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利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进行2个疗程的静脉化疗,全部进行宫颈癌根治术联合治疗。结果化疗的总有效率为77.27%(17/22),Ⅰb2期、Ⅱa期和Ⅱb期三组的有效率均大于70.00%,且三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和腺鳞癌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与腺癌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来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耐受性较好、近期临床疗效明显,具有非常关键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宫颈癌;紫杉醇;卡铂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27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36-02
宫颈癌是妇科疾病中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宫颈癌治疗疗效较好的主要方法是以手术结合放射治疗为主[1]。随着新的化疗方法的出现和化疗药物的使用,新辅助化疗(NACT)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便逐渐被应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并为根治手术创造了有利条件。2012年1月——12月间,我院对2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12月间我院收治2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年龄在26-63,平均年龄(43.6±8.9)岁。宫颈肿瘤直径4.0-6.0cm,平均4.8cm。病理类型分为:鳞癌15例,腺癌4例,腺鳞癌3例,其中Ⅰb2期7例,Ⅱa期10例,Ⅱb期5例。病理分级:高分化6例,中分化13例,低分化3例,所有患者肝肾功能正常。
1.2治疗方法135-175mg·m2紫杉醇d1,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紫杉醇给药前6小时口服10mg地塞米松,前30分钟口服20mg苯海拉明加静脉注射50mg雷尼替丁;300mg·m2卡铂d2,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在化疗结束后的2-3周对疗效进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
1.3疗效评价疗按WHO的疗效判定标准[2]:①完全缓解(CR):肿瘤病灶完全消失;②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体积减小50%以上;③稳定(SD):肿瘤病灶体积缩小<25%,或增大<25%,无新病灶出现;④病变进展(PR):肿瘤病灶的体积>25%,或出现新病灶,CR+PR视为有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在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期别疗效比较22例患者中CR+PR共17例,总有效率为77.27%。Ⅰb2患者的有效率为85.71%;Ⅱa期患者的有效率为70.00%,Ⅰb2和Ⅱa两组差异无显著性(x2=0.56,P>0.05);Ⅱb期患者有效率为80.00%,Ⅰb2和Ⅱ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x2=0.068,P>0.05);Ⅱa和Ⅱ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x2=0.17,P>0.05),对于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的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目前,化疗是宫颈癌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化疗方案多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3]。一般认为,在术前和放疗前使用化疗,此时肿瘤的血供尚未被干扰,化疗药物比较容易于渗入[4]。本文中22例新辅助化疗患者全部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进行2个疗程的静脉全身化疗,22例中17例有效,总有效率达77.27%。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与病理类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对鳞癌的有效率显著高于腺鳞癌(x2=4.11,P<0.05),说明化疗方案对治疗宫颈腺鳞癌的敏感性较差,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采用何种化疗方案才能更好的治疗宫颈腺鳞癌。
综上所述,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好,可以明显缩小局部肿瘤降低肿瘤临床分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的切除率,且手术预后也较好。
参考文献
[1]赵虎,张庆.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4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5):55-56.
[2]吕娟,刘志鹏,范裕如.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31例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8):468-471.
[3]刘会玲,杨毓琴,糜若然,等.不同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6):350-352.
[4]Wang Z,You Xin J,Xue Song W,et al.Neo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younger than 45 years with higher-ris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J].Proc Am Soc Clin Onco, 2003,2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