,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资料基本由国家控制。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所带来的国库空虚、财政枯竭、恶性通货膨胀等严酷现实,加上一些不法奸商囤积居奇、操纵市场价格、拒用人民币以及国民党特务的破坏活动,导致人心惶惶。形势逼人,为了打击破坏势力和不法奸商、巩固新生政权,有必要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

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敌视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对新中国实施政治攻击、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文化腐蚀路线,企图扼杀新生的中国政权。在这样恶劣的形势下,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尽快掌控国家经济命脉,以巩固新生政权、遏制敌人的颠覆活动。

(三)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振兴经济的需要

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建国后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但是其弊端也日益凸现出来,表现为以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和个体手工业,由于生产分散、规模狭小、生产工具简陋、生产方法落后,加上自身力量单薄,很难维持生产,更别说扩大再生产。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步履维艰,在原料收购、产品销售、资金筹集等方面都要依赖国家的扶持,这些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了打破这种制约,振兴国民经济,党中央提出:在自愿和互利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变个体经济和个体手工业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对私营经济则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国营经济。事实证明这些措施是正确的、有效的,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率,发展了国民经济。

(四)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的需要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在废墟中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根本没有发展工业的基础。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才能迅速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力量去建设我国的工业化基础。此外,工业的发展是以农业的大发展为前提的,没有农业的大发展就没有发展工业所需的轻工业原料及商品粮,发展工业也就无从谈起,实现工业化也就只能是梦想,因此必须从改造个体农业入手。

总之,社会主义改造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某个领导人的个人意志,而是由中国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特殊的国情决定的。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作用

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巨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并为中国工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为中国以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②

(一)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大地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尽管存在某些失误和偏差,但是这决不能抹煞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功绩。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改造不流一滴血,没有对生产造成一丁点破坏就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变迁,在中国大地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当代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一次伟大、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社会主义改造最伟大最重要的贡献,它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中国今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包括改革开放)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社会主义改造巨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首先,农业合作化的胜利使中国广大农民彻底摆脱了小农经济的束缚,走上了合作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生产力发展的可喜成绩。据统计,初级农业合作社中主要农作物的产量都高于个体农民的产量,例如在12个产稻谷的主要省中,亩产稻谷多10%;在9个产小麦的主要省中,亩产小麦多7%;在8个产大豆的主要省中,亩产大豆多19%;在9个产棉花的主要省中,亩产棉花多26%。③

其次,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胜利也巨大地促进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据统计,1955年公私合营企业平均每个工人劳动生产率较同期私营企业约高1倍,比1950年增加了214%,1956年公私合营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加32%。④这些数据雄辩地证明了社会主义改造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三)社会主义改造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尤其是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巨大地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粮食及轻工业原料,并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物质基础。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使国家在短期内集中了发展工业所需的大量资金,并统一调配人、财、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总之,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先进生产关系的内在需要,是应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式的需要。社会主义改造在短期内实现了复杂而又深刻的社会变革,巨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近代乃至以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和物质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① 黄金家、蔡天新:《论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必然性》,《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八卷,2004年第1期。

② 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3年12月27日。

③ 孙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第152页。

④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427页。

作者简介:李奇林,法学硕士,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现为云南外事外语学院专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