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原 丁娜 刘九菊
摘要:祠堂是宗族制度的物化表现,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屏山祠堂在选址与布局、平面与空间组织以及立面造型上的建筑特色。
关键词:祠堂;平面;空间;立面
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
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7-0038-04
1.前言
祠堂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民居式祠堂和园林式祠堂两大类。民居式祠堂是源于祖先崇拜,由有着血缘关系的家族或者家族的一支共同建造的祭祀祖先的公共性建筑,具备宗族和乡土的共同性质;园林式祠堂指的是出于先贤崇拜而建立的祠堂。本文所阐述的是具有宗族性质的祠堂。祠堂文化萌芽于夏商周,宋代形成完善的体系,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祠堂建筑是伴随着我国宗族制度的产生、发展与完善而逐渐形成。屏山村地处安徽省黟县的东北部,位于屏风山和吉阳山的山麓,村前是开阔的绿地,村后有群山环绕,吉阳溪九曲十弯地穿村而过。因北边有屏风山,形似屏风,得名屏山村。屏山村是一个以舒氏为主的聚居村落,因明清建制曾属黟县九都(“都”是古代乡镇的自然建制),故又称九都舒村。在明清鼎盛时期,屏山村祠堂多达18座,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如今村中的祠堂仅剩下光裕堂、成道堂等7座,除庆余堂为明朝所建,其余均为清朝建造。在现存的7座祠堂中,庆余堂、光裕堂、咸宜堂、御前侍卫祠堂、道光堂5座祠堂保存较为完好。
2.屏山祠堂的选址
《阳宅会心集-宗祠说》提到,“君子营建宫室,宗庙为先,诚以祖宗发源之地,支派皆源于兹。”屏山村是聚居的血缘村,宗族组织庞大,村落的布局以祠堂为先,祠堂位于村落的中心。并且祠堂的选址深受风水思想的影响,无论规模大小,选址都是全村风水最好地段。此外,屏山村祠堂选址集中,在黟县属罕见(图1)。民间传说屏山祠堂所在地为来龙山的余脉所在,并且处于屏山村的中心区,砂秀穴准地气足,土质结而不板,干而不燥,山势挺拔峻,是十分难得的风水宝地。
3.屏山祠堂的布局
屏山祠堂的整体布局大多坐北朝南,但不是正南,而是稍偏10°-30°,如庆佘堂、光裕堂、咸宜堂、道光堂。御前侍卫祠堂却不同,坐西朝东。可见,风水思想虽然影响着祠堂的布局,但并不刻板,在寸土寸金的屏山村,趋利避害,活用风水,东向亦为吉向,取“紫气东未”之意,而且面朝山势雄峻的吉阳山。
4.屏山祠堂的平面
屏山祠堂的平面由门坦、门屋、天井、享堂和寝殿五大部分组成,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门坦与享堂。
4.1门坦
门坦是祠堂的入口引导空间,由门楼、照壁及两边的侧墙共同限定,平面近似为长方形。以风水学的观点来解释这一空间形成的原因,则为“聚气”。从建筑形制的角度来看,民居门前多为街巷,而祠堂建筑注重入口空间环境的营造。屏山村街巷空间的宽高比约为1:3,甚至更小,具有极强的空间围合感。祠堂建筑通过扩大的门前空间——门坦,使空间的围合感发生变化,运用空间封闭与开敞的强烈对比,彰显祠堂地位的重要性。从建筑功能的角度而言,祠堂既是族人的祭祀场所,又是家族的祠堂执法、婚丧嫁娶之地,即家族活动的聚集场所,其功能需要门前设置广场未满足各种活动的要求。现以光裕堂、御前侍卫祠堂的门坦为例进行分析。
4.1.1光裕堂的门坦
依据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图形的“完形法则”,可以将光裕堂的门坦广场平面近似为矩形。依据简单的几何知识,求得矩形平面中心点O1(图2)。O1到门楼的距离Dx=8.87m,门楼高度Hx=11.70m,令(O1)Kx=Dx/Hx,则(O1)Kx≈0.76。依据芦原义信指出的“在墙面高度H一定时,随着人与超过人身高的墙面距离D的增大,墙面对于空间的压迫感就越弱,以D/H=1为空间感受与建筑细部观察情况的临界点”,因为0.5<(O1)K2<1,所以当人们站在O1点时,既能感受到门楼对广场空间的压迫,又能观察到门楼上的细部装饰。同理可知东侧墙对广场空间有压迫感,而西侧墙对广场空间亲切适宜无压迫。综上,求得人在O1点空间感受的平均值(O1)K=1.12,因为1<(O1)K<2,且存在着三处隐性界面,来减少实体墙面对空间的压迫感,所以得出人们在O1点感受到广场空间整体上亲切适宜的同时亦能感受到门楼的压迫感。
4.1.2御前侍卫祠堂的门坦
同理可将御前侍卫祠堂门坦广场平面近似为直角梯形,并且求出中心点O2。通过分析可知,人们在O2点时,既能感受到广场空间整体上的亲切围合感,又能感受到门楼的压迫。
根据以上分析,将两祠堂的K值进行比较,可知1<(O1)K<(O2)K<2,并且光裕堂门坦的隐性界面较小,所以可以得出,御前侍卫祠堂门坦广场的封闭感小于光裕堂。作者推侧,舒氏祠堂门坦广场的围合感整体上要求亲切适宜,总祠的封闭感要大于支祠(光裕堂为舒氏总祠)。
4.2享堂
享堂又称“中厅”,是宗族举行祭祀仪式的重要场所,无论是结构,还是细部装饰等方面都精益求精。享堂的前檐完全敞开,无门窗装饰,便于族人行祭祀跪拜之礼,也是族老们平日议事的地方。三进祠堂的享堂与寝殿之间由天井隔开,两进祠堂则是在享堂的后金柱间通过设置隔扇与寝殿隔开,隔扇的两侧有木门与寝殿相通。根据实际的功能需要,享堂为一层或者两层。当享堂为两层时,楼下空间高敞,而楼上空间较为低矮,主要作为附属用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前后进通过围绕天井的跑马廊相连,这种做法称为“穿堂过厅”。为了进一步扩大楼上空间,将跑马廊靠近天井的一侧做成“坐窗”
(图4)的形式,将窗台由立柱向外出挑约0.4m的深度,在坐窗的外沿处做隔扇,或约0.6m高的花栏杆,柱间以挂落作为装饰。
享堂平面宽敞,开间为3-5间不等。这与明朝“三品以上包括三品的官员允许祠堂建三间九架式”的规定及清朝“三品以上官员祠堂的厅堂允许建五开间”的规定有关,庆余堂、光裕堂、咸宜堂、道光堂4座祠堂(图5,6,7,8)中只有庆余堂享堂5开间高于当时的社会规定。庆余堂约建于公元1600年的明朝末期,当时社会动荡,屏山村又地处偏远,对建筑形制的约束已不严格了。
享堂的通面阔与门屋基本保持一致,依据风水思想,将后金柱的开间较前金柱略微增大,前窄后宽,形成“有利聚财”的口袋形。享堂的进深较大,平面不像门屋那样狭长,宽长比近似黄金比。享堂的开间数与门屋基本一致,当两侧设置附属用房,开间数有所增加。当设置楼梯、储藏室时,仅用间壁与祭祀主空间隔开,所以享堂主空间的开间数仍然与门屋保持一致。楼梯为单跑梯,宽约0.8m,由于享堂底层空间高大,所以楼梯较陡,约为60°,而且封闭无采光,行走不便,说明二层空间很少使用。
相比徽州地区的其他祠堂多将楼梯置于寝殿的东西两侧(图9),屏山祠堂统一地设在享堂东侧,这可能是屏山祠堂中享堂多为二层的缘故。
5.屏山祠堂的空间组织
5.1突出中轴
上、中、下三厅沿中轴线紧密布置,门屋最低,享堂次之,寝殿最高,这样既突出了主从分明的格局,又取意“步步高升”。门屋、享堂、寝殿的开间数均为奇数,以明间为中心,进一步突显中轴的贯穿。不仅如此,各堂屋的柱距不等分,以明间最大,次间次之,稍间再次之,尽间最小。天井两旁的廊庑更是降低高度来烘托中轴主线。
5.2灵活的空间转换
空间的转换离不开过渡空间,过渡空间本身没有明确的使用功能,一般比主空间稍小、矮、暗,具有调和、转换、连接与辅助的性质。祠堂中的过渡空间,主要位于入口与檐廊。如图10所示,自门屋(A)经过过渡空间(B)到达天井空间(C),再经由过渡空间(D)收束,进入享堂(E),空间达到高潮。其后由过渡空间(F)到达天井空间(G),随着空间由暗到明,使人的空间感受由紧张转向舒缓,再经过渡空间(H)收束,进入寝殿(1),空间达到第二次高潮。
除了这种既定“开”、“合”空间之间的转换,祠堂中还存在可调节的灵活格局,通过改变空间形态,未适应不同时间的空间需求。享堂是众人聚集行祭祀之礼的公共性场所,平日则是族老们的会议场所,所以要求空间具有一定的开敞性,于是将享堂与天井连为一体。而寝殿是用于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所以要求空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避免外界打扰祖先们的安寝。于是在享堂与寝殿之间,通过隔扇分别对两空间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平日里将隔扇紧闭,以确保寝殿与享堂之间的彼此独立,满足各自空间对于“开敞”和“封闭”的需求。祭祀时将隔扇完全打开,使享堂与寝殿贯通为一体,满足祭祀空间开敞性的需求。这种利用隔扇使空间在封闭与开敞之间灵活转换,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妙笔。
5.3视觉仰角的变化
巧妙运用风水中的“过白”手法,即利用近景或者其他景物,在视线方向上形成中景或者远景画面上的“框景”、“夹景”。屏山村地少人多,建筑密度较大,结合实际情况运用“过白”手法灵活地组织建筑物。祠堂上、中厅之间的天井较为窄小,重在形成遮阳与拔风的功能效果,不存在“过白”间距,而且不少祠堂的上、中厅更是直接相连。对于祠堂中、下厅之间的天井,因场地有限,视野仅在中厅往下厅的行进过程中存在“过白”现象。
现选取祠堂的中轴作为行进线路,在下厅与中厅的行进过程中分析庆余堂、光裕堂、咸宜堂的视觉仰角变化。首先分析下厅至中厅的行进路线,如图11~13所示,在跨进祠堂大门时,视觉仰角约为27°,依据19世纪德国建筑师麦尔登斯(H·Marfen)关于视觉仰角的见解,可知此角度最适宜观察中厅的整体情况,并且感知建筑细部,所以中厅嵌有各种细节雕刻的装饰,目的在于使人在踏入祠堂的瞬间,便被中厅的整体气势与细节精美所震撼。但咸宜堂特意升高了门屋中心间的屋顶,以增大入口处的视觉仰角。在三大祠堂下厅里的行走过程中,檐下的视觉仰角控制在45°左右,依据麦尔登斯的研究可知45°是观察建筑整体及细部的临界角度。行至天井时,天空尽露,待行至天井正中处,此时仰望中厅的视角高达60°左右。继续前行进入中厅,此时视线由明转暗。从中厅至下厅方向,在香案前抬头仰望远处下厅时的视觉仰角处于11°~18°之间,能够清楚地看到屋脊上方露出的亮白天空,这正是“过白”,既满足了象征祖先的牌位需放置于厅堂暗处的需求,也让族人在礼毕慢步离去的过程中,感受灵魂与天际的交流,直至行至檐下,豁然开朗。
通过分析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在下厅与中厅的视觉仰角均控制在45°以内,有利于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在天井中的视觉仰角则控制在45°~60°之间,有利于在天光下观赏建筑细节。60°是人的双眼在头不转动时视觉上方角度的临界值,视觉仰角控制在60°以内,便于行人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察觉到匠人在建筑上的精心设计。
6.屏山祠堂的立面造型
屏山祠堂的五彩门楼最具特色,与黟县其他祠堂的灰色调有显著不同。由于祠堂的门楼尺度高大,为了保持整体环境的有机统一,在构图与做法上与民居大门基本保持一致。
徽州祠堂的门楼一般分为屋宇式、八字式与仿牌坊式。屏山村祠堂中门楼保存情况较好的有庆余堂、光裕堂、咸宜堂和御前侍卫祠堂,四座祠堂采用的都是只有大祠堂才允许的仿牌坊式门楼。仿牌坊式门楼,称牌楼门,由华表发展演变而来。华表是原始社会里的一种图腾标志,总是成对的出现。在一对华表的上方横放一块额枋,便形成“门”,在额枋上写上字,就形成了历史上最早的牌楼门。屏山祠堂的牌楼门高俊挺拔,通常为三间四柱式,中间最高,约10-12m,次间高约9m(图14)。在牌楼门两侧还各加筑一道前斜45。的矮墙来增添门楼的气势,因为斜墙是正八边形的一个斜边,所以称为八字门。牌楼门和八字门的上方都有奢华的装饰,如上、下枋和斗盘枋等多层构件。
7.结语
屏山祠堂的建筑特色是在自然、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选址、布局与风水思想密切相关。运用现代建筑理论对屏山祠堂进行分析,得出其平面与空间组织上强调视知觉感受,立面造型上既突出自我又与环境保持协调的结论。其研究也说明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于空间的运用和感知是具有共通性的。
(图片说明:图1来源:根据黟县旅游委员会提供图整理绘制;图5,7,8来源:根据皖西学院建筑学0601班测绘图纸整理绘制;图9来源:单德启,安徽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图10-14来源:根据皖西学院建筑学0601班测绘图纸整理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