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3-04-29 18:14:17刘艳萍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临床意义二聚体

刘艳萍

【摘要】D-二聚体来自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是指纤维蛋白单体经XⅢ活化因子交联后,经由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机体特异性纤溶过程的标记物和继发性纤溶特有代谢物。在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机体高凝状态及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鉴别的主要指标,也可以作为观察溶栓治疗效果的可靠指标。D-二聚体检测在肺部疾病、妊娠高血压、DIC、肝脏疾病、血液疾病、恶心肿瘤等诊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基于此,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对D-二聚体的临床检测方法与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关键词】D-二聚体;临床检测;临床意义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1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03-01

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特异性降解产物,也是继发性纤溶特有代谢物,可作为临床鉴别机体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状态的敏感性指标,也可作为溶栓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1]。近年来,随着D-二聚体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D-二聚体检测已经深入到心血管疾病、DIC、抗凝治疗等领域,在临床上的应用愈加广泛,并且在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妊高症、糖尿病血管病变等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和转归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已成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1D-二聚体形成机制与检测方法

D-二聚体是在各种病理或生理状态下,凝血系统激活导致凝血活酶将纤维原蛋白转化成纤维蛋白单体,并在活化因子XⅢ的作用下形成交联纤维蛋白。交联纤维蛋白的生成进一步激活了机体纤溶系统,形成各种大小不同FDP碎片降解产物[2]。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降解过程中所释放碎片进一步降级产生的含有γ链的片段,因纤维蛋白原与可溶性纤维蛋白无γ链交联存在,所以只用纤溶酶降解交联纤维蛋白才能够产生D-二聚体。受到病理因素影响,机体凝血及纤溶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凝血倾向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因此,D-二聚体含量升高,表明机体内存在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和纖溶发生,临床上也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作为机体高凝状态与纤溶亢进状态的分子标志物[3]。

D-二聚体的检测是临床对继发性纤溶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强的检验项目,是目前判断机体高凝状态和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观察溶栓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指标。D-二聚体检测方法主要有乳胶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免疫渗滤法、荧光抗体法等。乳胶凝集法是将抗D-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置于乳胶颗粒上,使其与血浆中D-二聚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乳胶凝集法特异性较低,对于有血块形成的出血均可检验为阳性,因此在临床检测过程中只适用于定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是将抗D-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置于聚苯乙烯板上,并采用另一种辣根过氧化酶用于标记单抗,加入样本后可在孔内形成一种特异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使底物显色,其颜色深浅与血液检测样本中的D-二聚体含量成正比。这种检测方法检测操作较为繁琐。胶体金免疫渗滤法是将抗D-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置于多孔膜测试卡上,加入血液检测样本后进行洗涤,再加入胶体金标记单抗,形成一种特异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使底物显示红色,其红色显示程度与血液检测样本中D-二聚体的含量成正比。胶体金免疫渗滤法操作简便,可用于单个或批量血液标本的检测。

2D-二聚体临床应用价值

血浆D-二聚体升高是由于继发性纤溶亢进所引起的,因此D-二聚体临床上诱发纤维蛋白增多的相关疾病或疾病进展过程中均可出现D-二聚体增高,但对于不同疾病,D-二聚体在阳性值程度上也有所区分。在各种打破凝血纤溶平衡而导致继发性纤溶亢进的疾病中,D-二聚体的定量检测在临床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极大提高了相关疾病诊治及评价水平。

在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中,因肿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异常,D-二聚体检测可对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及是否形成血栓进行明确判断。临床研究表明肿瘤患者凝血异常是由于肿瘤组织生长对患者的机体损伤、患者对肿瘤组织的炎症反应、肿瘤组织直接或间接诱导凝血酶产生、组织坏死等原因导致[4]。恶性肿瘤患者常并发学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利用D-二聚体检测预测肿瘤患者血栓发生、监测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在常规肺部疾病、肝脏疾病、DIC、溶栓疗效观察及恶性肿瘤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D-二聚体检测对于急性胰腺炎、糖尿病血管性病变、荨麻疹及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5]。急性胰腺炎患者因胰腺微循环障碍与大量炎症介质的作用,易导致胰腺局限性炎症迅速发展成为SAP,造成血管损伤或组织缺血,凝血系统激活引起的纤维蛋白降解物增加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对于SAP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十分关键。D-二聚体检测可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是否合并多器官损伤,对急性胰腺炎及SAP病情监测、治疗和预后均有一定意义。

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皮肤、黏膜血管反应性疾病,其致病因素较多,病理特点为肥大细胞激活后释放多种因子,导致凝血系统激活。临床研究表明,急、慢性荨麻疹患者与正常人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不同,且荨麻疹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与病情发展显著相关。因此,通过对急、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对于判断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及给予相应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全身多发性脏器损害,常伴发凝血、纤溶异常等情况。临床研究通过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发现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经临床治疗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表明,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呈正相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对疾病活动性与临床疗效准确评价。总之,D-二聚体检测在相关疾病临床诊治过程中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明显、检测迅速、经济方便的特点,可准确反应机体高凝状态,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对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评价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梁亚嘉,陈艳.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3):100-101.

[2]刘旭峰,叶剑飞.血浆D-二聚体与结直肠癌转移的关系[J].临床医学,2009,29(12):103-104.

[3]张云平,辛晓敏,毕莉.D-二聚体检测在DIC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8,42:179-180.

[4]司毅,许翠萍.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40(1):70-71.

[5]赵鸿平.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9):527-528.

猜你喜欢
临床意义二聚体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热性惊厥患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35:26
浅论慢性胰腺炎CT影像解剖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3:45:39
探讨侧俯卧位在产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类风湿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及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D-二聚体水平测定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意义